APP下载

纺织专业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2019-12-05郭燕蕾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19年9期
关键词:纺织课程体系转型

郭燕蕾

[摘           要]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發展,我国的纺织行业面临着转型升级的重要契机,然而由于人才资源严重不足、专业水平不高,纺织行业发展严重受限。因此,纺织专业教学必须结合当前纺织企业的用人需求,在创新教学模式的前提下对课程体系、教学条件等进行有效完善,深化纺织专业的教学改革,切实增强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为我国纺织行业的发展提供专业性、实践性较高的高技能人才。基于此,对纺织专业教学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进而探讨纺织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的有效措施,希望能够为纺织行业顺利进行产业优化、转型发展,培养新型专业人才提供有效参考。

[关    键   词]  纺织专业;教学改革;措施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25-0112-02

纺织业是我国极为重要的经济型产业,现阶段,为了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最新要求,我国纺织行业面临着转型升级发展的需要,然而在此过程中,需要大量的纺织专业型实用人才资源作为保障。这对纺织专业教学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必须基于纺织行业对人才的要求特征,不断优化教学模式、改善教学条件,通过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为纺织行业转型发展培养专业型与实践型相结合的技术人才。

一、纺织专业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相关文献研究以及结合笔者多年教学工作经验来看,当前纺织专业教学改革中主要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教学条件有限导致学生实践能力不足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日益激烈的纺织行业市场竞争对专业型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目前我国纺织专业学习普遍呈现出实践能力不足的问题。主要是因为在纺织专业教学过程中,由于诸多条件的限制,如师资力量不够雄厚、实践教学条件不足、教学模式落后等,导致实际教学质量难以满足学生在实际岗位工作上的要求。加上,由于长期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我国的纺织专业教学大多偏于对理论知识的教学,相应的实践课程较少,使学生无法充分地实现理论与实践的互相融合,自然无法充分掌握能够使用纺织产业升级发展的实践技能。导致出现纺织专业教学质量与我国纺织行业发展要求严重脱轨,纺织专业毕业生实践能力无法满足企业的发展的需求。

(二)无法适应产业升级发展的要求

培养出适合当前纺织行业发展需求的专业实践型人才是我国纺织专业教学的主要目的,也是缓解我国纺织行业人才紧缺困境的主要途径。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使我国纺织产业转型升级面临着极大挑战。教学内容与产业技术要求不一致是我国当前纺织专业教学存在的较为普遍的问题。在科技水平不断提升的刺激下,纺织业的技术、设备等都在不断进步、升级,因而对专业型实践人才的需求极为迫切。而目前纺织专业教学普遍存在实践教学水平与质量不高的缺陷,无法高效地培养出适应纺织企业发展的新型的、具备专业实操能力的专业技术人才。而目前单一形式的纺织专业教学内容,无法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不但不利于学生就业,同时不利于纺织企业的更好发展。

二、纺织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措施

为了适应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日渐激烈的市场竞争,纺织行业进行转型升级已势在必行,在此过程中需要大量的纺织专业技术应用型人才作为保障。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纺织机械设备的不断更新发展,纺织专业教学必须进行相应的改革创新,充分做到与时俱进,不断地进行实践教学改革,更好地为纺织行业的发展输送高质量的技术应用型人才。

(一)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完善教学条件,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1.提升教学理念,完善教学计划的有效性

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刺激了市场需求升级,使我国纺织专业发展难以满足企业转型升级的需要。而在传统的纺织教学理念中,过于注重理论教学,在实践教学方面甚至只是由教师在课堂上进行演示,以抽查的方式检验教学效果,难以全面保障教学质量。为此,可在纺织专业教学过程中采取“2+1”或者“2+1+1”的教学形式,表示在前两年内要完成纺织专业理论知识的教授,后期则是进行实践技能的学习与试岗实训。提高教学计划的有效性是强化纺织专业教学改革质量的重要手段,可以使学生的专业知识层面得到有效的拓宽。提高教学计划的有效性能够使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情况及其进度安排有一个较为清晰的了解,有助于学生明确学习方向,提高其学习兴趣。教学计划应充分强调专业技能实操的考核质量,确保学生经反复的实践技能操作,提升其技术操作水平。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在纺织专业教学改革过程中,应注重加大对教学团队质量的建设力度,这是提升纺织专业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重要保障。尤其应注重对有较为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应尽可能挽留、聘用,他们通常具备十分深厚的理论知识以及优秀的指导学生实践的能力。确保较高实践教学质量的教学团队建设是促进我国纺织专业教学改革推进、深化的有效措施,能够使学生在实际实践方面得到有效的指导,进而使学生的专业操作技能得到有效提升,更好地满足我国纺织行业转型发展的人才需求。

3.对实践教学条件进行完善

要想有效培养出高技能人才,必须做好实践教学工作,让学生能够在实践环节对职业氛围有直观感受,对职业环境进行模拟,更好地掌握相应工艺技术。因为纺织专业具有较强实践性,想要其能够为生产所服务,则需要让实践条件能够和企业岗位环境相匹配,帮助其顺利步入工作岗位。所以应当坚持实用、全面、兼容与完善原则来实施实践条件建设。在前期可以采取实地调查、咨询走访等方式来确保实际制定方案的合理与可行,同时根据招标、采购、装试等流程来实施建设。在实际建设时不但要与纺织专业需求相符,而且应当尽可能让专业群需求得到满足,实际购进设备仪器与教学需求相符,同时,还需贴近企业实际工作环境,以实现学生与岗位无缝链接。此外,还可利用校企合作方式来设置纺织实验室、检验室以及实训室,条件允许还可购进先进设备,建设纺织生产车间,不但能够用来完成专业知识以及技能的培训,而且可用于产品研发与生产。将实践教学价值充分体现出来,让学生生产与顶岗实习需求得到满足。

4.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创新

在进行专业人才培养时需要树立起校中有厂、厂中有校、校企深度融合的观念,实施供学结合。也就是模拟实际企业生产情境开展教学,并让学生完成相应工作任务。除此之外,教师还可采取多元化教学方法来全方位训练学生理论、态度以及技能等方面的能力,采取工学交替的方式,转变学生以往被动学习状态,让其更为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当中,这样一来能够在培养纺织专业学生良好实践能力情况下提升培养质量,继而为其今后更好地就业与择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完善教学内容,改革教学体系,更好地适应纺织行业的转型发展要求

1.重新构建专业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是院校进行人才培养与教育的整体方案,是人才培养目标的根据与细化。能否科学设置该体系将会对人才培养质量产生较大影响。所以需要根据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课程体系与内容来有效设置课程体系。要想确保纺织专业课程体系与相应人才培养要求相符,则需要结合该专业岗位群与岗位需求,根据该专业具体课程设置情况以及学生认知与学习规律,围绕专业重点课程,并结合专业拓展与通识课程来实现体系构建。其中在培养人才全过程中都贯穿有通识课程,其是以学生今后发展为着手点,重点在于提升学生各方面的素质,为其专业学习的开展夯实基础。此外,专业课程主要有核心课程与专业支撑课程,其是整个体系的关键内容,重点在于培养学生职业态度、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等方面的能力,拓宽专业方面能力,为其今后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建立健全实践教学体系

纺织行业转型发展需要专业知识丰富、实践能力较强的技术人才作为保障,这就要求纺织专业教学改革过程中必须对实践教学予以高度重視。区别于课堂教学单一的教学内容与单调的教学模式,实践教学更加注重为学生提供实践动手的机会,使其能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在实践中一一验证,在提升其实际动手能力的同时,也强化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同时还能够大大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此外,还可以借鉴国外先进的实践教学模式,通过加强与外界进行实践教学交流,促进实践教学规范化与常态化发展,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水平。

3.加强落实技能考核与激励机制

实践操作是纺织专业教学的重点,在纺织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当中,提高对学生专业技能考核在刺激学生更好地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更重要的是提升其实际操作能力,满足纺织行业转型升级发展的要求。在纺织教学改革过程中,通过设置技能考核环节,使学生能够以实践的方式更好地锻炼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经过反复的实际操作以及相关考核检验,不但提高了学生的理论知识以及实际技能水平,更重要的是可以让学生认识今后的工作内容与工作模式及其注意事项,更好地为学生今后的就业提供保障。将激励机制融入技能考核当中,对提升学生自信与积极性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能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

能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纺织行业的转型升级发展需要大量的纺织专业技术人才作为支撑,而随科技水平与纺织设备等的不断发展、更新,对目前的纺织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为了满足人才市场变化带来的更高要求,纺织专业教学必须进行改革,对教学现状问题进行剖析,采取有效的教学改革措施,确保纺织专业理论知识教学质量的同时,更应注重对纺织专业实践技能提升的培养,为纺织行业发展提供更加优质的技术型应用人才,促进我国纺织行业的升级与转型。有鉴于此,上文在充分结合笔者对相关文献研究以及自己多年工作经验的情况下,主要就纺织专业教学改革展开研究,以供其他教师参考。

参考文献:

[1]刘俊丽.高职纺织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讨[J].职业教育研究,2012(9).

[2]陈爱香,杜世凤.高职现代纺织技术专业教育教学改革与实践[J].纺织服装教育,2015(2).

[3]储长流,毕松梅,孙妍妍.基于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纺织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教学模式研究[J].轻工科技,2012(2).

[4]杨远志,王国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的纺织专业教学实践研究[J].现代丝绸科学与技术,2017,32(4):25-27.

[5]代晓玲.中职专业群建设下的多元化人才培养:以纺织专业教学为例[J].现代职业教育,2017(14).

[6]宋宁宁.把握好中职纺织专业技能教学的几个重要环节[J].现代职业教育,2017(33):163.

编辑 马燕萍

猜你喜欢

纺织课程体系转型
物流告急,纺织企业发出呼吁
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转型升级
三维视角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艺养教育”凝练与艺美课程体系建设
中国纺织服装行业大事早知道
揭示数字化转型的内在逻辑
纺织服装企业捐款捐物一览表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新时期旅游转型发展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