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阅读介质对高职学生英语阅读活动的影响
——基于眼动追踪技术的实证研究

2019-11-28陈小聪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5期
关键词:眼动正确率纸质

赵 蓉,郭 璐,陈小聪

(1.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应用外语学院,广东 深圳 518172;2.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中心,广东 广州 510420)

引言

阅读是人们获得信息的重要途径,也是英语学习的重要手段。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人们的阅读介质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原来单纯依赖纸质印刷媒体的单媒体时代,扩展到了电子化和数字化的多媒体阅读时代。

《2018-2024年中国电子书市场深度评估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显示,截止2017年年底,中国总共拥有2.15亿电子图书读者,预计到2020年会达到2.57亿。《第15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2018)发现,我国73.0%的成年国民接触过数字化阅读方式(网络在线阅读、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Pad阅读等),与2015年的64.0%相比,上升了9个百分点,同时远远高于他们的纸质图书阅读率(59.1%)。报告还指出,数字阅读以49岁以下中青年为主要群体。由此可见,越来越多的年轻阅读者开始以“数字阅读”作为他们的首选阅读方式。

数字阅读是指读者通过计算机、手机及电子阅读器等媒介对数字化的图书、期刊、报纸及互联网上的知识和信息进行的阅读,具有阅读文本多样性、阅读过程互动性和阅读环境开放性等特点。纸质阅读是对绘画、书写、印刷等方式呈现的静态文本的阅读,其载体是各种印刷材料,具有物化的形态,读者可以通过触觉感知书本的厚薄轻重,从而产生一种主控感。(周钰等,2015:21)

当下中国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仍以纸质阅读为主要方式进行,但已经有越来越多的高职学生开始采用数字阅读这种方式自主学习。各种标准化考试也开始采用机试。相对于传统的纸质阅读,数字阅读有着环保高效、信息量大的特点。数字阅读这种新的阅读形式正在逐渐改变人们的阅读行为,也引起了研究者浓厚的兴趣。

1 阅读介质对阅读的影响

不同的阅读介质是否会影响阅读的过程及效果?这一直是国外很多研究者关注的热点问题。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为止,大部分研究认为,相对于纸质阅读,人们在进行数字阅读时,阅读速度更慢,阅读正确率更小,阅读更片面。(Jinhui Hou etc,2017:84)

Jinghui Hou等(2017:84)介绍了两种机制来解释为什么在屏幕上阅读和纸质阅读会导致不同的阅读效果。第一种叫认知地图机制,与阅读行为的心理方面有关。它认为屏幕使得读者难以构建有效的认知地图,或者文本的空间表征。这种构建认知地图的效率低下,反过来会削弱搜索或定位一段文字信息的能力,影响阅读速度、内容回忆和阅读理解。第二种叫媒介材质机制,侧重于呈现介质(屏幕或纸张)的材料特性。它认为阅读介质的物质性影响文本的加工处理。纸上的文字可触摸和有形,而屏幕的文字是无形的,被调节的,并脱离阅读介质的物理支持。相对于屏幕上的文字,纸质的触觉交互为读者提供了与文本更丰富的感觉运动,增强了阅读者的信息编码和理解。

之后,部分研究有了相反的发现,它们认为数字阅读和纸质阅读之间在阅读速度、阅读的回忆准确率和阅读理解程度方面,没有太大的差别。(Jinhui Hou etc,2017:84)

近年来,国内的很多学者也开始关注这个研究热点。秦超、谢非(2011:17)通过问卷调查,剖析了读者对数字阅读和纸质阅读两种阅读媒介的选择偏好。她们发现,决定优选偏好的是阅读材料的难度和长度。对于内容简单或者篇幅较短的阅读内容,被调查者可以接受通过数字化的呈现方式阅读,但当阅读内容难度加大或篇幅加长时,被调查者更愿意选择纸质版的阅读方式。张冰、张敏(2013:52)通过眼动追踪试验,研究了数字阅读与纸质阅读两种行为,发现这两种阅读的注视热点图存在显著差异,浏览文章的注视时长无显著差异;对文章的注视次数,数字阅读显著高于纸质阅读,由此得出结论:对阅读内容的理解不因介质不同而产生差异。袁曦临等(2015:35)从阅读理解和记忆保持的角度,探讨纸质阅读与数字阅读的差别,发现数字阅读在复杂信息的认知加工效果和长期记忆方面,都不如纸质阅读。周钰等(2015:21)采用行为试验和眼动追踪记录的方法,考察了不同信息载体对文本阅读的影响,发现被试阅读不同阅读介质的文本,理解效果并没有显著差异,但会受到文本类型的影响。

目前的相关研究主要关注本族语者的阅读,关注阅读介质对第二语言学习的影响的研究相对较少。当阅读内容变为读者的第二语言时,由于不是母语,阅读难度自然增大了。在这种情况下,阅读介质会对阅读的过程和效果产生什么影响?以第二语言展开相关研究,能为我们当下的高职学校英语教学带来全新的视角和启示。李晓娟(2015:65)就发现,英语学习者在通过电脑屏幕和纸质两种不同的介质阅读时,部分阅读策略的使用存在显著性差异。而蒋旭玲等(2012:180)却发现两种阅读介质对大学生英语阅读成绩不存在差异性影响。

这两项研究均采用问卷调查的研究方式。问卷调查基于被调查者的主观感受,容易受到其他因素的干扰,不管是开放性问题还是闭合性问题,都容易偏离真实(江立华、陈雯,2011:9)。眼动追踪技术是现今应用比较广泛、专业性较强的一种心理学测试技术(徐洁,2009:162)。眼动数据可以反映阅读活动中即时认知加工的过程,通过对眼动的实时测量,可以知晓读者在自然阅读条件下的信息加工情况,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揭示阅读过程的内部认知机制。综合以上分析,目前阅读介质对英语阅读效果影响的研究仍旧很少,在实验研究方法上还有待深入。本研究将综合采用眼动追踪技术和行为实验对纸质阅读和数字阅读进行对比分析,为高职院校开展英语教学提供实证依据。

2 研究设计

2.1 研究问题

本研究主要探究电子屏幕和纸质两种不同的阅读介质对高职学生阅读英语文章的过程和阅读效果的影响。

2.2 研究对象

本实验选取某高职院校34名大二学生作为被试,其中女性23人,男性9人。视力或矫正视力正常,母语均为汉语,均在以英语为第二语言进行学习。

2.3 研究材料

实验材料共4篇英语文章,文章长度均在210-280个单词之间,均来自互联网。每篇文章后面有5道对应的单选题,考查被试对文章的理解准确程度。在正式实验前,56名同年级不参加正式实验的被试阅读了四篇短文,并回答了相关问题。四篇文章根据正确率分为较容易的两篇A和B,以及较难的两篇C和D。T检验结果表明,AB两篇文章的正确率之间、CD两篇文章的正确率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而A和C、B和D两篇文章的正确率之间存在显著差异。

四篇文章各取较容易和较难文章一篇,分别以纸质和屏幕两种方式呈现。数字阅读是将阅读材料做成图片jpg 格式在电脑上显示,被试通过电脑屏幕阅读文章,同时记录眼动数据;纸质阅读则把阅读材料做成与电脑显示格式相同、字体大小相同,打印在同样大小的白纸上。被试通过阅读纸质的文章内容记录眼动数据。根据文章内容出了10 道测试题,均为四选一的单项选择题。实验中,被试通过口答的方式答题,由助理记录答案,并切换到下一篇文章。

2.4 研究工具

采用SMIiView X HED型眼动追踪仪记录被试阅读时的眼动状况,采样率为200Hz,精度为0.5-1度,追踪分辨率为0.1度,外接屏幕分辨率为1280*1024。此眼动仪架在电脑屏幕下方,没有明显的“跟踪设备”,很难发现,不会对实验中的被试造成干扰。被试阅读时,双目并用。被试在阅读文章时,眼动仪会自动记录他们的眼动轨迹、注视次数、注视时间等数据。

2.5 实验设计

该实验采用2×2双因素被试内实验设计:1)阅读介质两种:纸质和电子屏幕;2)阅读文章的理解难度两个:较容易和较难。因变量为被试对文章理解的答题正确率及眼动数据,包括注视时长和注视次数。

2.6 研究步骤

被试端坐在眼动校准纸前方约60cm处,尽量保持头部固定,校准被试双眼在阅读屏幕上的位置。每篇文章采用三点校准的方式之后,开始正式实验,要求被试按平时习惯浏览实验材料。每名被试分别在电脑屏幕上和电脑屏幕前的纸板上,阅读两篇不同难度的文章,共4篇文章。阅读纸板上的文章时,电脑屏幕上同时呈现同一篇文章,但是被试只能看到纸板上的文章。纸板文章的字号、字体和位置严格与电脑屏幕上的文章一一对应,以便同步记录被试的眼动数据。被试阅读完每篇文章后,完成5道与文章内容有关的单选题,口述答案,助理记录被试的回答。当被试完成一种阅读介质上的两篇文本后,进行短暂休息,此时更换阅读文章。每名被试完成实验需要30分钟左右。为了控制疲劳和顺序误差,一半被试先阅读屏幕显示文章,再阅读纸质文章;另一半被试则反过来。

3 研究结果

本实验运用SMI眼动追踪系统和SPSS统计软件包针对实验所获行为数据进行评测分析,得到若干发现:

发现一:数字阅读和纸质阅读的正确率之间没有显著差异。

结果显示,在纸质和屏幕两种阅读介质上阅读第二语言,被试的两组文章答题的正确率没有显著差异(P=0.26,>0.05)。结合文章难度来看,被试阅读难度较低的文章(P=0.449)和难度较高的文章(P=0.116),正确率都没有显著差异(P>0.05)。

发现二:阅读较低难度的文章,数字阅读与纸质阅读的阅读时长有显著差异。数字阅读用时较少,纸质阅读用时较多。

被试读完一篇难度较低的文章,数字阅读和纸质阅读注视总时长分别为97.2秒和135.2秒,T检验结果显示两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1<0.05)。这表明,被试阅读同样简单、易理解的文章时,在屏幕上阅读的速度明显快于在纸上阅读的速度。但是当被试阅读比较难懂的文章时,两种阅读方式的注视总时长就没有显著差异了(注视总时长分别是241秒和208秒,P=0.267>0.05)。

发现三:阅读较低难度的文章时,数字阅读与纸质阅读的注视次数之间存在显著差异。数字阅读注视次数较多,而纸质阅读较少。

与上面的注视时长结果相一致,两种阅读方式的注视次数之间的显著差异出现在阅读低难度文章时,数字阅读和纸质阅读分别为677和500次,P=0.003<0.05。而阅读高难度文章时,数字阅读的注视次数为1205次,纸质阅读为986次(P=0.073>0.05),两种方式之间没有显著差异。也就是说,阅读较容易的英语文章时,读者在进行数字阅读时,眼球的运动频率高,注视点不断移动;而在进行纸质阅读时,眼睛趋向于聚焦某一区域,眼球偏向于进行区域注视运动。换而言之,进行纸质阅读时,读者更容易专注,视线更长久地停留在一个注视点。但当被试阅读较难的英语文章时,这种差异就消失了。

表1 数字阅读和纸质阅读的各项数据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

发现四:不论是哪种难度的文章,数字阅读和纸质阅读的热点图都存在差异。

根据受关注程度的不同,热点图将图上的区域加以标注并呈现,进而进行分析。大多数情况下都借助颜色深浅、热点疏密及呈现比重的形式进行热点标注凸显。

从图1观察可明显看出,无论是阅读难度偏低抑或是难度偏高的英语语篇,被试在数字阅读的过程中,几乎没有形成注视热点区域,被试在这篇文章上的视线基本以均匀分布的形式存在。而被试的视线在阅读纸质材料过程之中,已经显著性形成了热点较为密聚的突显区域,焦点聚合在某些特定区域。因此,我们可以推断,被试在数字阅读时,注视点较为分散;而纸质阅读时,注视点较为集中,两者存在较大差异。

图1 两种阅读方式的热点图对比 (深色区域)

4 讨论

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即便是阅读第二语言,不论是较容易的文章还是较难的文章,通过不同的介质阅读,并没有影响阅读的效果。在一定的压力(要做对题目)之下,不管是通过电脑屏幕还是纸张,对于内容理解的正确率可以达到一致。这与部分已有研究的结果一致(蒋旭玲等,2012:180; 张冰、张敏,2013:53)。进一步的分析表明,无论文章难易,纸质阅读的正确率都略高于数字阅读。

阅读的效果一致,不代表阅读的过程也一致。研究记录中被试的眼动指标包括总注视时长和注视次数。总注视时长是指落在兴趣区的所有注视点的时间总和,能够反映文章所需的加工时间。同一内容的总注视时长越长,说明加工速度越慢。通过分析记录阅读过程的眼动数据,我们发现:当阅读较容易的英语文章时,纸质阅读比数字阅读速度更慢,注视次数更多,形成了热点区域。这些结论说明数字阅读是浅层加工,而纸质阅读可以更深层加工;被试在阅读纸质文章时,更加投入和深入,会积极主动地搜索相关信息。

这个结果可以从“可供性”理论(Affordance Theory)上找到解释。“可供性”一词指的是一种能够实现交流和社会行动的技术的感知属性(Taipale,2014:532)。所谓功能可供性是指那些决定某个物体如何被人们所使用的基本属性。和纸质阅读介质相比,电脑屏幕无论是在物理可供性(physical affordance)还是在心理可供性(psychological affordance)方面都与纸质介质不同,如电脑屏幕呈现的内容缺乏厚度感和长度感,屏幕亮度容易造成视觉疲劳、电脑屏幕所呈现的内容缺少整体性和空间性,屏幕使读者产生分离感(detachment) 等。读者以电脑屏幕这种新的介质阅读,由于其功能可供性的不同,也会因之调整自己的阅读策略。

以上结论在阅读较低难度的文章时候成立,但这种差别在被试阅读较难的英语文章时,就不存在了。被试不管用哪种介质进行阅读,他们的注视时长和注视次数都没有显著差异。由于被试全部是高职学生,考虑到他们的英语水平整体较普通的大学生而言偏低,因此较难的英语文章可能对他们的认知负荷产生了较大的挑战。根据认知负荷理论(Sweller,1988:257),存在有三种认知负荷,即内在认知负荷、外在认知负荷和相关认知负荷。内在认知负荷由学习材料的复杂性决定;外在认知负荷主要与学习材料的组织和呈现方式有关;相关认知负荷产生于学习者在信息加工末用完所有的认知资源时。三种认知负荷是可以相加的,但其总和是有限制范围的,不能超过工作记忆的认知资源总和。当阅读材料的难度和长度加大时,内在认知负荷加重。在认知资源总和一定的前提下,人们会尽量减低外在的认知负荷。因此当高职学生阅读较难的英语文章时,由于内在认知负荷加大,他们会尽量减低外在的认知负荷,于是对阅读介质,也就是阅读内容的呈现方式的注意力分配较少,阅读介质的影响就变小了。

5 小结

基于以上眼动追踪技术的实验数据分析结果,我们结合高职学生的学习特点,建议高职英语教师在教学中把数字阅读和纸质阅读结合使用,让英语教学达到最优的效果。具体建议如下:

当今信息化年代,数字化的英语教学资料,如英语教学微课、慕课视频、微信公众号的学习资源等,是学生容易接触到的更具时效性的、更直观有趣的学习资料。教师可以利用手机等电子媒介,使用翻转课堂与传统课堂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把课堂英语教学延伸到课前、课后,学生可以充分利用电子媒介的优点进行英语学习。英语的数字阅读资源获取方便、成本低,教师要充分鼓励学生阅读网上的电子资源,增加语言输入的广度和总量。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用数字阅读的方式,对适合碎片化和浅层学习的内容进行学习,如单词、短语、语法的学习,英语新闻的阅读等,使学生充分利用好数字阅读移动、便携、阅读高效的优点。

教师可以在课堂和期末测评中使用电子测评的方式,使教学测评更高效。当今高职学生已经习惯使用电脑、手机等电子设备进行阅读与答题,教师可以在课堂活动以及期末测评中使用手机或者电脑进行测评,即时得到测评结果,即时给予学生教学反馈,借助电子科技手段提高教学效率。

无论什么层次的学生,除了需要学习的广度,也需要学习的深度。高职层次的英语学习也是如此,纸质的学习材料有更好的质感和形式感,更便于阅读理解和思考问题,也便于做笔记,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习阅读纸质的英语评论文章、英语前沿论文、英语诗歌、散文、小说等。高职教师可以用传统的纸质阅读材料,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对阅读技巧的运用,使其掌握阅读策略。通过深层次的阅读,了解英语国家的社会文化以及引发学生对问题的思考,锻炼学生探索和推敲的能力。

总而言之,根据本研究的实验结果,教师在高职学生的英语教学中要采取相应的策略,纸质阅读和数字阅读双管齐下,在适当的时候采用恰当的材料和方式进行教学,提高英语教学的效率和效果。

猜你喜欢

眼动正确率纸质
基于眼动的驾驶员危险认知
基于ssVEP与眼动追踪的混合型并行脑机接口研究
门诊分诊服务态度与正确率对护患关系的影响
四川省图书馆发布2019年阅读报告
布达拉宫纸质文物修复——以佛经公文为例
基于眼动信号的便携式无线智能交互系统设计
生意
静止眼动和动作表现关系的心理学机制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介入手术安全核查正确率中的应用
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