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巴胺D2受体Taq1A和A-241G多态性对利培酮所致女性高催乳素血症的影响

2019-11-28姚树永刘威

医药前沿 2019年30期
关键词:催乳素泌乳素利培

姚树永 刘威

(苏州市广济医院 江苏 苏州 215137)

精神分裂症是精神科最常见的精神疾病之一。国外的调查显示,普通人群中精神分裂症的终生患病率在全世界大约是1%[1]。目前,精神分裂症的病因尚未完全阐明,有多种假说,在神经生化方面的假说里多巴胺(DA)假说占主流地位。DA受体根据亲和力的不同分为5个亚型,其中D2受体的多态性与抗精神病药物的关联研究被广泛关注。结节漏斗束和下丘脑垂体束中分泌的DA是调节催乳素(prolactin,PRL)分泌的主要因子,DA通过垂体泌乳细胞表面的D2受体抑制PRL合成和分泌[2]。高催乳素血症可导致多种临床症状,患者出现高催乳素血症副反应是中断治疗的主要原因之一。PRL升高可导致女性月经异常、乳汁分泌、男性乳房女性化、性功能障碍等;长期升高则可引起如骨质疏松、动脉栓塞、垂体腺瘤、乳腺癌等病症。许多抗精神病药物可导致精神病患者合并高催乳素血症,发生率为25%~89%[3],因此目前抗精神病药物引起的高催乳素血症副反应在临床上引起了密切的关注。

利培酮是临床常用的新型抗精神病药物之一,研究发现它对血浆的PRL影响较大。国外学者Mihara K等发现抗精神病药物引起的锥体外系反应与Taq1A基因多态性A1的等位基因没有显著关系[4]。美国精神病学研究所对7~17岁的患者进行长期利培酮治疗,探讨高催乳素血症和利培酮长期治疗的儿童和青少年的DRD2基因变异之间的关联。研究显示,多巴胺D2受体Taq1A和A-241G等位基因与PRL浓度升高有关[6]。国内仅见乔屹等研究了DRD2基因Taq1A多态性与利培酮治疗前后PRL浓度变化的相关性,结果显示,Taq1A多态性与利培酮治疗前后PRL浓度变化无关联[7]。由于目前国内外开展的利培酮导致高催乳素血症与DRD2基因多态性的相关研究不多,样本量有限,相关结果也不一致,故本文拟探讨多巴胺2(D2)受体基因Taq1A和A-241G多态性与利培酮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所致高催乳素血症之间的相关性。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来自我院2017年1月1日—2018年8月31日住院首发精神分裂症女性患者,年龄18~45岁。入组标准:诊断符合中国精神疾病诊断与分类标准(第三版CCMD-3)。排除脑器质性疾病或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药物、酒精滥用或依赖者;妊娠、哺乳期、月经期、口服激素类或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患者;有子宫和卵巢切除史者。共入组36例患者;其中28例完成全部研究,本研究所取外周血及研究内容均获得所有受试者的知情同意。

1.2 检验试剂

全血基因组DNA快速提取试剂盒购自北京天根生化科技有限公司;DRD2基因目的条带PCR扩增引物由上海生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合成;MaeⅢ和exonuclease内切酶购自美国Thermo公司;血清泌乳素测定试剂盒购自日本Tosoh corporation公司。

1.3 检验仪器

琼脂凝胶电泳槽与凝胶成像系统(Bio-Rad公司),PCR扩增仪(杭州朗基科技科学仪器有限公司),全自动免疫分析仪(日本Tosoh corporation公司),高速冷冻离心机(艾本德中国有限公司)。

1.4 方法

1.4.1 药物治疗方案 所有受试者入组后服用利培酮至治疗量(2~6mg/d)维持到结束。出现锥体外系不良反应时,可使用盐酸苯海索片对症治疗。在治疗前和治疗8周后测定血清PRL水平,治疗8周后测定D2受体Taq1A基因和A-241G基因型多态性。

1.4.2 基因多态性检测 使用EDTA抗凝管抽取患者外周静脉血5ml,-80℃保存,按常规方法提取基因组DNA。DRD2 Taq1A和A-241G基因多态性分析均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分析(RFLP-PCR)的方法。

Taq1A基因的测定:PCR扩增,上游引物5'-GCTGGCCAAGT TGTAAAT-3',下游引物5'-TGGAGCTGAACTGGACT-3'。PCR反应条件:95℃预变性5min,35个循环(94℃变性30s,59℃退火30s,72℃延伸45s),72℃延伸10min。Taq1A基因分型:取扩增产物4μl以MaeⅢ限制性内切酶酶切,酶切产物以2%琼脂糖凝胶电泳,120V 30min后观察分型。

A-241G基因的测定:PCR扩增,上游引物5'-AAA GGA GAA GAC TGG CGA GCA-3',下游引物5'-TGG AAC GGG TAG GAG GGG TT-3'。PCR反应条件:95℃预变性5min,35个循环(94℃变性30s,62℃退火30s,72℃延伸45s),72℃延伸10min。A-241G基因分型:取扩增产物4μl以exonuclease限制性内切酶酶切,酶切产物以1%琼脂糖凝胶电泳,120V 30min后观察分型。

1.4.3 催乳素水平检测 使用EDTA真空采血管收集外周血后当天送至广济医院检验科。采用免疫磁微粒酶免法检测患者治疗前后血清PRL水平。女性正常血清催乳素的范围设定为4.1~28.9ng/ml。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进行统计分析,计算方差和Fisher精确检验值,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统计分析工作由上海康黎医学检验所有限公司协助完成。

2.结果

2.1 女性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接受利培酮治疗前后催乳素水平比较

本研究入组病例在接受利培酮治疗8周后,血清催乳素水平较用药前显著升高(见图1),这与之前的研究结果一致[6-7]。

2.2 Taq1A基因分型及治疗前后血清PRL水平比较

28例患者中Taq1A 3种基因型分布情况:A1/A1基因型9例,A1/A2基因型19例,A2/A2基因型 0 例。初始泌乳素水平在A1和A2基因型之间无差别(图1A);终期泌乳素水平在A1/A2基因型中高于A1/A1,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5>0.05,图1B);携带A1/A2基因型的患者服用利培酮后,血清泌乳素水平升高幅度远高于A1/A1基因型的患者,平均变化水平2倍,差异显著P=0.008<0.05(图1C)。根据泌乳素变化率将患者分成三组,变化率小于50%,50%~200%以及200%以上。催乳素变化率=(催乳素终期-催乳素初始)/ 催乳素初始值。Fisher精确检验表明A1/A2基因型患者服用利培酮后血清泌乳素变化率更高(P=0.013<0.05)。该结果表明患者接受利培酮治疗后催乳素升高水平在Taq1A不同基因型患者之间具有显著差异,见表1。

图1:A图Taq1A不同基因型初期泌乳素水平对比;B图为Taq1A不同基因型终期泌乳素水平对比;C图为Taq1A不同基因型泌乳素终期与初期差值对比。

表1 Taq1A不同基因型血清PRL水平比较(±s)

表1 Taq1A不同基因型血清PRL水平比较(±s)

PRL(mIU/L)A1/A1(n=9)A1/A2(n=19)FP治疗前1080.0±600.0755.0±230.01.910.18治疗后2030.0±680.02910.0±580.03.720.065治疗前后差值950.0±460.02160.0±580.08.110.0085

2.3 A-241G基因分型及治疗前后血清PRL水平比较

28例患者中A-241G3种基因型分布情况:A/A基因型19例,A/G基因型9例,G/G基因型0例。患者初始泌乳素水平在A/A和A/G基因型之间无显著差别;终期泌乳素水平在A/G基因型患者中显著高于A/A基因型患者(P<0.05);而A/A和A/G基因型患者接受利培酮治疗后血清泌乳素变化水平没有显著差异(P>0.05)(见图2)。该结果说明患者接受利培酮治疗后催乳素升高水平与A-241G基因多态性可能无关(表2)。

图2:A图A-241G不同基因型初期泌乳素水平对比;B图为A-241G不同基因型终期泌乳素水平对比;C图为A-241G不同基因型泌乳素终期与初期差值对比。

表2 A-241G不同基因型血清PRL水平比较(±s)

表2 A-241G不同基因型血清PRL水平比较(±s)

PRL(mIU/L)A/A(n=19)A/G(n=9)FP治疗前780.0±219.01030.0±640.01.090.30治疗后2320.0±520.03280.0±880.04.480.044治疗前后差值1540.0±500.02250.0±1060.02.270.144

3.讨论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抗精神病药物阻断DRD2受体是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主要机制之一,DRD2受体的基因多态性可以影响抗精神病药物的疗效和副反应[8]。López-Rodríguez 等对健康志愿者的研究显示DRD2受体Taq1A多态性与抗精神病药物导致的PRL分泌相关[9]。而Nagai等研究了DRD2基因(Taq1A和-141C ins/del)多态性与阿立哌唑治疗过程中泌乳素浓度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DRD2基因多态性与阿立哌唑所致催乳素浓度变化并没有关联[10]。因此DRD2基因的多态性与血清催乳激素浓度变化的相关性具有一定的争议。利培酮作为临床常用的抗精神病药物,其主要副反应是高催乳素血症。关于利培酮所致的PRL升高和DRD2受体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研究不多,国内研究更少,且各项研究结果不一致。

本研究中,结果显示DRD2 Taq1A的基因多态性位点与利培酮治疗患者前后的血清催乳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这表明DRD2 Taq1A的基因多态性与利培酮治疗所导致的女性高催乳素血症存在相关性。这与Chadi A等研究结果相一致[9],但与乔屹等研究结果不同[6]。这可能是由于研究人群不同(本研究为女性患者)或者样本量较少造成的。而DRD2 A-241G的基因多态性位点与利培酮治疗患者前后的血清催乳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这表明DRD2 A-241G的基因多态性可能与利培酮所致的女性高催乳素血症无关,该结果与Chadi A等研究结果不一致[6]。这可能是由于种族差异造成的,不同种族甚至同一种族不同亚群间也存在一定的遗传差异,但由于该研究样本量较少, 研究结果需要进一步验证。

另外我们也必须考虑到,作为数量性状,血液中催乳素水平必然是受到多个基因、多个位点的共同调控的。根据PharmGKB数据库(https://www.pharmgkb.org/)提供的数据,DRD2/ANKK1基因的rs1800497位点,MC4R基因的rs489693位点,DRD2基因的rs1799978位点,UGT1A1基因的rs10929302位点、rs1976391位点、rs887829位点等,其不同基因型也和服用利培酮之后的血催乳素水平升高程度有关联。因此,我们将来需要更加严谨细致的实验设计,将这些因素都纳入考虑之中。

本研究揭示了中国汉族女性患者在接受利培酮治疗后催乳素水平与DRD2受体基因多态性之间的相关性,这对于我国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利培酮的临床用药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猜你喜欢

催乳素泌乳素利培
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抗精神病药所致高催乳素血症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大麦芽碱对高催乳素血症大鼠泌乳素分泌的抑制作用
聚乙二醇沉淀联合化学发光法检测高泌乳素血症的临床意义
认知行为与利培酮联合治疗精神分裂症残留型的临床疗效分析
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22例临床观察
产后抑郁症与雌二醇、催乳素、孕酮、五羟色胺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阿立哌唑与利培酮对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催乳素水平的影响
BECKMAN DxI800全自动化学发光仪检测泌乳素的性能验证
高泌乳素患者不同时间段泌乳素水平研究
氨磺必利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对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