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叙事模式、场景呈现与发展逻辑:Vlog的传播意义解读

2019-12-05白龙

新闻论坛 2019年5期

【内容提要】Vlog创作实践发源于YouTube平台的个人生活体验分享,随着本土化短视频平台的流量剧增,全民UGC时代的频繁互动成为一种视觉新媒介的沟通传播新方式。本文以Vlog发展缘起与媒介新特征分析切入,分别从Vlog自我形塑的叙事模式、真实与虚构的场景呈现、注意力经济发展逻辑的三个层面反映与剖析Vlog的媒介意义价值,集中聚焦Vlog如何利用实现自我身份的建构与身份表达,批判性审视Vlog内容制作当中凸显的真实和虚构之间的游离困境,通过结合注意力经济发展模式,尝试探讨Vlog个性品牌走向商业变现的逻辑可能。

【关键词】Vlog  视频博客  注意力经济

一、Vlog发展缘起及媒介新特征

Vlog也称视频博客(video-blog),它保留了早期的个人图文博客中开放评论、主客体互动的互联网社交传统,又从原有博客中演进,注重强调个人视角的视觉叙述和情景体验。从本质上讲,Vlog是一种“以计算机为媒介的,以人物特写的视觉元素呈现的非同步、口语式传播形式”①。YouTube的联合创始人Jawed Karimi拍摄一则以动物园两头大象为背景,命名为《我在动物园》(Me at the zoo)的个人独白视频开启了最早意义上的Vlog。需要注意的是,Vlog作为用户生产内容(UGC)的可视文本,在线网络上有多种风格类型,包括“教学视频、旅行更新和个人评论等”②。Vlog相较短视频时长更为灵活,可长達数分钟或者十多分钟,Vlog的视频拍摄一般多采用轻便上手的智能手机或相机,结合GoPro、自拍杆、手持云台或无人机等媒体器材,透过后期剪辑完成不同风格的视频,成品最终呈现于互联网。因此给博主完成高品质的社交平台网络视频提出了更高的制作要求,普通用户要呈现一部完整的、优质内容的 Vlog作品仍有一定的技术门槛。

与简单的生活记录短视频相比,Vlog更多反映故事性,试图从第一视角还原真实场景,记录镜头具备丰富的人格化特征。Vlog博主会给予观众一种未曾有过的“他者生活体验”,这种生活可能是未被揭示的,有门槛的上流圈子生活或被忽略的底层生活,亦或某类特殊群体的日常生活情境(如LGBT人群)。这种体验互动传递出视频博客的参与性文化,受众跳脱和逃避个人日常活动,在影像符号、话语呈现之中沉浸于他者视角的描述生活,博主和受众成为意义的共同生产者。依靠优质内容崛起的草根博主与媒体赋予地位的明星成为高点赞量和浏览量的流量主体,网络平台的视频博客渠道允许博主与用户之间以更自然的方式交流,一来一往的互动留言和评论提高主客体共同参与度,类似面对面的交流方式。同时,Vlog的可获得性改变传统的社会结构和等级分化,带来的是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界限的消解,它促成人们有机会谈论在过去非常隐私和专属私人空间的话题,但又是以相当公开的方式进行的。人们乐意于使用视觉感官来公开满足他们的欲望,毕竟眼睛是新媒体消费中动用最多的器官,因为正如弗洛伊德认为的原因,观看能产生视觉愉悦感(观看癖)。公开分享的视觉博客一方面能避免偷窥欲可能引发的道德伦理,另外不曾踏入的他人“后台”被主动揭开和开放,可以释放个人对他者隐私探索的欲望冲动,满足背后的偷窥欲。视频博客的公共互动为个人生活赋予公共意义,在打破私域和公域界限的大型线上互动中将个体日常生活转变成为更广泛的群体生活镜像,把个人表达嵌套进公共话语当中,从而完成一次影像自我表达的集体围观。

二、自我建构与身份表达的Vlog叙事模式

自我表达和“我”的主体建构是视频博客突出的叙事方式,博主的创作内容具备明显的个性身份标签。因此,每一次视频博客的记录和互动都在指向自我个性的身份建构,“记录或沟通自我的过程是形成身份的过程”③。戈夫曼在《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提到面具是“我们更真实的自我,我们想成为的自我”④,以及在镜头前的视觉转换,正在构建他们的面具——他们真实的自我和他们想要的自我。Frobenius(2014)认为视频日志实际上是独白,并使用了戈夫曼的概念,即“想象中的接受者与电视广播和电台谈话一样,强调了视频日志记录者与非现在的、未来的观众互动的概念”⑤。

Vlog博主第一视角的手持拍摄和镜头独白形成人际传播的假象,以模拟对话的视觉情景更容易让观众体会自然情感。因此博主独白对话是有效的,自我独白的叙事方式获取观众的信任,比如当Vlog博主在亲身测试或体验某类商品以及对商品的评价优劣,直接会导致消费者购买意愿和行为上有所变化。博主可以充当人际传播的意见领袖角色对他人施加影响力,并产生角色互动的可能。跨越时空的互动对话在增强彼此的自我认同,对于博主而言,“Vlog是关于讲述故事的”⑥ ,但它也是共同的,关于讲述共有的故事。Vlog有可能是博主反思自我、释放压力的私人空间,也有可能是冻结、存储记忆和试验自我的空间,当查看权限被完全打开,个人身份就会变为“所有个人的身份”,认同互动就开始了。博主在讲述的可能就是他们想要的自我,无法实现的生活方式、独特的个人生体验恰恰能借由博主个人以肉身方式满足他们内心的想象。

所以对于观众而言,观看Vlog是一次看到自我经历和思想反映在他者身上的机会,是寻找自我认同的行为。Vlog赋予每个人可以重建自己身份的权利,决定什么信息与他人分享是身份识别的过程,都在努力更好地了解自我和社会。自我的所有表征都是建构出来的。博主们竭力构建自我形象的内在专注似乎在反映一种“自恋”,视频博客呈现出来的优越感是一种自恋的放纵,但这种自恋在弗洛伊德看来是自然的,毕竟自恋者在关注自己的同时也必须观察别人的关注、观众的评价。但如果是纯粹的自恋则很难使观众认可和长时间注意,所以博主必须在适当的“自恋”中保持清醒和平衡,扩展体验的维度,让观众参与到情感体验中。

三、真实与虚构双重向度的Vlog影像呈现

Vlog自从出现就游离在真实与虚构之中,不少质疑的声音指向Vlog记录的真实性和美化伪造,批评人们总是借以社交媒体塑造积极正面的形象符号来伪装个人,流露出以表演实践为基础的戏剧色彩,自我建构的幻像有着精心挑选的拍摄角度和完美编排的视觉符号,呈现另一面“真实”。毕竟“新媒体技术为个人播送私人直播提供机会,承诺一种人性化和真实体验,与此同时也在隐瞒建构的自然体验和所有体验的建构本质”⑦。所以Sxephil(2007)认为,“互联网上不存在真实,只有人们对真实的感知”⑧。令人担忧的是如今制造视觉虚构逐渐变成一种隐藏的合法行为和社会规范,这种社会习惯被广泛采纳,人们无需为美化和掩盖瑕疵承担任何后果,相反还能得到更多的社会认可。

另一个存在于Vlog的极端现象就是隐藏的欺骗行为,假造绑架、虚构控诉、夸大事实、假冒身份等视频博客不断涌现于网络社交平台,只依赖社交媒体的审查和事后删除不能完全杜绝自导自演的虚构视频博客以及避免难以估量的负面影响。后真相时代的情绪和观点至上氛围在削减事实真相传播的诉求,因此在提高Vlog造假的社会成本、线上法律伦理的介入方面上社交平台仍有改善发展之必要。但近年来Vlog的整体风格在转变,在呼吁人们回归自然真实,摆脱虚构的表演和人为删减、挑选和美化。不少Vlog亦会呈现视频博主焦虑、痛苦的脆弱情绪,和未加修饰的素颜样貌,以长镜头和一刀未剪的视频素材完整记录影像。Vlog的视频与电影、电视的拍摄规则剥离,网络博主个人的拍摄随意性使视频具备更具真诚的“视觉真实”,将深刻影响网络作为一种新风格在未来短视频风格的主导。例如YouTube网站中Vlog最普遍的风格就是特写/直接谈话,是一种形成同理心和劝服的极佳传统手法。⑨之所以经常使用个人独自面对镜头的影像技巧是因为“视频还有助于个人认同的过程,允许阅读情感表达,帮助语言感知,并使观众能够读出表达亲密和善意的目光信号。”⑩公开展示个人情感、观点和自然生活状态是获取受众信任的重要机会,博主率真和自发的亲密陈述营造一种“坦陈文化”,看似琐碎、平凡的镜头或许正是观众的兴趣所在,毕竟“自我表露是一种把人聚集的最有力量传播实践”11。或許在仿真、虚构、美化兴盛的机器修饰气氛面前,人们厌倦了不确定性,不加掩饰的观点表达和情感的真诚流露可能更为受众认可,这也是未来Vlog制作的重要价值取向。

四、注意力经济作用下的Vlog发展逻辑

风格各异、个性鲜明的Vlog在持续不断吸收在线受众的专注力和注意力,视频博客的博主在潜移默化地培养受众观看个性化视频的特殊爱好,并维持稳定的小众群体,成为兴趣社区的网络生态。社交媒体的注意力俨然成为一种新的货币形式,注意力的价值越来越被重视。因此,赫伯特西蒙(Hebert A. Simon)提出的注意力经济学关注超载信息下注意力的商业意义,把个人的注意力当作稀缺的商品,即“在线关注是一种‘有限的资源,作为一种有利可图的商品”12。视频博客重新引发受众新一轮的注意力,Vlog博主的日常表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用户的价值判断和行为决策,恰恰因为“认知、意识和行动是经济决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的快速增殖导致注意力的匮乏,信息消耗了接受者的注意力”13。专业媒体和草根力量生产的丰饶视觉影像信息牵制住讯息接受者的在线注意力,受众愿意投入更多时间成本换取优质内容。

在数以百万的点赞和浏览量重塑价值和声誉之时,品类繁多的视频内容使得注意力成为宝贵的商品,也助长视频上传者之间的激烈竞争,更多要求博主考虑如何更多提高在线可见度和关注度。由于受众高流量的关注使得Vlog个人品牌创造革新而实现品牌价值的升级优化。本土的视频社交平台博主们逐渐开始摸索出个人Vlog的商业变现形式,普通的草根用户无需大众媒介的惯常宣传策略和长期沉浸报道,依靠在日常共享内容创造和传播技术的超越,迅速凝聚在线角色品牌。值得注意的是,Vlog博主的创造视频内容存在两个阶段的发展过程,一种是遵循自我个性的创造范式,这个更新初期阶段的视频博客尽量不考虑类似于媒介机构的新闻专业导向和市场导向,对于观众的需求也不予重视,更多的还是关注自我表达,属于个人品牌形象塑造和聚集粉丝的发展前期。在Vlog的特色已经聚集成型之后,博主对视频博客的他人评价、互动尤其重视,在第二种创造范式中逐渐成熟的Vlog并不只是展现自我,更多表露出与受众互动的意愿,粉丝的想法往往可以成为下一次创造的主线,满足受众需求成为维系个人Vlog品牌、流量订阅和聚集社群的重要考量。

因此,注意力经济的内容价值将会被更多的博主重视,越来越多的用户转变为创业型视频记录者,上传的视频趋于货币化,优质内容捆绑、嫁接上他者商业品牌的联系,模仿个人品牌影响力的转移会是下一阶段的Vlog品牌发展的新常态。

五、结语

媒介技术的革新推动了人类对更多器官体验的尝试,Vlog的兴起得益于人们对视觉消费的可视化需求。因此“当受众具有与媒介相关的需求,他们会合理地、积极地使用媒介来满足这些需求”14。Vlog的诞生不只是在于线上视觉叙事风格有所创新,更传递一种交流模式的革新意义,符号解读意义扩大了,自我个性的彰显在被不断认可、强化和加持。正如弥补或补救是所有新媒介的决定性特征,Vlog自身携带了“补偿性媒介”的内在基因,避免了过往旧有媒介的封闭式、单一化媒介场景的自我对话缺陷,它从其他媒介特征上继续突破,一种崭新的人性化、交互式的视觉体验是协商和塑造身份的场所,人们找到了新的方式思考自己的身份。在Vlog强调自我表达和个人身份认同的另一面,媒介与真实的关系讨论并未随着场景虚构手段的强化而减弱,相反,呼唤自然真实的声音一直被强化,对Vlog真实场景再现的诉求延续了人类追求真善美的永恒话题。如果说互联网伴随而来的媒介意义是记录的解放,Vlog则超越了日常生活记录本身,Vlog作为媒介所传递的讯息是它重新开启一种全新的网络社会生活方式,启示我们珍视注意力的稀缺,每个人都有可能在重新定义、改写和形塑生活本质。正如波兹曼所提醒的一样,“每一种技术有它自身的议程,隐喻等待被揭示出来”15。

【基金项目:2018年度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基础能力提升项目“人工智能技术推动下编辑室创新转型研究”(2018KY0463)研究成果】

注释:

①⑤Frobenius M. Audience design in monologues:How Vloggers involve their viewers[J]. Journal of Pragmatics,2014,72:59-72.

②Christian A J. Real Vlogs:The rules and meanings of online personal videos[J]. First Monday,2009,14(11).

③Richardson L. Getting personal:Writing-storie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qualitative studies in education,2001,14(1):33-38.

④Goffman E. The presentation of self in everyday life[M]. London:Harmondsworth,1978.

⑥Kavoori A. Reading YouTube: The critical viewers guide[M]. Peter Lang Publishing,2011.

⑦Christian A J. Real Vlogs: The rules and meanings of online personal videos[J]. First Monday,2009,14(11).

⑧Sxephil,“How to get a popular show/series/Vlog”(20 November 2007),at http://www.youtube.com/sxephil.

⑨Rizzolatti G,Rizzolatti E G,Sinigaglia C. Mirrors in the brain:How our minds share actions and emotions[M]. Oxford University Press,USA,2008.

⑩Bruce V. The role of the face in communication:Implications for videophone design[J]. Interacting with computers,1996,8(2):166-176.

11Baym N K. Personal connections in the digital age[M]. John Wiley & Sons,2015.

12Boyd D. Social network sites as networked publics:Affordances,dynamics,and implications[M]//A networked self. Routledge,2010:47-66.

13Simon H A. Designing organizations for an information-rich world[J]. International Library of Critical Writings in Economics,1996,70:187-202.

14Katz E,Blumler J G,Gurevitch M. The uses of mass communications:Current perspectives on gratifications research[M]. Thousand Oaks,CA: Sage publications,1974.

15Postman N. Amusing ourselves to death:Public discourse in the age of show business[M]. Penguin,2006.

作者簡介:白龙,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研究生,玉林师范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讲师

编辑:孟凌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