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腹股沟疝手术中“精索免游离”理念及其技术应用合理性的探讨

2019-11-28李正天孔祥可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2019年11期
关键词:疝环精索疝囊

许 军 李正天 赵 磊 孔祥可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普外科,哈尔滨 150001)

近年来,随着对腹股沟区解剖认知的不断深入和疝修补理念的更新,腹股沟疝修补术已日趋成熟。然而,无论疝修补术如何变迁,疝环的处理和修补方式始终是讨论的焦点,以致忽略了对疝囊处理方式的关注。而往往术中在游离精索、分离疝囊的过程中,都会导致精索及其周围组织不同程度损伤,从而引起不必要的出血、血清肿、睾丸缺血、疼痛等并发症。为此,我们提出“精索免游离”理念,2014年3月~2018年10月完成132例腹股沟疝修补术,取得满意效果,回顾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32例,男106例,女26例。年龄(57.4±17.8)岁。体重指数(BMI)(24.6±3.8)。按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疝与腹壁外科学组成人腹股沟疝分型[1]:Ⅰ型67例,Ⅱ型36例,Ⅲ型20例,Ⅳ型9例。病程1年以内63例,1~5年36例,5年以上33例。合并高血压21例,糖尿病8例,冠心病11例。

病例选择标准:腹股沟斜疝,无嵌顿及绞窄,无合并直疝、股疝,无复发疝,无手术禁忌。

1.2 手术方法

均由同一位熟练掌握腹股沟疝修补术的医生完成。开放式修补术126例(蛛网膜下腔麻醉125例,局部麻醉1例),腹腔镜经腹腹膜前修补术(transabdominal preperitoneal repair,TAPP)5例(全身麻醉),腹腔镜完全腹膜外修补术(total extraperitoneal repair,TEP)1例(全身麻醉)。

开放式修补:腹股沟韧带上方2~3 cm处经内环口斜行长约4 cm切口,逐层解剖,切开腹外斜肌腱膜,进入腹股沟管内环端。于内环处纵行、小幅度切开提睾肌(女性则由皮下环逐渐分离至内环口)并轻轻向上牵拉弓状缘,显露疝环腹侧腹膜,打开此处腹膜,注意保护及还纳疝内容物。疝环腹侧处环形离断腹膜,将疝环及疝囊旷置(图1A),荷包或绞锁缝合关闭腹膜缺口,保留2根缝扎线(图1B)。充分游离腹膜前间隙:下至耻骨梳韧带,上至腹内斜肌,内至耻骨联合,外至髂腰肌。据疝环直径,置入直径至少为7 cm的补片,平铺于腹膜前间隙,并利用保留的缝扎线贯穿补片“固定”(图1C、D),缝合腹外斜肌腱膜,逐层关闭切口。

腹腔镜TAPP(图2)和TEP手术也依同样方式自内环口处环形离断腹膜并关闭腹膜缺口(TEP边离断边缝合)。

图1 遵循“精索免游离”理念的开放腹股沟疝修补操作过程:A.疝环腹侧处横断腹膜,注意保护及还纳疝内容物;B.荷包或绞锁缝合腹膜缺口;C.缝扎线“固定”补片中心;D.将补片平铺于腹膜前间隙 图2遵循“精索免游离”理念的腹腔镜TAPP操作过程:A.内环口处寻找疝环并环形离断腹膜,旷置疝结构;B.缝合腹膜后松弛无张力

2 结果

手术均顺利完成,其中开放手术126例,TAPP 5例,TEP 1例。疝环大小(1.6±0.6)cm;手术时间及出血量见表1。术后6小时常规给予1 g丙帕他莫单剂量静脉注射镇痛。术后3天出院,无出血、血清肿、补片感染。20例失访,112例随访6~62个月,其中随访1年以内13例,1~3年40例,3~5年48例,5年以上11例,均无复发,无慢性疼痛等并发症。

表1 不同术式的手术时间及出血量

3 讨论

腹股沟疝的治疗策略一直都在其治疗理念和手术技术的改变、创新、发展中不断更新、完善[2]。从Bassini疝修补概念到Lichenstein无张力疝修补的应用,以及耻骨肌孔概念的提出,每一次理念的更新都带来疝修补方式革命性的改变。

然而,一百余年中,这些以改变修补层面为主要特征所催生的技术改进,均没有涉及疝修补中的另一重要环节——疝囊的处理。因此,也就无法避免分离疝环和疝囊时导致的精索及其周围组织的损伤,以及由此产生的一系列并发症。为此,我们提出“精索免游离”理念(undissected spermatic cord,US),即成人腹股沟疝修补术中,不游离精索和疝囊,而将疝环和疝囊旷置。需要强调的是,“精索免游离”理念指导的疝修补术不同于“疝囊横断旷置”[3]的处理方式,而是自始至终从整体考虑了入路、分离层次、固定方式及修补层面等多方面内容,具有独特的优势。其意义在于,使腹股沟疝修补摆脱了疝囊、精索的“纠缠”,从根本上改变疝环和疝囊的处理方式。旷置的疝环和疝囊——在本文中我们称之为“疝结构”,经旷置处理后,疝结构的转归在本组数据中并未见相关并发症,在樊宗云等[4]的研究也得到了同样的印证。此外,我们将这种不游离疝环和疝囊,以期达到“精索免游离”目的的手术方式称为“疝结构旷置”。目前为止,“疝结构旷置”是实现“精索免游离”理念的唯一操作方式,可视为“精索免游离”的又一称谓,在各种腹膜前间隙疝修补(如TAPP、TEP等)术中均可实施。虽然本组仅6例行腹腔镜下疝修补术,但实践证明“精索免游离”理念在腹腔镜疝修补术中也取得了同样的良好效果,为后续在腔镜手术中的探索打下良好的基础。

“精索免游离”理念指导下的腹股沟疝修补术具有以下优势:

(1)切口更小(一般4 cm左右即可),经内环处进入腹膜前间隙更便捷,同时最大限度地保留了腹股沟管和精索的原始结构和功能。

(2)缩短手术时间。由于术中省去了分离精索和疝囊的步骤,并便捷、快速进入腹膜前间隙,可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尤其对于疝囊较大或疝囊与精索粘连较致密者更为显著。本组手术时间对比以往文献中改良Kugel[5]、Lichtenstein[5]、TAPP/TEP[6]等具有一定优势。

(3)避免精索及其相关结构损伤。相较于其他修补方式[5,6],既避免由大范围创伤引起的血肿、血清肿,也避免由精索损伤所引起的睾丸萎缩、缺血性睾丸炎,甚至睾丸坏死。

(4)最大限度保证提睾肌的完整性,避免提睾反射减弱或消失、睾丸胀痛等并发症;同时,避免由于精索与补片粘连导致的生育功能障碍[7]。

(5)降低术后感染的风险。与以往改良Kugel[5]、Lichtenstein[5]、TAPP/TEP[6]等相比,减少组织损伤,降低浆液性水肿或血肿发生的可能,缩短手术时间,从理论和实际上都降低了术后感染的概率。

(6)特殊的补片固定方式,降低慢性疼痛的发生率。慢性疼痛指持续3个月以上的术后疼痛[8],10%~12%的腹股沟疝修补术后发生慢性疼痛,2%~4%的疼痛需要药物治疗,主要由于术中缝合等因素导致[9~11]。本组并未出现术后慢性疼痛,主要原因是:①直接解剖内环口区域且不游离精索,创面相对较小;②无缝合操作,腹股沟区神经副损伤风险也随之降低。

(7)未增加复发率。特殊的补片固定方式挡住了腹股沟疝突出的要道,封堵复发途径。本组112例随访6~62个月,无复发。

综上所述,“精索免游离”是一种新兴的疝外科修补和操作理念,可视为贯穿整个腹股沟疝修补中的优化处理原则。遵循“精索免游离”理念的疝修补术最大程度保留腹股沟管和精索的相关功能,降低并发症。其指导的“疝结构旷置”是一种安全、可行、微创的腹股沟疝手术方式,符合精准外科原则,值得在腹股沟疝的各类术式中进一步尝试和推广。在后续文章中,我们还将详细论述术式中的具体问题。当然,本组病例数较少,随访时间较短,仍需多中心大宗病例对照研究加以佐证。

猜你喜欢

疝环精索疝囊
不同假疝囊处理方法对腹腔镜下经腹腔腹膜前疝修补术效果及预后的影响比较
胎儿疝囊型膈疝的磁共振诊断与鉴别诊断
疝环填充式和平片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临床对比分析
疝环缝合联合单点缝合固定补片在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精索静脉曲张会引起不育吗?
腹股沟疝治疗中应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的临床 价值
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中采用疝囊剥离与横断处理治疗Ⅲ型腹股沟疝的对比研究
精索静脉曲张不会影响性生活
小儿腹股沟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方法的改进
122例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临床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