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专科MEWS评分联合SBAR在急诊科患者预检分诊中的应用

2019-11-28贺艳霞杨海燕苗婧通讯作者

医药前沿 2019年30期
关键词:急诊科专科准确率

贺艳霞 杨海燕 苗婧(通讯作者)

(榆林市星元医院护理部 陕西 榆林 719000)

急诊工作环境复杂,医患矛盾也较多。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见表1。为了及时识别潜在急危重症患者,以尽早进行高效合理的治疗和护理干预,我院急诊科于2018年1月—10月,对经急诊挂号后需要预检分诊的11078例急诊患者实施MEWS评分,结合急诊专科特色进行病情评估,并进行分诊至四级三区,进行程序化监护。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急诊科2018年1月—10月共接收急诊病人11078例,男病人6122例,女病人4956例。年龄6~84岁,平均年龄41.5岁。疾病类型:神经系统疾病2089例,心血管系统疾病2046例,创伤2510例,呼吸系统疾病1642例,消化系统疾病1390例,其他疾病1401例。以2017年1月—10月10124急诊病人作为对照。

1.2 方法

1.2.1 应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结合急诊专科特色制定新的MEWS评分表进行病情评估 患者就诊时常规测量生命体征,询问病史,根据MEWS评分表对患者进行疾病风险评估。我院在MEWS基础上,增加了具有急诊专科特色的疼痛评估,并进行重新赋值。评估时段为:A:新入院患者;B:检查完回病房患者;C:手术后患者;D:病情变化患者;E:急诊科转出患者。

1.2.2 评分标准 新的急诊专科MEWS评分结合急诊科特点而设计,评分为六项,评估最高分为17分,最低分为0分,见表2,需参照标准及时给子相应的护理措施。MEWS评分总分≥4分或单项≥2分时,必须班班交接,每班进行评估,书写护理记录单,白板明显标识。MEWS评分<4分或单项<2分时,停止评估,见表1。

1.2.3 应用MEWS评分预检分诊方法 病人在急诊科就诊时,应用急诊专科MEWS评分表进行初步评估患者病情,将患者分诊至四级三区,见表2。

1.2.4 确定程序化监护方案 根据急诊专科MEWS评分结果将就诊患者根据急诊患者危重症判别标准分为濒危、危重、急症、非急症四项,根据评分确定每一级别的监护方案,具体见表3。对不同的病人实施与其病情相对应的监护方案,更有效地干预病人的病情,保障病人的安全。

表1 急诊科专科MEWS评分表

表2 急诊患者危重症判别标准

表3 专科程序化监护方案

1.2.5 建立SBAR沟通模版 SBAR结合急诊科特点,制定急诊科标准化医护、护护沟通模板。指导护理工作。教会护士如何思考问题,而不是单纯学习护理知识和技术;指导护士完整报告医生患者的信息,建立报告模板,即S(现状)-B(背景)-A(评估)-R(建议)。

1.2.6 加强护理人员的培训 针对我科制定的MEWS量表及SBAR进行培训,同时配合实景模拟练习,提升护理人员工作能力。

1.3 观察指标

对预检分诊准确率、医生、患者或家属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进行评价。

1.4 统计学方法

SPSS20.0用于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显著。

2.结果

2.1 改善前后急诊科预检分诊准确率比较

改善后急诊科预检分诊准确率显著高于改善前(P<0.05),见表4。

表4 急诊科2017年与2018年1—10月预检分诊准确率对比

2.2 对比改善前后护士工作满意度

改善后明显高于改善前,患者家属项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改善前后护士工作满意度n(%)

3.讨论

3.1 提高分诊准确率

急诊室作为医院对重症患者进行抢救和治疗的重要科室,及时有效的对患者进行病情预测及分诊对有效治疗具有重要意义[1-2]。我国按照患者病情分为4级,临床实践中经验在病情评估中占一定比例,MEWS提供了规范的流程和标准,可减少误判,提高分诊准确率。

3.2 提高护士对患者病情的掌握和沟通能力

现代护士不论从理论或技能上,普遍存在潜在风险识别能力差、病情评估不准确、交接时的条理不清晰,重点不突出[3-4]。使用MEWS评分系统能系统化的对患者病情进行掌握,即使是低年资的护士也可以根据MEWS评分选择制定的专科程序化监护方案对患者实施一系列护理治疗。然后通过SBAR标准化沟通模式进行交班,有利于规范交接班模式,达到有效沟通,更有利于接班者全面的掌握患者病情。

3.3 降低医疗风险,提高患者满意度

使用普通方法预检分诊病人,可能因为主观因素导致病人分诊错误,造成病情延误或资源浪费[5]。MEWS和SBAR使护理人员由被动变主动,更主动的了解患者病情及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可提升护理满意度。

在急诊科患者预检分诊过程中应用MEWS评分联合SBAR沟通方式有效提高了患者预检分诊的准确率,提高了护士对患者病情的掌握和有效沟通能力,促进了医护之间的紧密合作,为患者提供了准确及时的服务,降低了医疗风险,提高患者对急诊科医护工作的满意度。

猜你喜欢

急诊科专科准确率
急诊科床旁超声的教育和培训
不同序列磁共振成像诊断脊柱损伤的临床准确率比较探讨
中外医学专业与专科设置对比分析及启示
急诊科抢救脑出血患者的护理应用
高速公路车牌识别标识站准确率验证法
在联合中释放专科能量
论国内本科和专科的异同
我国ICU专科护士培养现状与展望
急诊科护理安全管理的探讨
护理绩效考核在急诊科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