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循证护理干预对放射性口腔黏膜炎患者的影响

2019-11-28徐萍

医药前沿 2019年30期
关键词:放射治疗循证口腔

徐萍

(江苏省人民医院 江苏 南京 210000)

OM高发于放射治疗的鼻咽癌等患者,是放射治疗的常见并发症,会加重基础病情,使患者出现味觉改变或口腔溃疡等症状,甚至会引发进食困难等严重后果[1]。临床认为:在放射治疗的同时行科学护理可降低OM几率,或改善患者症状。本研究主体为2017年1月—2018年6月间来院治疗的60例OM患者,旨在探究EBN干预的作用: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主体为来院治疗的60例OM患者,随机分A组和B组,均30例。其中,A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范围是21~75岁,平均(40.35±1.52)岁;放射治疗时间为1~10个月,平均(5.61±1.22)个月。B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范围是20~71岁,平均(41.45±1.44)岁;放射治疗时间为2~12个月,平均(6.41±1.08)个月。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

1.2 方法

B组的方法选用常规护理:放射治疗前后行口腔清洁;告知日常护理要点;及时治疗OM;观察其他并发症情况。A组的方法选用EBN干预:

1.2.1 提出问题 评估患者病情,记录其口腔黏膜损伤情况,确定OM发生原因,包括电离辐射影响;口腔清洁度不足和饮食结构不科学等。确定OM的高危因素,包括唾液腺与腮腺萎缩;血管通透性下降;放射治疗干扰等。

1.2.2 确定循证依据 对以上问题进行资料查询,并访问相关数据库,咨询权威性专家,确定循证支持。

1.2.3 护理干预 患者每次治疗时应全面评估其口腔情况,如黏膜气味、颜色、pH值与湿润度等,并了解患者的卫生习惯和口腔清洁习惯。告知其出现口腔不适感应立即就医,并针对其个体情况行健康宣教。指导患者进行口腔自我管理,通过视频播放或手册发放等方式提高其口腔黏膜评估能力。指导患者每日清晨与睡前刷牙,选用软毛牙刷,应注意保护黏膜,禁止过度用力擦伤黏膜。进食15min后行生理盐水含漱处理,含于口中2min后吐出,共3~5次。对于OM发病患者应每日定时评估其口腔黏膜情况,用视觉模拟评分(简称VAS)评估其疼痛度,于餐前行止痛合剂含服治疗。将庆大霉素(32万U)+地塞米松(5mg)+利多卡因(160mg)加入至生理盐水(100ml)中,取5~10ml作为止痛合剂,含服5min后咽下。于餐后行碳酸氢钠(2%)含漱治疗,防止真菌感染。

1.3 观察指标

利用自制评价表测评护理满意度,包括护理行为、宣教态度、口腔护理技能与沟通技巧,共80分,分为满意(61~80分)、相对满意(41~60分)和不满意(0~40分)。

1.4 评价标准

疾病等级:无症状记作0度;口腔黏膜伴有红斑和轻微痛感,可正常进食记作Ⅰ度;口腔黏膜伴有溃疡和红斑,疼痛明显,但可进食记作Ⅱ度;口腔黏膜伴有严重溃疡和红斑,无法进食较硬食物记作Ⅲ度;口腔黏膜成片溃疡且有坏死,无法进食记作Ⅳ度。

1.5 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选用SPSS16.0软件,计数资料表达为%,检验方法为χ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标准为P<0.05。

2.结果

2.1 对比疾病等级

护理后,A组的疾病等级以0度和Ⅰ度为主,B组以Ⅱ度和Ⅲ度为主(P<0.05),见表。

表 对比疾病等级[n(%)]

2.2 对比护理满意度

A组满意20例,相对满意8例,不满意2例,护理满意度为93.33%(28/30);B组满意15例,相对满意7例,不满意8例,护理满意度为73.33%(22/30)(χ2=4.320,P=0.038)。

3.讨论

OM是恶性肿瘤放射治疗的多发疾病,其会加剧治疗痛苦度,使患者产生烦躁等情绪,进而降低治疗依从性[2]。其具有可预防性,可通过科学干预降低发病率。EBN干预是其理想护理模式,其中,提出问题阶段能够总结临床经验,评估患者资料,确定OM的高危因素与发生原因[3]。循证支持阶段可借助知名数据库或权威专家确定可行性高的干预方案。护理实施即要求护理人员全面掌握护理要点与技能,可细化护理服务,并针对患者情况给予个体化护理[4]。结果为:对比两组的疾病等级有差异(P<0.05)。A组的护理满意度(93.33%)高于B组(73.33%)(P<0.05)。可见,EBN干预可改善OM患者的疾病程度,效果理想。

猜你喜欢

放射治疗循证口腔
广东放射治疗辐射安全现状
三减三健全民行动——口腔健康
《循证护理》稿约
孕期口腔保健不可忽视
口腔健康 饮食要注意这两点
位置大数据侦查循证研究
咽及喉部鳞癌放射治疗技术研究进展
胸腺瘤放射治疗研究进展
循证医学的人文精神
颅咽管瘤放射治疗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