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特征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2019-11-28许静甘霞

医药前沿 2019年30期
关键词:片状补体支原体

许静 甘霞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四师医院儿科 新疆 伊宁 835000)

肺炎支原体感染是小儿常见的一种感染病症,相关调查得出,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发病率高达10%~30%[1],故需要了解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临床特征,及早排除危险因素,保证临床治疗有效性。本课题选取795例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分析其临床特征及相关危险因素,详细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795例为实验组,年龄10个月~12岁,平均(7.18±2.07)岁;其中女365例、男430例;另选取同期本院收治的普通肺炎患儿795例为对照组,年龄3个月~11岁,平均(5.23±1.95)岁;其中女357例、男438例。

1.2 方法

回顾分析实验组患儿临床特征,即X线胸片、心肌酶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C反应蛋白(CRP)、血常规白细胞计数WBC、胸部听诊、咳嗽、热程、发热、感染疾病等,分析两组患儿年龄、性别、发病季节、生活环境、支原体感染史、流行接触史、低补体状态、抗生素使用时间等因素。

1.3 统计学分析

用SPSS21.0软件分析研究结果,计数资料用χ2检验,用(%)表示,t检验计量资料,用(±s)表示,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实验组患儿临床特征分析

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临床特征主要表现为不规则高热、咳嗽、肺部啰音、CK-MB增高、胸片呈点片状、云絮状、斑片状阴影或大片状密度增高影,见表1。

表1 实验组患儿临床特征分析(n=795)

2.2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单因素分析

两组患儿年龄、发病季节、生活环境、流行接触史、低补体状态、抗生素使用时间等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单因素分析

2.3 多因素分析

Logistic多因素分析得出,主要危险因素包括流行接触史、低补体状态、年龄、季节、抗生素使用时间(P<0.05),见表3。

表3 多因素分析

3.讨论

肺炎支原体感染是小儿呼吸系统常见感染病症,近几年,多种抗生素乱用滥用,导致患儿机体产生耐药性,故需要了解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临床特征,确定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诊断和后续治疗提供科学的参考[2]。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临床特征主要表现为不规则高热、咳嗽、肺部啰音、CK-MB增高、胸片呈点片状、云絮状、斑片状阴影或大片状密度增高影,单因素、多因素分析得出,相关危险因素主要有流行接触史、低补体状态、年龄、季节、抗生素使用时间。这是因为随着年龄增长,尤其是4~10岁患儿,感染后临床症状更典型;肺炎支原体感染有耐冷不耐热的特点,多发生于秋冬季节;小儿低补体状态时,免疫功能低下,更易感染;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流行期发生率比非流行期高3~4倍;抗生素使用时间长,易抑制体内抗体生成,损伤多系统及脏器免疫功能,加重感染[3]。

综上,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特征主要有肺部啰音、咳嗽、高热等,故需要及时确诊,及早排除相关危险因素,提高治疗效果。

猜你喜欢

片状补体支原体
雪花不只有六边形片状的
补体因子H与心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
抗dsDNA抗体、补体C3及其他实验室指标对于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肾损伤的临床意义
藏羊支原体肺炎的诊断与治疗
猪支原体肺炎的诊断与防治
控制片状α-Al2O3粉体形貌影响因素的研究
流感患儿血清免疫球蛋白及补体的检测意义
反复发烧、咳嗽,都是肺炎支原体惹的祸
鸡败血支原体病的诊治
膜式法片状固碱蒸发浓缩工艺安全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