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阿司匹林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观察

2019-11-28张焕莉

医药前沿 2019年30期
关键词:氯吡格雷阿司匹林

张焕莉

(新矿集团莱芜中心医院 山东 济南 271103)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的研究对象为2017年3月—2019年3月本院收治的52例脑梗死患者,按照随机分配的方法将患者分为单一组和联合组两组,每组26例。

单一组男性患者14名,女性患者12名;年龄42~68岁,平均年龄(57.37±6.31)岁。

联合组男性患者13名,女性患者13名;年龄41~66岁,平均年龄(56.85±6.03)岁。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经过仪器检查和临床医生诊治确诊的患者;患者本人思维意识清醒者;患者经沟通同意签署协议书且积极配合者。

排除标准:患者有其他并发症会影响到诊断结果或者服用其它药物可能影响诊断结果者;患者思维意识不清醒;患者配合度低;患者存在有药物过敏等症状者。

1.3 方法

1.3.1 单一药物组 患者过程中间,只使用阿司匹林进行治疗,不使用其他药物配合,连续服药两周。

1.3.2 联合治疗组 对患者治疗过程中间阿司匹林用法用量等和单一组一样,均为睡前服用0.1克,但是联合治疗组增加氯吡格雷75mg配合使用。

1.4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观察指标:主要是从以下三个方面去判断,分别为患者治疗之后出现了的临床效果、发生的药物不良反应数量,治疗之后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

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患者因为急性脑梗死导致的临床症状消失,没有发生药物不良反应。

有效:患者因为急性脑梗死导致的临床症状消失,发生轻微药物不良反应。

无效:患者因为急性脑梗死导致的临床症状没有变化或者加重,或者存在有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

常见的药物不良反应,在本次治疗中间主要有恶心呕吐和消化道内出血两种。

神经功能缺损的评分数据越低,说明神经功能缺损的情况越小,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情况越好。

显效+有效=总有效。

1.5 统计学方法

计数计量资料分别用χ2和t检验,P<0.05说明两组患者之间存在显著差异性。统计学数据分析使用到的软件为SPSS24。

2.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指标变化

通过对于表1的数据分析,我们看到,通过联合治疗之后,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6.15%,高于单一组的76.92%,差异显著(P<0.05)。

药物的不良反应,单一组发生率为23.08%,联合组为7.69%,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临床见效比例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发生率(n,%)

2.2 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比较

通过表2对于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对比发现,通过治疗之后,单纯使用阿司匹林的单一组和使用阿司匹林和硫酸氢氯吡格雷联合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都出现了明显下降,同时,联合组神经功能缺损改善优于单一组(P<0.05),见表2。

表2 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比较(±s,分)

表2 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比较(±s,分)

患者数量治疗前治疗后联合组2618.69±1.164.98±1.03ab单一组2618.35±1.279.06±1.07a P-0.48590.0000

3.讨论

脑梗死是一种多发于中老年人群的疾病,发病前一般无任何症状,发病后,可以在数分钟时间导致患者发生严重的身体反应,这时候脑颅内部高压,进而导致患者发生昏迷等并发症。

阿司匹林传统上作为清热镇痛药物使用。但是近些年来,因为阿司匹林对于血小板凝聚的抑制作用被发现,开始被更多的使用到因为血栓而导致的各类疾病。

脑梗塞本质上是由于血栓堵塞血管引发的疾病,所以阿司匹林的抗血栓功能也就被应用于该类疾病的治疗中间。

氯吡格雷通过与人体血浆中蛋白结合来达到抑制血小板的聚集,从而用来治疗血栓等问题。但是人体肝脏能够对氯吡格雷进行代谢,所以使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临床效果更加明显。

综上所述,脑梗死使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无论是见效率或者药物不良反应以及神经功能的缺损都相较于单纯的阿司匹林治疗取得了更加良好的治疗效果,所以在对于脑梗死的临床治疗中应选择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

猜你喜欢

氯吡格雷阿司匹林
阿司匹林,天天在吃,但你可能从一开始就没吃对
Me & Miss Bee
餐前还是饭后?阿司匹林到底怎么吃
餐前还是饭后?阿司匹林到底怎么吃
阿托伐他汀与氯吡格雷联合应用于脑梗死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我们生活在格雷河畔
探讨氯吡格雷联合拜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
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观察
《道林·格雷的画像》中的心理解读
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联合治疗心肌梗死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