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公益守护中彰显媒体社会责任

2019-11-29

中国地市报人 2019年12期
关键词:公共利益日报苏州

新闻媒体的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很重要的一个内容是,以社会公益引导民众,传播社会正能量。2016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明确指出:“新闻舆论工作掌握着传播资源,牢记和履行社会责任有着特殊意义。”

在深化媒体融合的背景下,新闻舆论工作社会责任的内涵和意义有了深刻的变化和拓展。但有一点不会变,传统主流媒体始终应该是社会公共利益的守护者和公益事业的推动者。反过来,守护公共利益、推动公益事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也能帮助传统主流媒体巩固受众基础,进一步提升传播力、公信力和影响力,从而实现传播价值的增值。作为地方主流媒体,近年来,苏州日报报业集团旗下《苏州日报》《姑苏晚报》和“引力播”APP、官方微信等全媒体平台,一直在积极探索和创新如何在守护公共利益、推进公益事业中进一步强化社会责任,通过创新载体、深耕内容、加强互动,凝聚起全社会守护公益的合力。

一、全国首创“公益守护联盟”合力解决民生热点问题

守护公共利益,是主流媒体的本质属性和逻辑使命,它不是空洞的口号,媒体应该将这种责任与担当实实在在地扛在肩上、落到笔下。

公共利益的主要物化表现形式是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具有共享性,哪怕“小”到一块钱,一旦涉及公共利益,那就是“大”钱。苏州日报报业集团近年来创新载体、积极守护公共利益的一个典型项目,就源自于“一块钱”。

2018年5月,《姑苏晚报》报道了苏州市石路地区非机动车停放人行道,一次要被收费一元钱的现象。表面看,这似乎是一件司空见惯、理所应当的事。但是根据记者调查,苏州市城管部门已于2016年不再向占用城市道路(人行道)的企业发放《苏州市区非机动车停车场准停证》,此前审批的相关证照最迟于2016年7月14日全部到期。这意味着自2016年7月15日开始,苏州市民在市区人行道上停放非机动车,不再收取费用。上述这“一块钱”停车费,属于乱收费现象。

苏报记者对此进行了深入报道,《苏州日报》紧接着相继配发了多篇评论。地方主流媒体连续“发声”,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苏州市姑苏区人民检察院迅速指派检察官介入调查,并向相关单位发出了检察建议,要求所涉单位彻查并整治这一乱象。最终,在多部门共同推动下,违规存在两年多、被很多人误解为“理所应当”的这一块钱停车费被彻底终结。

这起涉及社会公共利益的监督报道引出了一道“思考题”:对于公共利益的保护,作为法律监督机关的检察院有监督的职能和手段,但在监督线索的发现方面存在瓶颈;履行着舆论监督职能的大众媒体在了解社情民意、收集线索方面具有天然优势,但监督的手段和效果却不一定能达到预期。双方如何取长补短,形成守护公共利益的合力?

从积极践行主流媒体社会责任的初心出发,苏报集团给出了一个让人眼前一亮的答案:经过协商,苏报集团与姑苏区检察院达成合作共识,让舆论监督高效对接检察监督,双方发起成立 “公益守护联盟”,让两种监督力量相互借力,更好守护公共利益。地方媒体与检察机关联手,形成守护公共利益的合力,这在全国尚属首创。

公共利益是政府有效运行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是公共行政治理与行为目标的价值取向,任何破坏和侵害公共利益的行为,为社会所不容。积极发挥舆论监督职能、切实践行社会责任,地方主流媒体不仅要让破坏和侵害公共利益的行为无处遁形,还应监督和整合一切资源和力量及时对这种行为“喊停”。

“公益守护联盟”自2018年8月成立至今,舆论监督+检察监督,关注或推动解决了一批涉及公共利益的民生问题,例如斑马线被挡、到底让走不让走,加油站燃油宝为何须按“疗程”买,公共自行车亟待“除痛”,给“网约车”再上紧箍咒,“舌尖安全”如何更好保障,“裸奔”的老年代步车安全隐患多,健身步道急救箱屡遭“黑手”等。这些问题通过《苏州日报》“公益守护联盟在行动”专栏的报道,引起了相关部门或者责任单位的高度重视,一系列问题在第一时间得到解决。例如小区唯一通道被堵的问题报道后,多部门迅速开展联合整治,疏通了小区的“生命通道”;商家在人行道上私设的隔离桩,连夜被拆除;联盟还直接推动了苏州古城文物保护协作机制的升级,如吴门桥古桥被撞经报道和关注后,相关部门迅速出台了文保联动机制等。

“公益守护联盟”后期还吸引了公安、司法、律协等单位的相继加盟,各部门的有机融合形成了守护公益的更强合力, 1+1取得了远大于2的效果。

二、创设媒体慈善基金 将爱的种子撒向全社会

传递“善”的力量、播撒“爱”的种子,弘扬社会正能量,这是主流媒体积极践行社会责任的重要方面。

苏州是全国文明城市,在积极打造“德善之城”的过程中,苏报集团积极发挥主流媒体作用,不仅在日常的“苏州好人”、“道德模范”、身边好人好事等典型报道中向全社会传递“善”的力量,而且从履行媒体社会责任的使命出发,创新搭建平台、推动公益事业,积极撒播“爱”的种子。

2012年5月,《苏州日报》全体采编人员捐出3万元,在苏州市慈善总会设立账户,创设“苏州日报爱心基金”。该爱心基金是苏州市首个由媒体冠名的慈善基金。从此,《苏州日报》在关注和帮助弱势群体特别是突发困难者时,不仅给予他们精神支撑,更直接策划和组织参与爱心活动,从我做起,带动和激发全社会的“大爱”,给予弱势群体和突发困难者更直接的帮扶。

基金成立7年多来,依托这一平台,苏报将“善”的力量洒遍苏城,将“爱”传递到了万里之外的贫困地区。今年上半年,成绩优秀的高一女生婷婷在阳台收衣服时不慎从五楼坠下,导致脊椎多处骨折,危重的病情和高昂的手术费差点压垮了这个原本幸福的家庭。苏报连续多日在“苏报爱心基金”专栏开展跟踪报道,引发社会各界巨大反响。仅仅10天时间,就有筹款平台、爱心企业、商会和普通市民主动前来对接“苏州日报爱心基金”,共筹得善款超过18万元,为婷婷解决了阶段性治疗费用。

与此同时,“苏州日报爱心基金”联合本地爱心企业,组织策划了向姑苏区听障孤老捐赠助听器的爱心活动,活动赠送产品总价值超过50万元。基金还举办“格桑花”爱心酒义卖活动,筹得25万元善款,为远在青海西宁的贫困藏族学生们提供帮助;举行“向阳花行动·爱暖苏城”慈善义卖,筹得18万元善款;救助“助学好人张寿华”,呼吁“好心人落难,谁来帮一把”,活动首日便募得爱心基金超过10万元;为身患先天性感应神经性耳聋的4岁孩童寻求定向捐助,为其解决17.8万元医疗费用并帮助他顺利接受手术……“苏州日报爱心基金”还连续参加苏州市委组织的“三下乡”活动,以直接捐款的方式,精准帮扶农村贫困家庭。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在积极策划和组织参与公益活动中,苏报集团也收获了群众对地方传统主流媒体的点赞和认可,巩固并拓展了受众基础,实现了传播价值的增值。

三、开通“党报热线”多方互动守护公益更有底气

自媒体时代,人人都有“麦克风”,受众对信息不再停留在过去的“单向接受”,而转向了直接参与和双向互动。在履行舆论监督、守护公共利益和践行社会责任中,媒体与受众之间的关系也不再是“我做”“你看”,而是要适应新媒体时代的传播规律,热情拥抱受众积极参与、乃至主导媒体内容生产和舆论监督的积极性,向加强互动、“合力一起办”,甚至“你点题、我操作”转型。

新媒体时代,如果不注重用户的体验感和参与性,不能与受众进行高效的线上线下互动,主流媒体履行社会责任的效果和价值将大打折扣。

苏报集团十多年前就开通了“党报热线”“报料台”等栏目。在此基础上,近年来又开通了“96466”微信号、在新闻客户端“引力播”开出“晚报帮你忙”等线上平台,通过多渠道的互动,旨在让用户从线索提供、议程设置、民意调查、智力支持到问题解决,全程参与涉及民生和社会公共利益问题的发现和解决,形成强大的监督和守护合力。

“党报热线”每个工作日与读者见面,栏目创办十多年来已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并已凝聚起一批铁杆“粉丝”。栏目主要围绕涉及公共利益的话题,报道群众的问题反映、政府主管部门的处理情况以及对群众的反馈等。近两年来,该栏目在受众的积极参与下、在与网友和政府部门的积极互动中,围绕环境保护和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这一主题发挥了积极作用。

本文图片由作者提供

“党报热线”的一则报道是这样写的:有市民称,苏州一板业公司(在实际报道中体现了公司全名)最近散发出严重异味,希望环保部门突击检查,核实其排放是否超标。网友对此纷纷留言表示,“天堂苏州”的美好生态环境不容破坏,相关部门要严格检查,一旦发现问题应严肃问责……对此,该公司所在县级市环保局立刻回复,执法人员此前赴现场检查,企业不再生产;5天后再次赴现场,企业负责人表示近期无生产计划,有关停意愿。事实上,早在市民投诉问题前,环保局在对该公司突击检查时已经发现,部分废气工段生产时未及时密闭,已立案调查。针对市民的投诉和网友的诉求,环保局表示将继续对该公司加强抽查力度,一经发现违法行为,依法严肃处理。

良好生态环境是普惠性、基础性的社会公共利益,保护生态环境,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有了受众和网友的积极参与以及与媒体的积极互动,主流媒体在监督和推动全社会共同保护生态环境、更好践行社会责任中,更有底气,也更加理直气壮。

舆论监督不是为了曝光而曝光,其最终目的是推动问题的解决,强调的是建设性。在这则热线报道中,群众的投诉客观而直接;网友的留言剑指问题;热线报道的及时跟进保护了群众对政府、对媒体的信任,也体现了主流媒体对企业经营行为和政府部门工作的舆论监督;政府部门的回复及时而具体,让群众看到了工作的高效,且始终“在线”,没有缺位。这样一则热线报道的背后,是受众、媒体和政府部门共同守护公共利益的“统一战线”。

猜你喜欢

公共利益日报苏州
热烈祝贺《平顶山日报》复刊40周年(1982-2022)
谈谈个人信息保护和公共利益维护的合理界限
65岁,《焦作日报》正青春
Pingtan in Suzhou 苏州评弹,值得一听
苏州伴宅
以公共利益为核心的城市轨道交通企业经营战略
“洋苏州”与“新苏州”演奏和弦
基于新公共管理视角下政府利益与公共利益的辨析
灵感日报
灵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