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目标下工商企业管理专业赛训教学实施策略研究

2019-12-05张斌兵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19年9期
关键词:一体竞赛院校

张斌兵

[摘           要]  当前,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时代的来临,作为高职学生,其自身所应当具备的创业能力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如果高职学生具备一定的创业能力,不仅能够帮助高职学生自己拓宽择业空间,同时也能够促进高职院校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与此同时,“赛训一体”教学模式作为近年来在职业教育领域被广受关注的一类教育方式,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如果将其引入高职院校,并且作为培养学生创业能力的重要途径,将产生明显的效果。

[关    键   词]  创新创业能力;工商企业管理;赛训一体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25-0090-02

“赛训一体”是近年来较受关注的一种人才培养方式,相较于传统的职业能力培养模式,“赛训一体”通过有效发挥赛马效益,充分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提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也在其中发现学生的不足和短板,并采取措施有的放矢地进行补足,在很多职业院校,“赛训一体”教学模式都已经被引入了一段时间,并且在实践过程中获得了较好的效果。与此同时,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时代的来临,高职学生的创业能力也成为当下职业教育所提出的又一要求,如果高职学生能够具备一定的创业能力,不仅有助于高职学生自己拓宽择业空间,同时也能够促进高职院校自身可持续发展。将“赛训一体”教学模式引入高职院校,并且作为培养学生创业能力的重要途径有重要的意义。

一、创业能力培养目标下的“赛训一体”模式实施的意义

所谓赛训一体就是通过各种形式的竞赛活动,实现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并且通过教师在其中的指导,使其能够充分发挥在教学、竞赛、学习、训练等方面的作用。从培养学生创业能力的角度来看,“赛训一体”能够产生巨大的意义,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能够进一步体现创业教育作为“能力教育”的本质

目前,在一些高职院校,虽然在顺应形势进行教育体制改革的过程中,都不同程度地增加了创业教育内容,但是在教育理念以及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还是会存在一定的不足,简单地认为创业就是鼓励学生自己毕业后去经商、去自办经营机构,因此,对创业教育的定位往往是为了能够让学生在毕业后可以多一条择业途径,往往还是将创业教育当作一种学科教育,甚至觉得仅仅依靠知识或理论进行传授就可以实现,在开展教学活动过程中,基本都是讲一些创新创业原理和国内外成功例子,或者定期开展一些相关类型的讲座,而没有重视对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的培养。但是通过“赛训一体”教学模式的引入,学生能够借助“竞赛”这一有形的实践活动,充分体现自己的创业实践能力,并且在其中发现自己实践方面的不足以及明确下一步努力的方向,同时,也通过竞赛来代替传统的考核方式,使学生的水平高低、能力优劣更加直观地呈现,从这个角度来讲,更加明显地体现了创业教育作为一种“能力教育”的本质。

(二)能够间接解决高职院校自身创业教育条件方面的不足

正如前述内容所言,创新创业教育本质上是一种能力提升教育,而非知识教育或者理论教育,能力教育离不开良好的实践训练条件,这种条件不仅包括创业能力训练中需要的物质条件、空间条件,還包括学校提供的政策条件。反观实际,很多高职院校在这些方面做得还远远不够,如受限于一些客观条件如场地、资金等因素,并没有给学生提供完备的创业教育实训场地,使学生平时无处进行创业实践活动,有的高职院校没有在原有课程学习和创业学习训练之间寻找到一个有效的调和点,比如,如何并轨实施,如何兼顾等,让学生能够在参加创业教育过程中没有后顾之忧,使很多学生在参加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会存在种种顾虑。但是通过“赛训一体”教学模式引入,一方面能够通过创业竞赛的形式打破原本校内上课或者校内实训的限制,给学生更多的空间和时间,让学生自己到校外更广阔的空间去寻找创业平台、创业项目,从而一定程度上弥补高职院校在创业教育条件方面的不足;另一方面,竞赛活动历来是高职院校校园活动体系中的一部分,将创业竞赛引入其中,可以和学校原先的活动体系很好地融合,并且学校在开展竞赛活动方面的经验也可以为其提供支撑。

二、创业能力培养目标下的高职院校“赛训一体”教学模式实施路径

高职院校要能够充分发挥“赛训一体”教学模式在学生创业能力培养中的意义,应当从机制建设、措施创新、文化熏陶等几个角度全面做好相关工作,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入手。

(一)形成科学的“教、学、赛、训”创业能力培养机制

在通过“赛训一体”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创业能力的过程中,作为高职院校,不能简单地认为就是放手让学生去参加竞赛,让学生在竞赛中去自我反思、自我成长,要知道学生在认知、经验、分析能力等方面都存在一定局限性,需要依靠有效的指导,才能够实现学生创业能力的真正提升,同时,还需要有一定的评估机制,才能够不断提升教学模式的效果。为此,应当形成科学的“教、学、赛、训”创业能力培养机制。

要针对不同学生的情况,通过引导,为其安排合适的、对口的创业竞赛项目,让其能够在其中真正发挥自身所长,同时又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如东北财经大学2018年7月组织了一场创业赛训活动,大赛邀请了大连新商报广告公司总经理,云投会众筹合伙人,民进大连文化专业委员会委员等担任评委。比赛分为项目展示和互动答辩两个环节,同时,作为“课训一体化”的尝试,大赛的获奖项目还将遴选为“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通过比赛,学生将创新创业的理论应用到实践中,提升了团队合作、科研、自学、创新能力以及社会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方位提升。

在学生创业过程中,教师要做好全过程的观察指导,一方面,要注意学生创业过程中的一些表现,对于一些问题,要做好记录,作为日后开展进一步教学提升的重要依据;另一方面,要加强过程的介入指导,让学生在参加创业竞赛活动时能够持续获得良好的、正确的帮助,提高活动的有效性。要做好效果的评估,应当要从“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两个角度来对学生活动成效进行评估,不仅要观察学生在参加创业竞赛活动过程中的实际产出,如创业项目的应收、利润率等,同时还要对其创业活动中相关行为的“质”的方面进行研究分析,了解其在创业活动过程中的一些行为是否具有创新性、是否具有良好的价值输出、是否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等,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综合的活动成效评估结果。评估结果则将作为下一阶段进一步优化机制、改善实践策略的重要依据。

(二)以赛绩代学绩,创新机制

在学生开展创业竞赛活动过程中,一个很容易遇到的问题就是创业竞赛不同于常规的技能竞赛、知识竞赛等,创业竞赛往往周期较长,且牵制精力较多,少则几周,多则几个月才能够见效,因此,很多学生会存在一定顾虑,就是在参加创业竞赛活动的过程中,是否会影响到原有课程的研修,是否会影响到自己正常学分的获得,也因此在决定是否要参加创业竞赛活动的过程中会表现出迟疑不决以及在参加创业竞赛活动过程中难以“两头兼顾”,左右摇摆,最终无法取得较好的成果。在这方面,江阴职业技术学院的做法值得借鉴,该校在启动了创业竞赛活动后,为了能够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创业竞赛活动,规定学生如果在创业竞赛实践过程中能够有有效的成果产出,则可以视情况获得其他指定专业的免听、免考等资格,或者是用以补足其他某一门学科不及格分数,这种办法出台以后,激发了很多学生的参赛热情。

(三)围绕创业精神,强化文化的熏陶

创业能力不等同于专业技术,本质上来说,其是一种内在的品质,对于内在品质的塑造,除了良好的引導和教化外,还需要一定软化力量的熏陶,这种软化力量就是校园文化。因此,在“赛训一体”模式引入背景之下,学校还要加强对学生进行“创业精神”的文化熏陶,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对创业能力的提升更加重视,同时,也促进其参加各类创业竞赛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此,首先,加强教学环境和校园文化环境建设。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校园氛围,让学生从中感受到“创业精神”的价值所在。其次,大力开展创业文化进校园活动,积极邀请相关创业人物进校园开讲座、和学生面对面交流,并以此为契机,创立诸如“创业交流日”“创业精神主题文化节”等校园特色文化活动,让学生从中感受到“创业精神”的魅力,自觉树立起崇高的向往和追求。

综上所述,将“赛训一体”教学模式引入高职学生创业能力提升过程中,对全面提升学生创业能力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高职院校应当对此引起充分的重视,并且从制度、流程、模式、文化等方面充分做好相关的建设工作,确保“赛训一体”在高职学生创业能力提升方面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本文结合笔者实践经验和观察总结提出了若干思考,希望可以形成一些有价值的参考和借鉴。

参考文献:

[1]李永山,陆克斌,卞振平.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发展与保障研究[M].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16.

[2]潘懋元,车如山.做强地方本科院校:地方高职院校的定位与特征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9(2).

[3]洪林,郭雷振.我国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探析[J].重庆高教研究,2016(1):75.

[4]李梦菲.众创时代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构建途径探微[J].魅力中国,2017(47):106.

[5]王长平,任国莉,李秀霞,等.“互联网+”时代地方高校创新教育体系构建[J].科技创业月刊,2017(16):43-44.

[6]常海峰,回娅冬.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探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7(24):79-80.

[7]王香兰,晋颖,付正,等.地方高校校企“协同育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17(9):24-26.

[8]刘彩生.基于创新精神培育的应用型高职院校创业教育体系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6(9):36-39.

编辑 武生智

猜你喜欢

一体竞赛院校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一体推进“三不”体制机制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数学潜能知识竞赛
雄浑豪迈于一体灵秀磅礴熔一炉
创新思维竞赛(3)
传祺GS4200T手自一体豪华版
创新思维竞赛(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