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心双环”组织格局下中职学生社团发展模式探究

2019-12-05唐守涛蔡敬印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19年9期
关键词:团学社团中职

唐守涛 蔡敬印

[摘           要]  以共青团“一心双环”组织格局下中职学校学生社团发展模式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介绍中职学校学生社团工作的意义、“一心双环”的组织格局、学生社团的特点,对中职学校学生社团发展问题、发展模式进行探讨,最终得出中职学校学生社团发展的措施,为今后探索中职学校学生社团建设问题提供参考。

[关    键   词]  中职学校;“一心双环”;学生社团;发展模式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25-0024-02

一、“一心双环”组织格局下中职学生社团工作的意义

中职学校具有课程操作性强、学习时间较短、教育专业化程度高、定向培养的特点,其对国家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但其同时也承担着国民基础教育的责任,由此来看,其教学具有以下作用。

首先,以学生的职业意识强化为目标。中职教学与普通高校教学在目標上有明显的不同,中职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强化学生的职业意识,帮助学生在学习中认识自我,找到适合自身的学习技能,发挥自身内在的潜力。因此,中职的教学内容要贴近生活,与社会实际相结合的同时还要贴近学生的未来职业生涯。

其次,基础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中职教学是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的,这是由中职学生对学习需求的专业性决定的,这种专业性要求教学把学生所掌握的基础知识转化为实际的专业能力,因此在教学方式上也实现了基础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

最后,教学方法实践性强。教学的目的之一在于实现人与人的正常交流,因此学科的实践性很强,中职教学目标在于基础知识与专业能力的双重培养,因此其教学方法主要为听说训练,通过听说训练来完成专业知识的积累与专业技能的养成。

二、共青团“一心双环”的组织格局

(一)组织格局的概念

为了建设现代化强国,贯彻科技兴国,人才强国计划,眼下,职业教育在全国、全社会的重视下快速发展,在这种时代背景与发展大环境之下,由政府主导,中职学校紧密围绕本地群团改革整体布局,以自身特色为立足点,主动树立改革精神,按照政府相关指导纲领落实改革要求,迎难而上自主探究,逐渐摸索并形成“1+2+3”团学组织建设机制,其中“1”指一个中心,以共青团为指导的团学组织是团学组织建设机制的中心点;“2”指两个部分,学生会和学生社团如同两个环形围绕机制运行;“3”指三项措施,即学生会、学生社团在共青团组织领导下,执行坚持正确方向、突出改革创新、强化问题导向的举措,构建起“一心双环”的学生社团运行机制。

(二)组织格局的维持措施

1.以思想政治工作为先导。在“一心双环”的组织格局中,保证“一心”地位需首先以思政工作为先导,即团组织通过理论学习、参观考察、专题教育等多种活动为依托,关注中职学校学生的思想动向,做好中职学校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使其自主用核心价值观约束与对比自身行为,以正确的发展方向为指导,保障社团组织的健康发展。

2.打造强有力的团学队伍。团组织的作用需团组织成员来发挥,打造强有力的团学队伍,培养具有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团学人才势在必行。学校团组织以定期培训的形式,广泛培养具有领导能力、政治方向正确的中职学校学生骨干、学校社团管理骨干,推动团学干部、社团骨干的培训工作,促进团学组织的发展。

3.基层组织迈步前进。通过多项基金与工程的实施,坚持开展创第一,争优秀的活动,树立模范典型,为活动开展提供参照,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拓展共青团组织的核心地位,凝聚团组织建设与发展的共识[1]。

4.建立学生民主制度。拓展中职学生民主参与,建立学生民主制度,以规定的方式确立学生会组织在学生工作中的关键地位,尊重并鼓励学生会在民主集中的原则下,按照团的纪律开展组织活动,作为学生与学校管理机构之间的纽带与沟通渠道,积极参与学校民主管理,保障学生的合法权益。

5.加强团组织领导力。团组织相关人员参与到学生会活动的监督与管理之中,通过任命专职干部,准确地掌握学生组织的建设和发展方向,加强联盟组织的核心位置,加强管理联盟组织的凝聚力,并确保学生的社团组织和学生会按照团组织要求开展活动,优化学生的就业竞争机制。学校联赛委员会及时修订和改进各种学生干部的选择方法和所选的学生干部政治素质高、体面的风格和突出能力的原则公平、公正和公开,建立了被大多数的教师和学生所认可的学生会的良好形象。

三、“一心双环”组织格局下中职学生社团的特点

职业技术教育是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以短期专业大学为模式发展起来的,承担着义务教育与技术人员教育的双重使命,这使它的教育形式在社会功能和育人方式上与普通教育有很大的不同,中职学校的社团有其独特的特点。

学生社团是以学校教育为背景的社会群体,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进化形式,与社会群体有许多相似之处,如以下特点。

(一)选择性参与

学生社团是在自愿参与的原则下组织和建设的。学生参与学生社团是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的自主选择,同时这种自愿性也体现在社区具体活动的参与上。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参加具体的活动,但没有义务参与一切。

(二)爱好相同

学生社团之所以能够组织起来,是由于参与的学生具有相同的兴趣爱好,或为了同一个爱好而参与到活动中来。并且参与到同一学生社团的学生在性格、特长、观念、年龄上必然有某一点或几点相同之处。例如,篮球社的学生都酷爱篮球运动,并且想要围绕篮球开展业余活动;绘画爱好社中社团成员都具有绘画这一特长,且热爱绘画事业;街舞社成员都会跳街舞或喜欢跳街舞,等等。

(三)活动开放

中职学生正处于生理、心理快速成长的青年期,充滿活力、激情、想象力,身上具有不畏艰难、勇于奋斗的勇气,这一性格特点也能够很好地反映在其社团活动的开展中。中职学校社团活动在设计与开展时往往重个性、有特色、管理民主、社员地位平等,体现了社团活动的开放性。

(四)非功利性

中职学生社团的出发点是学生对某类学习内容的需求,这种兴趣推动着学生自发组织起来,参与到此类学习之中,因此中职学校学生社团体现出非功利性的特点,这就使社团的结构较为松散,以共同点为社团之间活动的维系纽带,一旦这一共同点消失,学生社团也便告以消失,这也是中职学校在一年级时社团数量较多,在高年级中学生社团数量迅速下降的主要原因。

四、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社团发展存在的问题

中职学校社团的开设对学生学习科目具有促进作用,但是从现阶段来看,其建设存在以下问题。

(一)管理机制不健全

社团组织是由于学生具有共同兴趣爱好,但由于中职学生培养目标是技术型人才,学校较为关注学生的实践课程教学,而较少关注学生表现自身兴趣的社团活动,对学生社团的管理大多数中职学校采用顺其自然的态度,主要通过监督社团集体活动的安全性来执行管理职责,专业管理人员的缺失使学生社团人员数量不稳定,活动开展无计划,不利于社团的可持续发展,且活动的教育目的性较弱,娱乐性较强,达不到社团活动目的。

(二)活动形式单一

从中职学校社团活动的实际情况来看,一般以每日晨读、美文欣赏、辩论赛、演讲活动为主,这种活动形式并非对每位参与社团的社员都是一种享受,且其活动层次不高,目的性较强,规划不足,活动设计刻板,缺乏趣味性,举办的质量处于较低水平,使社团社员流动率高,参与持续率差。

(三)指导力度不足

虽然学生社团属于学生自主组织性质,但是由于是一门专业性活动,需要专业人士给予正确指导才能进步,而中职学校中的社团往往属于“民办”性质,很少能得到专业指导,在这基础之上展开活动,很难保证学生的学习质量。

五、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社团发展模式

从现阶段来看,中职学校学生社团发展模式主要分为三种。

(一)学生主导自我管理

大多数中职学校学生社团属于学生根据兴趣、爱好、特长而自发组织起来形成的,社员自由选择参与,社长作为社团的管理者执行社团管理、活动策划、资金筹集、活动场地协调等活动,其优势在于锻炼了学生的领导能力与自主管理能力,问题在于从中职学校学生社团总体发展状况来看,呈现无序发展[2]。

(二)学校主导集中管理

由于中职学生的社会性相较普通中学学生要强,因此为了保障学生参与社团活动的安全性,有些中职学校采取学校主导社团设立,并实施统一标准的集中管理制度,为社团发展制定发展方向,使其相对有序健康发展。其优势在于管理的集中性与规范性,问题在于限制了学生的自由发展,不利于学生民主参与制度的建设。

(三)社会参与职业导向

校企合作是中职学校职业教育的最大特点,而这一特点往往也体现在学生社团之上,学生社团的成立以社会资金支持为基础,在学校的管理之下,开展专业技术的自主研究活动,考虑就业因素。其优势在于企业提供场所、资金与专业技术人员,有利于学生专业能力培养,其劣势在于学生自主性不足,或学生社团功利性强,不体现主观愿望。

六、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社团发展措施

根据学生社团的特点,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以及学生社团发展的三种模式,在国家倡导的“一心双环”组织格局的指导下,笔者认为对中职学校学生社团建设应当采取以下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为了使学生社团的管理与指导置于组织领导、制度保障之下,中职学校应当以“一心双环”组织格局为模板,建立校社团发展指导委员会、社团管理协会,强调校共青团组织骨干参与,积极探索构建有效的社团管理机制。主要涉及学生社团的相关流程标准(社团设立标准、学生参与标准、社团管理者职责与权力、社团成员职责与权力)社团管理模块,社团组织纪律等。

(二)丰富活动形式

针对中职学校学生社团活动开放性的特点,应当打破传统社团固有的活动形式,结合各自的专业特点,增加其个性与趣味性,如学前教育专业的剪纸社团、国画社团、花卉社团、民族舞蹈社团等,让专业水平不高的学生首先有兴趣参加活动,其次在活动中得到提升。同时在活动管理上需要整体规划、高效利用社团资源,提高社团活动的质量与水平。

(三)加强教师指导

组建一支为学生社团服务的教师队伍,以资源参与原则向教师队伍或退休教师队伍招聘社团指导教师,以宁缺毋滥的原则对教师的专业水平、参与态度、教学水平等方面进行检测,作为社团指导顾问参与到学生社团活动中,为学生纠正学习中的各种错误,帮助学生实现学习上的进步。

参考文献:

[1]徐小东,彭斌莎,胡跃飞,等.中职学校学生社团发展模式及改善策略[J].卫生职业教育,2017,35(8):13-14.

[2]朱笛,付坤,黄造玉.“一心双环”团学组织格局下的高校社团学生干部培养模式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8(9):24-25.

编辑 赵瑞峰

猜你喜欢

团学社团中职
“课程思政”下中职《基础会计》的教学改革
新疆中小学和中职学校全面开学
关于高职院校团学干部队伍建设路径探索
浅析如何加强高校团学组织的凝聚力
多媒体技术助力中职美术教学
缤纷社团,绽放精彩
高校创新性团学干部培养探索
中职数学作业批改中的问题及对策
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团学组织建设创新性思考
社团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