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保育猪暴发副猪嗜血杆菌病的诊断及防治

2019-12-04吴学敏张志刚邹忠爱陈秋勇陈如敬王隆柏周伦江

养猪 2019年6期
关键词:头份肌注嗜血

吴学敏,张志刚,邹忠爱,陈秋勇,陈如敬,王隆柏,严 山,周伦江

(1.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福建 福州 350013;2.厦门银祥集团有限公司肉食品安全生产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厦门 361100;3.厦门华厦学院,厦门 361024)

2019 年4 月笔者等应邀前往福建省漳州市某猪场进行疾病诊治。据畜主描述,该病引起保育猪的发病率较高,且发病死亡率也较高,发病猪体温升高、呼吸困难、关节肿胀,经临床剖检、实验室诊断,确诊为副猪嗜血杆菌病,现将诊治情况总结如下。

1 发病情况

福建省漳州市某规模化猪场年出栏生猪6 000头左右,从2019 年3 月底开始有部分保育猪出现呼吸困难、体温升高、关节肿大等症状,保育阶段的小猪发病率为29%,死亡率约16%,还有少数中大猪也有出现类似的症状。根据该场发病情况,结合病死猪的剖检情况和实验室检测结果,初步确诊为副猪嗜血杆菌病,采取相应的综合预防与治疗措施,近半个月后该场猪群疫情得到控制,健康状况日益好转。

2 临床及剖检情况

哺乳仔猪断奶后1 周左右开始,发病猪主要表现为发热,食欲不振或厌食,精神萎靡,被毛蓬松,伴有咳嗽和呼吸困难;部分猪关节肿胀,跛行,可视黏膜发绀,甚至出现因窒息和心衰死亡。病死小猪的剖检情况:胸膜、腹膜、心包膜等出现纤维素性炎症,有浆液性或化脓性的纤维蛋白渗出物(甚至呈豆腐渣样),或者有大量黄色腹水;部分病死猪的肺间质水肿、与胸腔粘连,肝脾肿大、与腹腔粘连;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切面呈大理石状;发病猪的腕关节和跗关节切开有胶冻样物。这些症状与副猪嗜血杆菌病症状极为相似,但还需进行实验室的确诊。

3 实验室诊断

3.1 细菌分离及镜检

用含NAD 的血平板,对病死猪剖检的胸腔、腹腔、肺部、肝脏、咽喉等部位进行细菌分离,将平板放培养箱37 ℃培养24 h,将生长为圆形、表面光滑湿润、无色透明样菌落,划线纯化扩增于新的平板上(图1)。新长的菌用革兰氏染色镜检,可观察到革兰氏阴性菌,呈短小杆状(图2)。且该分离菌在不含NAD 的培养基中不生长,说明对NAD 具有依赖性。

图1 分离菌生长情况

图2 分离菌镜检情况

3.2 PCR 检测

以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分离保存的副猪嗜血杆菌为阳性对照,利用PCR 扩增技术,检测分离到的菌株,结果如图3 所示。

图3 PCR 病原检测结果

将分离菌的PCR 扩增产物送上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进行测序,序列与GenBank 公布的副猪嗜血杆菌的16S rRNA 序列同源性为98.9%~99.8%。

结合该场畜主描述的情况和猪群发病的临床症状,以及实验室检测诊断结果,综合判断:此次该猪场保育猪疫情主要病因为副猪嗜血杆菌感染。

4 综合防治措施

4.1 病死猪紧急处理

将发病的保育舍内猪群密度降低,对病死猪立即无害化处理,直接淘汰处理发病较严重的小猪,临床症状较轻的小猪进行隔离,严格控制好传染源,防止疫情扩散。

4.2 加强饲养管理

严格执行各项饲养管理制度,按照全进全出制度安排生产,保育舍保持清洁干燥,既要通风又要注意保温,定期进行消毒。可用季铵盐类、复合碘等类型的消毒液进行带猪消毒,1 次/2 d,连用两周,疫情稳定之后每周消毒2 次。猪舍周围环境及过道、场内的道路可用生石灰进行消毒。

4.3 免疫接种

选用副猪嗜血杆菌多价灭活苗免疫接种。公猪每年免疫2 次,每次肌注2 头份;初产母猪于产前6~7 周首免,产前4 周二免,经产母猪于产前4~5 周免疫,每次肌注2 头份;仔猪于7~10 日龄首免,肌注1头份,22~28 日龄进行二免,肌注1 头份。

4.4 药物治疗与保健

通过饲料和饮水的方式给药,轮换使用一些常规的兽药,防止已发病猪群病情加重,且对健康猪也起到一定的预防作用。在发病猪群的饮水中加入复合维生素,用量300 g/t,12 h 内喝完,1 d 1 次;在发病猪群的饲料中加入兽用的氟苯尼考、阿莫西林和黄芪多糖,用量分别是430 g/t、360 g/t 和450 g/t;连续使用7 d,停2 d 再继续添加,至疫情稳定后停止用药。

同时,哺乳小猪作肌肉注射头孢噻呋的“三针保健”,其中1 日龄和7 日龄时每头0.2 mL,21 日龄时每头0.4 mL。对于隔离栏的病猪,除了饲料和饮水加药外,每头肌注0.4 mL 头孢噻呋,早晚各1 次,一般连续用药7 d,视病情再定。疫情稳定后,保育猪停止病猪加药方案,改为饲料加强力霉素100 g/t、80%支原净100 g/t,饮水中加入阿莫西林100 g/t,于断奶转栏前后各喂7 d。

4.5 诊疗效果

经过一系列的诊断,判定该场此次保育猪疫病的主要病因是由副猪嗜血杆菌感染引起,实施上述防治方案近2 周后,保育猪群已见不到明显副猪嗜血杆菌病的症状,猪群疫情也已基本稳定,恢复正常的生产水平。

5 小结

目前,我国猪病日益复杂,特别是一些高致病性疫情的流行,规模化养殖场除了严格做好生物安全防控,还需注重常规疫病的防控工作。副猪嗜血杆菌是猪体内的共栖菌,通常存在于上呼吸道,当受到应激或发生免疫抑制性疾病时,引起该病的发生。此次该猪场保育猪群暴发副猪嗜血杆菌病,可能因压栏、养殖密度过大,或者小猪断奶、转栏应激等因素引起,因此,笔者采取了合理的治疗方案,效果良好,值得借鉴。

猜你喜欢

头份肌注嗜血
柳州地区儿童呼吸道感染流感嗜血杆菌的流行病学特点及耐药性*
里岔黑猪免疫程序的探讨
ALA-PDT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肌注治疗尖锐湿疣的效果观察
肌注有机磷农药致急性重度中毒2例
学龄前儿童肌内注射或抽血配合情况调查及对策分析
住口
花脚蚊
嗜血猎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