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普通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下多模态语篇识读能力培养研究

2019-12-05余凯明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19年9期
关键词:模态语篇学习者

余凯明

[摘           要]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传统的、单一的英语语篇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时代的需要。2018年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提出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概念,指出在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基础上还要加强“看”的能力。学生需要借助多种模态识别多模态的语篇。主要探讨在新的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内在要求下培养学生多模态语篇识读能力的必要性,提出培养策略及其在高中英语课堂中的应用。

[关    键   词]  多模态识读能力;多模态语篇;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25-0001-03

一、多模态识读能力的内涵

多元识读能力概念是新伦敦小组于1996年在其论文《多元识读能力教育学:设计社会未来》中首次提出的,阐明了多元识读能力的概念,即学习者在已有知识体系的基础上创造性地运用信息技术通过语言文字、视觉图像、符号音效等多模态形式获取的批判性的理解能力。WIlliamson也指出多元识读能力指的是能够阅读多种媒体和模态所提供的信息的能力。我国学者也对此做出了自己的阐述(梁惠梅,2016:120)。朱永生(2008)指出多元识读能力既包括传统的语言读写能力,也不局限于此,它涉及人类的多模态接受系统。张德禄(2012)也指出,多元识读能力不仅包括传统的语言读写能力,还包括视觉、听觉、空间、姿态、文化以及信息网络时代的技术识读和信息识读等多种识读能力。

多模态语篇是指语篇在传递信息时不仅依靠单一的文字符号,还需借助其他的非言语模态。如视觉、听觉、触觉、口头模态等,这些多种模态可表达语言的交际性,更好地传达作者的个性、情感、态度、价值观,让读者更好地理解篇章,与作者进行有效交流,并形成批判性思维模式。

二、新课程标准对多模态语篇识读的内在要求

教育部修订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提出了英语核心素养概念,而英语课程内容是基础,英语课程内容包含六个要素:主题语境、语篇类型、语言知识、文化知识、语言技能和学习策略。其中语篇类包括连续性文本和非连续性文本。非连续性文本包括图表、图示、网页、广告、漫画等。语言技能在过去听、说、读、写四大技能的基础上扩展为听、说、读、看写五大技能。“看”的提出对学生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学生能利用多模态语篇中的图形、表格、动画、符号以及视频等理解语篇的意义,也就是学生除了听、说、读、写外还要观察图表中的信息、符号等非连续性文本内容。

在新课标(2018:17)中对普通高中的语篇类型做出了分类和要求。语篇类型包括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应用文等不同类型的文体以及口头、书面等多模态形式的语篇,如文字、图式、歌曲、音频、视频等。在必修课中学生除了要熟悉常见文体外还要熟悉其他模态的语篇,如目录和指南、表格与图式、告示牌、地图和图表、菜单和烹饪食谱、规则、操作指令、天气预报、歌曲和诗歌等;在选择性必修中要求学生读懂博客、知识类或科普类网页等新媒体语篇类型。从这些要求中可看出新课标下(2018:28)英语语篇教学不再局限于培养学生对文字信息的处理能力,还要借助学生的多重感官能力(视觉、听觉、触觉等)识读多模态语篇中的非文字表意形式和手段(图表、表格、语音、语调)的表意功能。

三、培养学生多模态识读能力的必要性

(一)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基础

普通高中新课程标准提出了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五大核心素养。要发展核心素养学生可以通过听、说、读、看、写等活动,理解口头和书面语篇所传递的信息、观点、情感和态度等;并能利用所学语言知识、文化知识等,根据不同目的和受众,通过口头和书面等形式创新语篇。学生不仅识读连续性文本内容还应观察非连续性文本,如文本的插图、图表,教师授课用多媒体课件所传达的信息(如颜色、动画、声音等),教师的面部表情、眼神、手势等,通过多种模态的识读帮助学生对文章的理解。

(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要求

当今社会科技高速发展,以互联网、智能手机、网络视频、微信等各种媒介传播信息,这种信息传播方式的多元化对外语课堂的教学手段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书本不再是教师唯一的资源,多模态教学也引入课堂,学生也不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教师和教材也不再是他们唯一的输入途径。教学不再局限于课堂,学习变得更加有趣,学习者开始主动思考,利用多模态的识读能力通过各种途径获取信息,提高自己的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

(三)高中学业质量水平和考试的内在要求

在新课标中提到的高中英语学业质量水平二中指出学生能借助说话人使用的图片、表格、动画、视频手段、示意图等多模态资源更准确地理解话语的意义。在新课标中对英语学业水平考试和英语高考的形式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采用听、说、读、看、写等任务及其综合任务的形式,如听力考试中要求学生根据一段电话内容记录信息的能力;口语考试中要求学生观看一段视频,然后描述视频中的内容或回答有关问题;阅读考试中要求学生能对语篇内容进行分析、闡释和评价;写作考试形式上不仅是以单一的命题写作,还可能是故事续写、看图写报告(让学生根据所给图表,以书面形式归纳、整理和分析信息的能力)等,不仅考查了学生的语言能力,还考查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从学业要求和考试要求上可以看出,英语教材里听、说、读、写四个板块的教学不应是孤立的,而是以一种语言技能活动为主,兼顾对其他技能的培养,教师要改变碎片化的、脱离语境教授知识点的教学方法,避免单一模态的语篇教学。

四、语篇教学中多元识读能力培养策略

(一)多模态的教学手段在语篇教学中的应用

传统的高中英语教学更多的是强调对文字信息的解读:讲解词汇、分析长难句、翻译文本等,教师对课本文字的依赖过高,教学手段单一。根据新的课程标准,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可借助多模态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对语篇进行理解。

1.视觉模态在语篇中的运用

在语篇教学中语言文字是最大化体现意义的模态,图像是语言意义具体形象的表征方式,图表是语言意义直观凝练的符号模式(张慧芳,2016)。在语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不仅要读,还要看,借助视觉模态加深对语篇的理解。高中教材中有些语篇本身是附有插图的,教师可要求学生观察书中的图片并对其进行描述,这不仅可以激活学习者的图式还可以帮助其对文本信息的预测,有助于其英语口语能力和表达能力的提升。有些语篇自身没有插图,教师也可以根据语篇内容制作课件,通过颜色、字体、图像等帮助学习者激活已有的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课件背景和字体颜色具有很强的人际功能。教师制作课件时可根据语篇不同的情感色彩设计背景和字体颜色,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篇章的主题,作者想要呈现的立场、态度价值观等情感因素。有些说明文或议论文语篇除了文字还附有表格、曲线图、示意图等,与文字互为补充,帮助学习者提炼文本核心信息。

视觉模态除了图像、图表外,还包括学生观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丰富的身体语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看”的能力,除了要求学生观察文本图像或图表外还应提升自身的教学技能,学会使用手势、姿态、面部表情、眼神等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加强学生对语篇意义的掌握,提高教学效果。

2.听觉模态在语篇教学中的运用

在我国英语的学习属于外语的学习,语言输入的主要来源是课堂,因此,教师应强化在英语课堂上给学生提供尽可能多地接触目标語的机会。教师在语篇教学中可借助自身的语言和音频设备提高教学效果。如在导入新课中教师可以播放歌曲或音频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在学习过程中播放文本音频可让学习者接触地道的目的语,提高其语言表达能力;教师也可通过网络下载和本单元相关的音频信息,如VOA慢速英语、人物访谈节目、脱口秀等节目,不仅扩展学生接触目标语的途径同时也扩大了其知识面。

教师的口语表达能力会直接影响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一位口语表达清晰流畅、语音语调优美的英语教师是极富魅力和感染力的,有时甚至可以改变学习者对英语学习的态度。因此,英语教师应不断提升自己中英文的语言表达能力,不仅发音标准清晰,语调上也能做到抑扬顿挫。

(二)利用多种模态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传统英语课堂是以课本为载体,教师辅以一定的多媒体手段帮助教学,教学多发生在课堂,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但随着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网络资源的共享,教学手段也呈现出了网络化、数字化、立体化模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利用互联网获取视频、音频、图像、图表、动画等多模态素材来编制课件(梁惠梅,2016:123);利用网络平台上传教学资料或向学生发布信息、布置任务,学生可通过微信、QQ等工具与教师交流、探讨,同时也可以利用网络公开课、网络词典、学习网站、社交网站等更快、更有效地获取优势资源,让学习变得更轻松、更有效,学习更加主动,提升学习者的学习能力。教师在课堂上根据单元主题让学生将语篇改编成文字、音频、视频、图表,提高学生听、说、读、看、写的能力。教师也可利用阅读语篇进行项目式教学,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利用图书馆、网络等搜集资料录制音频、视频,制作课件等,不仅提高了学生对媒体技术的运用能力,也加深了其对文本的理解,提升了对知识探究的能力和团队协作的能力,达到新课程标准核心素养的要求。

学校也可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如英文配音大赛、演讲比赛、英语课件制作大赛、电子板报大赛等,让学生多途径、多角度地接触目标语,提升了学习英语的兴趣,同时也培养了其多元的识读能力。

(三)对语篇的改编培养学生多模态识读能力

新课标指出语音、词汇、语法都是语篇的有机组成部分,基于语篇的英语教学应以语篇为单位设计和实施教学,即语言教学应该围绕语篇进行。英语教材中的语篇有不同的体裁,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具体语篇的结构和语言特征,不能仅关注一种模态的语篇能力训练(读的能力),还应注意培养学生多模态的语篇识读能力。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可利用现有的教材对书面语篇进行改编,进行多模态的语篇教学。如在《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一)》第三单元”Travel Journal”教学时,教师可利用多种模态进行语篇教学。

环节1:教师可首先通过幻灯片展示不同旅游景点的图片,如丽江、吴哥窟、普吉岛等景点,通过不同的色彩和画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接着向学生提出以下三个问题:(1)Do you like travel?(2)Why do you like travel?(3)The world has many rivers. Can you list some of them?教师通过幻灯片展示著名的河流,如长江、珠江、黄河、尼罗河、湄公河等,并在黑板上画出思维图,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然后通过多媒体播放关于湄公河及其中国段澜沧江的纪录片,并做简单介绍,目的是介绍背景信息,导入主题。

环节2:让学生快速阅读并完成以下任务:(1)说出文本的大意。(2)分析文本结构,找出每段的主题句。教师归纳,并在黑板上画出文本结构图。

环节3:教师将第一段的文本语篇改编成对话语篇,要求学生听录音,并回答以下问题:(1)What was Wang Kun and Wang Weis idea of a good trip?(2)Who planned the trip to the Mekong?

环节4:教师在幻灯片上展示湄公河的地图,让学生观察,小组讨论What rive can you see in the map?Wh-ich countries does it flow through?并要求学生画出湄公河流经路线(中国云南—老挝—缅甸—泰国—柬埔寨—南海)。接着让学生细读第二段和第三段,检验自己的观察是否正确,并提问:(1)Where is the source of the Me-kong and which sea does it enter?(2)How does the scenery change when you travel along the Mekong River?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展示湄公河流经的瀑布、峡谷、平原等图片,激发学生对名山大川的向往和对祖国的热爱。

环节5:全班学生四人一组利用教材、网络及图书馆收集跟旅游相关的词汇及短语,制作旅游海报,向他人推荐旅游景点并制定旅行线路。

在以上教学环节中教师通过思维导图、结构图、幻灯片、播放视频、音频,学生进行项目式合作制作海报等活动有效地融合了视觉模态、听觉模态,改变单一的阅读教学模式,让课堂变得有趣,学习变得更加主动,同时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

五、结语

2018新课标的提出对英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学应改变传统单一的语篇教学模态,在信息高速发展的今天将视觉、听觉等多模态识读模式融入语篇教学,提高学生听、说、多、写、看的能力,培养其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品格、学习能力,最终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及中国走向国际舞台培养出更多的栋梁之材。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梁惠梅.多模态教育语境下英语师范生多元识读能力的培养[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1):120.

[3]张德禄.多模态学习能力培养模式探索[J].外语研究,2012(2):9-14.

[4]张慧芳,黄金群.多模態阅读教学中语言学习者多元识读能力培养[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16(4):107.

[5]朱永生.多元读写能力研究及其对我国教学改革的启示[J].外语研究,2008(4):10-14.

编辑 冯永霞

猜你喜欢

模态语篇学习者
中日能源语篇中语言表征的对比研究
在线学习环境下学习者画像构建研究
基于语篇分析的课例研究
基于语篇的初中英语教学策略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情感过滤假说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非正式学习环境下基于移动终端的学习者模型研究
多模态话语理论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与前景探析
模态可精确化方向的含糊性研究
基于滑动拟合阶次和统计方法的模态阻尼比辨识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