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案例教学法在高血压教学中的效果评价

2019-11-28金国珍

医药前沿 2019年30期
关键词:实习生案例教学法

金国珍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心内科 江苏 南京 210000)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饮食结构发生较大变化,我国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和死亡人数也在不断上升,其中心脑血管疾病死亡人数占我国总死亡率的比例甚至已达到40%左右。高血压作为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已经成为一个让人担忧的问题,且发病率逐年攀升,据初步估算我国18岁以上成人高血压患病率(粗率)达27.9%。虽然我国高血压患者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粗率)近年来有明显提高,但总体仍处于较低的水平,分别达51.5%、46.1%和16.9%[1]。因此对于高血压的防控,临床医生的任务仍任重而道远。临床专业实习生作为以后临床医生的后备军,对于高血压知识的掌握尤其重要。在临床教学中,采取何种教学模式十分重要。传统教学以书本知识结合口头经验传授为主,未突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2]。案例教学法是基于学生角度以具体病例完成的情景重现,提高学生思考、反应能力以及课堂主动参与性,提高教学成绩。本次研究工作旨在探讨案例教学法在高血压教学中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在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期间参加高血压教学的60名临床医学实习生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划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各30名。对照组:男生14名,女生16名;年龄20~24岁,平均年龄为(21.70±0.80)岁。实验组:男生15名,女生15名;年龄20~24岁,平均年龄为(22.15±0.65岁。两组实习生的年龄、学历、在校成绩等资料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其中实验组给与6例本院住院的高血压患者进行案例带教,患者年龄为40~75岁,平均年龄为(62.60±7.40)岁,根据症状及血压测量结果临床诊断为高血压病,病例中女性患者为2例,男性患者为4例,其中高血压病2级1例,高血压病3级5例。

1.2 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两组实习生的教学教材相同,课时相同,均由统一带教老师负责任带教。结合高血压教学大纲,对照组学生采用传统的心内科临床教学模式,带教老师根据实习生的学习特点与专业知识掌握情况,采用多媒体教学,开展理论知识讲解,并针对疑难问题进行解答。实验组采用案例教学法开展临床教学,(1)实习生先预先学习高血压的基础知识,后集中采用多媒体教学,在掌握一定的知识后选取具有针对性的案例展开具体讨论,实习生可根据所学的高血压知识对典型案例中的一般及特殊情况进行研究总结,如:高血压药物治疗的时机、高血压药物的个体化用药原则等;(2)征得患者同意后,陪同实习生对患者进行常规的问诊及体格检查,并翻阅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资料,通过检查结果了解病患的症状,带教老师指导实习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查阅资料对案例展开研究讨论。(3)实习生在案例教学中应进行总结,教学结束后,采用高血压的标准化病人(SP),实习生进行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开具医嘱及病例书写,带教老师给予实习生考核评价[3]。

1.3 观察指标

考核评价后,记录两组学生的理论考试成绩、案例考核成绩以及对案例教学法的认可程度,其中对案例教学法的认可程度采用问卷调查法,评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3个标准,总分为10分,8分及以上为非常满意,6~7分为满意,6分以下为不满意。

1.4 统计学方法

2.结果

2.1 两组实习生均对高血压相关知识进行了系统的学习,但采用案例教学法的实验组学生的理论考试成绩、案例考核成绩均高于传统教学法的对照粗,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实习生考核指标比较(±s)

表1 两组实习生考核指标比较(±s)

组别n理论考试成绩案例考核成绩实验组3089.20±4.6091.40±4.20对照组3079.50±5.8082.60±5.40 t-7.196.88 P-0.00000.0000

2.2 由于案例教学增加了学生的参与度,激发了学生兴趣,提高了学生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且较传统教学环境,案例教学提供了临床的真实环境,拉近的带教老师与学生的距离,所以学生对案例教学的认可程度明显提高,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实习生的教学满意度的比较[n(%)]

3.讨论

如何培育优质的临床医学人才,满足日益增长的医疗需求,临床教学非常重要,临床教学是指帮助临床专业学生将课堂上所学到的专业知识和技术运用到临床实践中,使之获得应有的专业技能,态度和行为的教学组织形式。目前传统教学模式主要有讲授法、经验学习法、带教制学习法等,但传统教学模式的缺点主要有:(1)单向传授知识,不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2)传授面对大多数学生,难以因材施教。(3)提供结论性知识多,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因此,迫切需要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以提高临床医学实习生的临床教学。案例教学法,是一种开放式、互动式的新型教学方式。是指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学生对案例的思考、分析和辩论,就问题作出判断和决策,从而提高学生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它的主要优点有:(1)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激发学习兴趣。传统的教学只是让学生被动接受,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效果。但案例教学是要自己去思考、去创造,使得枯燥乏味变得生动活泼。(2)提高了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案例教学法创新了指导模式,让学生在临床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促使学生发挥主动性参与实践学习,从而不断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4]。(3)重视双向交流,案例教学中,教师更多地从讲台前站到了学生的背后,有利于学生提高其表达讨论技能,增强面对困难的信心,且有利于活跃教学气氛,缩短了教学与临床实际的差距[5]。此外案例教学还有客观真实性、较强的综合性、深刻的启发性、过程动态性及结果多元化等优点。

此次我们在高血压临床教学中使用案例教学法,使学生们对于以前容易混淆的概念或问题如高血压急症、高血压亚急症、顽固性高血压及继发性高血压等有了清醒的认识,最终考核评价时采用案例教学法的实验组的理论考试成绩、案例考核成绩以及案例教学法的认可程度均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案例教学法应用于心血管教学,特别是高血压教学,可以明显提高学生的教学成绩及对教学的认可度,具有推广价值。但是案例教学法较传统教学法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且对带教老师需要更高的要求如扎实的理论基础,优秀的表达能力。本研究没有对教案花费时间及带教老师的表达能力进行比较,因此还有待于深入研究。

猜你喜欢

实习生案例教学法
儿科临床医学实习生与住院医师结对带教模式的探讨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
一个模拟案例引发的多重思考
中草药房实习生带教工作探讨
儿科实习生四诊能力的培养
开放引导式阅读教学法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