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模式化护理在急诊危重患者安全转运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19-11-28刘美君

医药前沿 2019年30期
关键词:模式化危重病情

刘美君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 广西 南宁 530021)

急诊科诊治的对象大都是发病快、急,病症较为严重的患者,通过一系列的急救措施,常常都将此类患者转运到相应的科室进行下一步治疗护理。在这一转运过程中,保证患者安全就成为了最大的问题。结合以往的情况来看,患者在转运中常常会发生病情变化、拔管、躁动等不良现象。基于此,加强患者转运安全性是当前急诊转运患者的重要举措。此次对29例病情严重患者实施模式化护理,且将护理效果与对照组实施对比,现将整个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取2016年3月—2018年3月急诊室收治58例急诊危重患者为研究对象。运用简单随机法将病情危重患者分成对照组与预见组各29例,对照组男女比为15:14;年龄23~58岁,平均年龄(57.4±8.6)岁;预见组男女比为13:16;年龄24~60岁,平均年龄(57.5±8.6)岁;对照组与预见组患者组间数据基线资料实施独立样本检测对比,P>0.05,可实施比对。

1.2 方法

对所有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包括常规病情诊断、生命体征监测、开通静脉通路及饮食指导。预见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取模式化护理干预:①预先做好风险评估。需在患者转运之前,对其基本病史和相关资料进行搜集和研究,并结合患者病情对其身体指标进行监控,指标符合转运要求,方能实施转运;预先估计转运途中的突发事件,提前制定好急救方案;转运前,必须详细告知患者及家属转运途中可能发生的情况及存在的安全隐患,征得其同意后才能进行下一步运输工作[1]。②转运过程安全可靠。积极开展医护相关培训活动,提升其专业素养,减小风险;对病情极为严重,且病症具有高风险的患者,需在转运前对其进行预处理,避免在转运途中发生不可挽回的错误;预先联系下一接收部门,将患者的基本资料和病史详细告知,而下一接收部门需准备好相应的药物及医疗设施;若在转运途中发生不可避免的情况,配合医生冷静处置,如有必要,要运用“就近原则”,将其运往最近的科室抢救;转运结束后,要与接收部门做好患者基本资料及病史的交接工作,完成后双方分别签字离开[2]。③健康宣教。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沟通交流,详细阐明病情的具体情况,说明住院治疗的重要性,并解释治疗该病所需费用,以便患者做好心理准备;在途中需保护患者体位正确,尽量采取卧位,由护士和医生站在其头部两侧,家属帮助推车,且护士需密切观察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以便及时发现患者的病情变化,防止不良事件发生。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在转运过程中不良情况的发生率,并在安全转运后,对患者进行护理满意度调查,分值共10分,评分标准为:分值在8分以上,视为满意;分值在6分以上视为较为满意,不符合上述情况视为不满意。

1.4 统计学方法

以SPSS20.0软件对数据实施处理分析,以t进行检验。护理满意度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用率表示,以χ2进行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比较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

相比于对照组,预见组患者在转运途中不良情况的发生率明显低下,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

表 比较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例)

2.2 统计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

统计结果表明,对照组患者满意、较满意、不满意的例数分别是12、10、7,总满意度为75.86%;预见组满意、较满意、不满意的患者例数为16、12、1,总有满意度为96.55%。由此可见,预见组患者护理总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总满意度(χ2=5.2200,P=0.0223)。

3.讨论

急诊科室的就诊对象都是病情较为严重的患者,管道脱出、情绪焦躁及氧气不足是转运过程中极为常见的症状,若不能及时处理,就会给患者生命带来严重的影响,且极有可能发生医患纠纷[3]。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模式化护理方式逐渐崭露头角,这种护理模式不仅仅是单纯的借鉴常规护理,而是基于常规护理基础上加以创新和改造,并对护理者进行专门的培训和训练。同时,模式化护理方式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充分站在患者的角度上思考问题,这样一来就可以提高护理满意度,且有效降低不良情况的发生率。本次研究中,预见组实施模式化护理后不良情况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急诊危重患者在转运过程中实施模式化护理效果优良[4]。

综上所述,急诊危重患者在转运过程中运用模式化护理,可有效降低急诊危重患者在转运中不良情况的发生率,临床运用价值高,值得进一步运用。

猜你喜欢

模式化危重病情
冠心病支架后病情稳定,何时能停药
脐静脉置管在危重新生儿救治中的应用
俯卧位通气对36例危重型COVID-19患者的影响
不戒烟糖友病情更难控制
低GI饮食模式或能显著改善糖尿病病情
透气感
“模式化”报道背后捉“活鱼”——浅析如何从政务活动中挖掘有价值的新闻
床旁介入超声在老年危重患者中的初步应用
147例危重新生儿转运的临床分析
玉米高产模式化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