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早期不同剂量氨基酸对于极低出生体重儿生长速度的影响

2019-11-28黄菊枫

医药前沿 2019年30期
关键词:头围体重儿氨基酸

黄菊枫

(沭阳县中医院 江苏 沭阳 223600)

随着临床医学的发展,新生儿重症医学的水平也得到了明显的提升,极低出生体重儿在临床上的存活率也呈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但存活后新生儿的生存质量逐渐成为临床关注的重点[1]。由于极低出生体重儿在出生时的营养储备不足,导致患儿出生后不能很好的耐受肠道营养,静脉营养成为其补充营养的主要方法[2]。早期传统静脉营养较为保守,给予剂量较小,极易导致患儿出现早期营养不足的情况,其中蛋白质生成下降,导致出生后的生长发育较为迟缓。因此,合理的补充氨基酸是改善患儿早期营养及生长发育的关键。本文以2017年2月—2019年4月期间在我院进行静脉营养治疗的22例极低出生体重儿进行研究,分析探讨早期不同剂量氨基酸对极低出生体重儿生长速度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观察样本为2017年2月—2019年4月期间在我院进行静脉营养治疗的22例极低出生体重儿,所有患儿家属均知情并签署同意书,且胎龄<37周,体重<1500g。本文选取样本时排除严重肺部疾病、先天性消化道畸形以及先天性心脏病者。对所有患儿进行编号,单号为对照组,双号为观察组,每组早产儿11例。对照组早产儿胎龄为29~36周,平均为(32.54±1.09)周;体重为1.14~1.48kg,平均为(1.28±0.36)kg。观察组早产儿胎龄为29~36周,平均为(31.96±1.67)周;体重为1.18~1.49kg,平均为(1.29±0.39)kg。两组早产儿的基础资料经SPSS软件统计分析均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本次所有入选的患儿入院后均及时建立外周静脉通道,对喂养不耐受患儿进行常规置胃管,进行饲喂早产儿配方奶粉,每次2~5ml,每间隔6~8h一次;同时静脉输入给予患儿1.0g/kg中长链脂肪乳注射液,每日给予量增加0.5g/kg直到最高给予量达到3.0g/kg。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对于对照组患儿于出生后24h内加用小剂量氨基酸注射液(天津金耀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10900083,规格:20ml:1.348g)治疗,初始给予量为0.5g/(kg·d),逐日递增0.5g/(kg·d),直到给予量达到最大剂量为3.5g/(kg·d)。观察组患儿与出生后24h内加用高剂量氨基酸注射液治疗,初始给予量为2.0g/(kg·d),逐日递增1.0g/(kg·d),直到给予量达到最大剂量为3.5g/(kg·d)。两组患儿均持续用至达到完全场内营养为止。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儿恢复正常出生体重时间和住院时间,同时对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身长、体重、头围等指标改善情况进行对比研究,记录观察两组患儿在治疗期间并发症的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3.0软件包对计数资料(以%表示)和剂量资料(以平均值±标准差表示)进行记录并统计分析,分别采用χ2检验以及t检验,以P<0.05时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住院时间及恢复出生体重时间对比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儿住院时间和恢复正常出生体重的时间均分别明显要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住院时间及恢复正常出生体重时间对比(±s,d)

表1 住院时间及恢复正常出生体重时间对比(±s,d)

组别n恢复正常出生体重的时间平均住院时间观察组1112.46±4.1728.95±6.17对照组1120.14±5.3841.53±7.86 P-0.000.00

2.2 治疗前后身长、体重、头围改善情况对比

治疗前,两组各指标相比组间差异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与治疗前相比均明显增加(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各指标改善情况均分别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治疗前后身长、体重、头围改善情况对比(±s)

表2 治疗前后身长、体重、头围改善情况对比(±s)

组别n身长(cm)体重(kg)头围(cm)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观察组1136.45±2.3741.05±3.061.28±0.361.56±0.2726.05±0.7728.61±1.02对照组1136.51±2.4138.24±2.961.29±0.391.39±0.4326.09±0.9227.05±0.86 t-0.134.710.132.390.248.35 P-0.900.000.890.020.810.00

2.3 并发症发生情况

见表3,观察组及对照组患儿在治疗期间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9.00%(1/11)、9.00%(1/11),两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3 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例)

3.讨论

极低出生体重儿在临床上具有相对较高的发生率,临床对此类患儿的关注重点在于出生后营养缺失情况,出生后营养缺失也是影响极低出生体重儿存活及生长发育的主要原因[3]。极低出生体重儿在临床上属于特殊的群体,由于患儿的能量储备欠缺,且胃肠道功能发育上不完善,很多患儿不能尽早开始进行肠内喂养。因此,对此类患儿进行静脉营养供给以补充其生长发育的必要营养至关重要。但是,大量临床实践显示,不合理的营养摄入极易对极低出生体重儿的生长速度和营养状况产生影响,尤其对于早期患儿氨基酸的补充情况,与患儿生长发育的关系尤为密切。

氨基酸水平的高低与机体内蛋白质的合成密切相关。相关文献指出,极低出生体重儿在出生后的数天内由于蛋白质的摄入量较少,仅仅通过补充葡萄糖会导致体内每日约10%的蛋白质流失[4]。通过早期对患儿进行静脉营养补充氨基酸,提高氨基酸水平,是促进体内蛋白质合成的关键,且可以有效的改善负氮平衡的发生[5]。但在补充氨基酸的过程中,不同剂量的氨基酸也对极低体重初生儿的生长发育影响重大。本次研究通过对我院收治的22例极低出生体重儿进行分组研究,对照组采用低剂量氨基酸静脉营养补充,观察组予以高剂量氨基酸静脉营养补充。结果显示,观察组采用高剂量氨基酸营养补充后,可以有效的缩短患儿的住院时间,促进患儿尽早恢复正常出生体重;另外,给予高剂量氨基酸有助于促进患儿身长、头围及体重的生长发育。这一结果表明,高剂量氨基酸营养补充有助于尽早促进患儿体重的恢复,对患儿生长发育具有促进效果。且高剂量氨基酸营养补充并未增加患儿并发症发生率,安全性较高。

综上,极低出生体重儿早期静脉营养补充高剂量氨基酸可以有效的促进患儿的生长发育,有效的缩短治疗时间,且无明显的副作用,安全性高。

猜你喜欢

头围体重儿氨基酸
低出生体重儿脐静脉置管的应用及护理措施探究
基于更快速的区域卷积神经网络的胎儿头围超声图像质量控制
月桂酰丙氨基酸钠的抑菌性能研究
头大的宝宝更聪明?
UFLC-QTRAP-MS/MS法同时测定绞股蓝中11种氨基酸
小囟门儿童预防性口服小剂量维生素D对头围及丹佛智能发育的作用研究
一株Nsp2蛋白自然缺失123个氨基酸的PRRSV分离和鉴定
1例超低出生体重儿的护理管理
宝宝小课堂之头围有讲究
影响极低出生体重儿临床预后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