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超声造影评价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效果分析

2019-11-28胡娟

医药前沿 2019年30期
关键词:造影剂颈动脉造影

胡娟

(重庆市璧山区人民医院超声医学科 重庆 402760)

评估颈动脉斑块的大小和进展对预测卒中更为敏感。本文分析了超声造影的方法,以评估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性。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6年4月—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颈动脉IMT厚度≥1.5mm的受试者100例。观察组为缺血性脑卒中组,50例,男性26例,女性24例,年龄43~77岁,平均年龄61.25±8.09岁,在神经内科门诊或者住院部接受过脑MRI或者头部CT确诊缺血性脑卒中,并使用超声检查技术对粥样斑块进行检查的患者;纳入对照组的患者均经临床检查排除冠心病以及脑卒中等疾病,并使用超声检查技术对粥样斑块进行检查的患者,男27例,女23例,年龄44~77岁,平均年龄66.57±10.34岁,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不显著,具有可比性,P>0.05。

1.2 仪器与方法

仪器:采用GELOGIQ E9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线阵探头,探头频率9MHz。超声对比剂Bracco公司的声诺维(SonoVue)。

斑块的检测方法:患者体位选择平卧位,颈部完全暴露,头部略微向相反侧倾斜,纵向和横向扫描从颈动脉的下部到上部进行,右侧部位的血管分叉起自头臂干的生理分叉,左侧部位则始于主动脉弓的起始端,观察并记录不同侧颈总动脉体部、分处、颈内外动脉的颅外段部分。详细记录检查到的斑块其数量,大小,位置以及回声的强度指标。在患者的肘静脉部位推注造影剂(声诺维),推注时选用19G注射针,推注剂量为2.4ml,开始同步定时1.5分钟,密切注意斑块增强的状态与特征,并动态存储整个过程的图像。详细记录造影剂实际到达时间差(DAT)和造影剂峰值时间差(DTTP)。对比新生的微血管和颈动脉斑块,进行图像特征(斑块EI,斑块和动脉腔EI比)的定量分析。如果需要通超声检查双侧颈动脉,则双侧造影之间至少为15分钟。比较两组颈动脉斑块(颈动脉狭窄,斑块厚度,斑块回声等)的二维超声图像特征。

1.3 疗效观察指标

1.3.1 颈部动脉粥样斑块形态分类 通过判断回声具体类型以及增强程度,斑块回声可以分为:(1)低回声:检查回声强度发现比外膜低;(2)中等回声:检查回声强度发现与外膜相似;(3)高回声:检查回声强度发现比外膜更高;(4)混合回声:检查发现斑块不同部位的回声不均匀。

1.3.2 超声造影诊断斑块的分级标准 Ⅰ级为斑块局部增强;Ⅱ级是斑块的基部或肩部增强;Ⅲ级是斑块基部和肩部增强;Ⅳ级是斑块的基部、肩部和内部增强。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进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间颈动脉粥样斑块发生率及回声类型比较

观察组检查结果主要为低回声的粥样斑块,对照组则以混合回声粥样斑块为主。观察组颈部动脉粥样斑块的发生率比对照组更高,差异在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个数及回声类型比较[n(%)]

2.2 不同类型回声斑块造影分级的比较

呈现为低回声的粥样斑块其造影强度显著高于等回声、高回声、混合回声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不同类型回声斑块造影分级的比较[n(%)]

3.讨论

现阶段,超声检查已经在临床针对AS斑块的检查工作中广泛应用。二维超声可以通过对斑块实际位置、物理形态以及回声类型来对相应斑块的危险程度进行判断与评估,对预测脑卒中的发病风险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是此种技术手段无法清晰显示位于斑块表浅的纤维帽成分,无法分辨斑块内最新形成的血管,更无法实现对斑块的科学定量分析。因此,此种技术手段应用于评估与检查AS发生的斑块以及相关斑块稳定性的工作中,效果较差[1]。

超声造影技术指的是使用推注的方式把造影剂通过静脉注入,与常规二维超声技术相比,该技术手段优势更明显,其腔内血流检测的灵敏度更高。本研究发现,卒中患者的斑块增强和密度增加高于非卒中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表明卒中患者斑块内最新形成的血管比非脑卒中患者更丰富,即增加的斑块密度与脑梗塞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新的颈动脉血管造影可以直接观察AS斑块的新血管形成和密度,并且符合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常规二维彩超技术在检测最新血管形成中的局限,便于更直观准确地对相应斑块的稳定性进行评估。

猜你喜欢

造影剂颈动脉造影
超声造影在周围型肺肿块穿刺活检中作用
循证护理在增强CT检查中减少造影剂外漏发生的作用
输卵管造影疼不疼
造影剂肾病的研究进展
输卵管造影疼不疼
“造影剂肾病”你了解吗
三维超声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前的应用价值
脑微出血与颈动脉狭窄的相关性分析
超声造影在妇科疾病中的应用
靶向超声造影剂在冠心病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