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面临床护理干预对初产妇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的影响分析

2019-11-28邢丽华

医药前沿 2019年30期
关键词:哺乳泌乳初产妇

邢丽华

(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 江苏 盐城 224001)

母乳喂养是最健康的哺乳方式,不仅能增进母子感情,同时乳汁中的营养成分能更好地改善婴幼儿的免疫力,而且还能有效预防产妇乳腺疾病的发生,其重要性已经逐渐为人所知[1]。但临床发现,对于行剖宫产术的初产妇而言,由于术后疼痛、心情焦虑等因素,影响了产妇喂养信心,导致喂养率较低。而临床实施细致、系统的护理干预,能缓解产妇术后的不良情绪,提高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率。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产科2018年1月—12月收治的96例行剖宫产分娩的初产妇,分组探讨护理干预对初产妇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产科2018年1月—12月收治的96例行剖宫产分娩的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均为单胎妊娠。其中,产妇年龄24岁~38岁,平均(30.08±3.67)岁;孕周37周~41周,平均(38.56±1.42)周。新生儿体质量2.63~4.15kg,平均(3.51±0.39)kg。将产妇按入院顺序进行平均分组,分别是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产妇的临床一般资料不存在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行剖宫产术;初产妇;足月分娩;知情并同意此次研究。

1.3 排除标准

双胎或多胎孕妇;认知障碍者;伴有严重的心、肺等器官疾病者;乳房患有病毒感染或其他乳腺方面疾病的产妇;伴有肝炎、结核病等传染性疾病者。

1.4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具体包括:观察产妇术后伤口及出血情况;提供良好的病房环境,定期对病房进行打扫消毒,保持病房内适宜的温度与湿度;简单介绍母乳喂养相关知识。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全面临床护理干预。具体方法:

①成立护理小组,对小组成员进行临床路径知识方面的培训,使每位成员均能熟练掌握临床路径以及科学的护理方法,并对成员进行定期的评估与考核。护理小组的成员针对每位产妇的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

②心理护理干预。初产妇由于缺乏分娩经验,再加上术后疼痛等不适,难免会有紧张、焦虑等心理,医护人员应在其入院时就进行心理疏导,对于产妇的疑惑给予耐心讲解。对于术后出现情绪低落的产妇,医护人员应主动与其进行交流,用鼓励、转移注意力等方式缓解其不良心理。同时,产妇分娩后,医护人员应嘱咐产妇家属,尤其是丈夫,给予产妇更多的关爱与陪伴,可防止产妇出现产后抑郁情绪。

③健康教育护理。在医护走廊及宣传橱窗张贴术后护理要点及母乳喂养相关知识的海报,让产妇了解术后护理知识,并意识到母乳喂养的重要性。同时,医护人员可将母乳喂养的相关知识以PPT或视频的形式给产妇及家属观看,并由护士现场示范指导喂养的正确姿势,帮助产妇快速掌握独立喂养的技巧。指导产妇在喂养前,一定要身体放松,让新生儿的下颌部紧贴着乳房,新生儿身体与头部保持成直线;在喂养的过程中,应能听到新生儿规律的吞咽声。通常情况下,每侧乳房的喂养时间约为10分钟,吸完一侧后再吸另一侧。嘱咐产妇保持乳房的卫生,预防乳头皲裂的发生;若产妇产后乳汁较多,且出现乳房发涨,告知产妇可通过吸奶器吸出多余乳汁,以免乳房受压过大而导致乳腺炎;若产妇因乳头凹陷而造成喂养困难,医护人员应向其说明乳汁不是存于乳头处,而是乳窦处,并帮助产妇开奶,可通过乳头向外牵拉等练习加以改善。

④乳房按摩催乳护理。剖宫产术后第1天,由护士协助产妇进行乳房按摩催乳。产妇可取平卧位或坐位,医护人员将双手清洗干净并进行消毒处理,先用热毛巾热敷5分钟,再以乳头为中心逆时针按摩乳房四周至乳头,轻压乳晕与乳头,并轻轻夹起乳头[2]。每天按摩3~5次,以达到疏通乳腺的目的。同时,医护人员应耐心为产妇讲解挤奶的正确方式,防止乳房出现不适症状,并建议产妇哺乳后佩戴支持胸罩,以进一步改善乳房及周围的血液循环,提高泌乳量。

⑤术后6小时的护理干预。剖宫产术后6小时,产妇应保持平卧位,禁食禁水。6小时后可适当饮水或者饮半流质食物,待产妇术后通气后,方可食用清淡、易消化且富含营养的食物;不可食用发性及辛辣生冷食物。若产妇切口严重疼痛,可采取必要护理方式,缓解疼痛,为产妇泌乳提供良好的条件。同时在此期间,医护人员可协助新生儿趴在产妇胸前,用乳头刺激新生儿口部周围,待新生儿张口后,将乳头及大部分乳晕放入新生儿口中让其吮吸。麻醉期过后,应鼓励产妇进行早期的翻身活动;并叮嘱产妇家属应为产妇擦身、更衣,勤换护理垫等。

1.5 观察指标

①产妇首次哺乳时间、产后72h泌乳量以及每天哺乳次数;

②母乳喂养率。

1.6 统计学方法

2.结果

2.1 两组产妇首次哺乳时间、产后72h泌乳量以及每天哺乳次数的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产妇产后相关指标的对比表(±s)

表1 两组产妇产后相关指标的对比表(±s)

组别n首次哺乳时间(h)产后72h泌乳量(ml)每天哺乳次数(次)观察组343.17±1.53195.96±21.687.95±1.36对照组344.42±1.65122.12±18.674.92±0.14 P-<0.05<0.05<0.05

可见,两组产妇在首次哺乳时间、产后72h泌乳量以及每天哺乳次数这三个方面存在明显差异,观察组对应的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产妇母乳喂养率的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产妇母乳喂养率的对比表[n(%)]

其中,母乳喂养率=(全母乳喂养例数+部分母乳喂养例数)/总例数×100%。从上表可见,观察组的母乳喂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母乳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母乳喂养对于新生儿及产妇均有益处,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对于行剖宫产术的初产妇,其催乳素会明显减少,因为剖宫产产妇不具有自然分娩产妇的应激反应,且初产妇无分娩与喂养经验,再加上身体创伤、心理问题、缺乏指导等因素,母乳喂养率较低[3]。有研究资料显示:大部分的剖宫产初产妇在哺乳过程中会出现乳房不适感;绝大多数产妇希望得到全面的人性化护理;超50%的产妇希望得到母乳喂养方面的专业性指导。而临床常规护理没有科学的护理方案,无法保障护理质量。本文提出的全方位的护理干预兼顾人性化护理理念,旨在通过科学的、系统化的护理服务措施,使产妇获得心理、生理等方面的舒适护理服务。作为产科临床护理人员,要在优质护理理念的指导下,不断对自身专业能力进行强化,为产妇提供母乳喂养方面的专业技术指导与护理干预,对于自身不能解决的问题,可虚心请教其他医护人员,也可查阅资料探索解决方法。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在首次哺乳时间、产后72h泌乳量以及每天哺乳次数这三个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的母乳喂养率达到了100%,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护理干预的效果是明显的。

综上所述,全方位的护理干预应用于剖宫产术的初产妇,可以提前泌乳时间、增加泌乳量、提高母乳喂养率,值得临床应用。

猜你喜欢

哺乳泌乳初产妇
会哺乳的树
无保护助产在促进初产妇自然分娩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助产师对初产妇分娩疼痛的认识分析
妊娠期连续细致化护理对高危妊娠初产妇不良情绪及对剖宫产率的作用
母猪泌乳量不足的危害及提高措施
不来月经加上泌乳,说不定是脑子长瘤了
不来月经加上泌乳,说不定是脑子长瘤了
哺乳仔猪大肠杆菌病的SM2疗法
无创分娩应用于初产妇的临床观察
一起哺乳仔猪猪瘟腹泻的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