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探高中生物“五步分层、三段导学”教学法

2019-12-03张书生

黑河教育 2019年11期
关键词:高中生物教学法

张书生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日益推进的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学方法也需要不断创新。“五步分层、三段导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法,有助于增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应用“五步分层、三段导学”教学法的最终目的是以课堂导学案为依托,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生物核心素养。

[关键词]高中生物;“五步分层、三段导学”教学法

在新的教育形势下,教师应积极创新和调整高中生物教学方法,这样才能与新时期的素质教育要求相协调。生物是高中阶段的一门十分重要的学科,涉及的学习内容较为抽象,学生理解起来存在一定困难。因此,在生物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创新教学方法,尝试采用“五步分层、三段导学”教学法,提高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五步分层、三段导学”教学法的实施流程

1.课前导学案

首先,明确目标。根据本节课的内容设置预习目标,预习目标可分为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知识目标重在让学生在预习导学案的基础上掌握本节内容的有关知识点。能力目标重在提升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其次,设置问题引导学生。问题引导既可以帮助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又可以引领学生了解本节课的学习内容,真正起到温故而知新的作用。再次,利用课前导学案进行自我检测。该环节主要是结合学生的预习内容,制定相应的检测题,以便了解学生的课前预习情况。采用“五步分层、三段导学”教学法,可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层次,如ABC三个层次,“致用”部分的内容主要由A层次学生来完成,“启智”部分的内容主要由B层次的学生完成,“求知”部分的内容主要由C层次的学生来完成。不同层次的检测题可帮助教师了解不同学习能力学生的预习情况。最后,发现存在疑惑的知识点。该阶段主要是将学生存在疑惑的知识点进行汇总,由教师进行重点讲授。

2.课堂探究

课堂探究阶段主要是为学生设置相应的教学情境,带领学生顺利进入课前导入过程。可以以小组为单位,结合课前预习后没有解决的问题进行探究。在小组成员共同探讨的基础上,理清解题思路,再选出小组代表,表明本小组观点,最后由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对于小组讨论后还未能解决的问题,教师要精讲答疑,进行适当点拨和启发。该环节完成后,可组织学生进行当堂达标练习,加强解题能力训练。

3.课后巩固

该阶段主要是进行强化训练,引导学生通过大量做题不断总结解题方法,由此提升学生的灵活应用能力。

二、采用“五步分层、三段导学”教学法的策略

1.强化教师专业素养,制定导学案

高中生物教学中应用“五步分层、三段导学”教学法,要求教师在上课之前做到充分准备,熟知教材中涉及的重难点,提高课堂教案制定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优化整个教学过程。

2.明确该阶段学习目标,强化学生对学习目标的理解

要想提高“五步分层、三段导学”教学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应用的有效性,增强此种方法的利用价值,更好地服务于高中生物教学,就需要强化学生对学习目标的理解,将该阶段的学习目标进一步明确。比如,学习苏教版高中生物《绿叶中色素和提取和分离》章节时,指导学生参与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的实验,可选择班级中学习成绩较为优秀的学生参与本次实验,要求参与实验的学生在原有生物教材实验的基础上,掌握其中拓展性的内容。具体如下:将参与本次实验的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如没有加碳酸钙组、没有减去滤纸组及滤液细线组,要求学生分析实验结果,总结实验结论,将最终实验结论展示在黑板上,并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选出代表将小组讨论的结果展示给大家。这样的教学模式能够强化学生对该阶段学习目标的理解,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3.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应用“五步分层、三段导学”教学法,能够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升不同层次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引導他们构建高中生物课程的知识体系。应用“五步分层、三段导学”教学法开展教学活动,教师要掌握本节课的重点内容,不断丰富自身的知识储备;要引导学生将容易出现错误的生物习题记录在错题集上,并做到经常性地查阅,教师也需要定期查阅学生的错题集,并对学生近期的学习情况作出反馈;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针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进行个性化教学,并要求学生根据自身的学习情况制定具有可行性的学习目标,促使全班学生共同进步。比如,在学习《生态系统结构》章节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根据自身的学习能力确定学习目标,提升学生学习生物课程的热情。此外,教师也可以灵活运用多媒体为学生演示比较难理解的问题。比如,在学习《染色体变异》章节时,可以以多媒体动画的形式向学生展示有关染色体变异的知识点,帮助学生掌握基因变异、染色体组、基因序列等方面的知识。此种教学模式可增强传统生物课堂的活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4.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应用“五步分层、三段导学”教学法,需要组建不同的学习小组,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性格特点,为学生制定科学的学习小组分组标准。可以根据学习成绩将学生分成不同的等级,如A、B、C三个等级。A等级的学生生物学习成绩最为优秀,B等级的学生生物学习成绩中等,C等级的学生生物学习成绩较差。在指导学生分组时,需要在每个小组中安排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确保A、B、C三个层次的学生比例适当。假设每个学习小组中共有6名学生,那么,可以每个学习层次安排两名学生,这样可以确保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受益。划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将任务分配给小组内的每个成员,有助于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促使学生保质保量地完成学习任务。此外,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可密切学生之间的关系,对强化学生的集体观念、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也有重要意义。同时,在良好的小组学习氛围中,组内成员可以相互促进、互帮互助,使A层次的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B层次的学生朝着A层次不断努力,C层次的学生向B层次迈进。这样层层促进、逐层进步的方式,可促进全班生物学习能力的整体提升。

比如,在学习《绿叶中色素和提取和分离》章节时,针对有关叶绿素提取的实验内容,可以以小组的方式开展实验。教师向学生提出与该实验有关的问题,组织学生在小组内讨论解答,如“色素扩散最快的是哪一种?”“色素含量最多的是哪一种?”“色素含量最少的是哪一种?”等问题。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教师可以鼓励小组内的学生自主安排由哪位学生来回答。这种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能够提高生物实验教学的有效性,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5.构建系统化的教学评价体系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应用“五步分层、三段导学”教学法,需要构建系统化的教学评价体系。所谓系统化教学评价体系主要包括教师评价、学生之间的评价、学生自我评价以及家长评价等。比如,在开展“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蛋白质”实验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说说本次实验的设计思路并总结实验结果,然后,教师和其他学生对该学生的回答做出客观的评价,以此强化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综上所述,新形势下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模式需要做出一定的调整和创新,以便与新课程改革的需求相适应。“五步分层、三段导学”教学法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学习的有效性,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宋慧磊.初探高中生物“五步分层、三段导学”教学法[J].黑河教育,2019,(6).

[2]祝红春.高中历史“五步分层、三段导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与反思[J].中外交流,2017,(14).

[3]李阳仲.对高中生物高效教学法之浅谈[J].读与写,2017,(14).

[4]赖志虹.高中生物启发式教学法的应用[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19,(7).

[5]刘慧.浅议高中生物教学中启发式教学法的应用[J].读写算,2018,(5).

[6]甘谊.高中生物教学法探究[J].读与写(中旬),2016,(13).

[7]徐敬文.高中生物教学法探究[J].考试与评价,2016,(1).

[8]陈丹霞.参与式教学法在高中生物教学研究中的应用[J].理科考试研究(高中版),2016,(23).

(责任编辑 赵永玲)

猜你喜欢

高中生物教学法
高中数学实践教学法的创新策略探讨
合唱教学法之合唱训练中的“和”与“合”
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主动学习策略研究
合作学习模式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高中生物解题教学中应用化学知识的可行性研究
PBL教学法在中医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开放引导式阅读教学法描述
“假弱”教学法你用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