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训练中的兴趣与培养

2019-11-25程鹏青岛市李沧区少年业余体校

灌篮 2019年16期
关键词:体校体育训练教练员

程鹏 青岛市李沧区少年业余体校

运动员缺乏从事体育训练的兴趣可能导致体育训练事倍功半,不仅极大的浪费了体育训练的资源,而且不利于全面提高运动员的体育综合素养。体校教练员应当发挥兴趣对学员的调动作用,设置良好的情境氛围,帮助运动员认识体育训练的意义,在兴趣引导下促进运动员主动投入体育训练。

一、运动员参与体校训练兴趣不足原因

(一)运动员缺乏正确认知

体校运动员对体育训练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不少运动员单纯的认为体育训练只用于培养锻炼运动员的体育技能。有时教练员也没能促进运动员正确的认识体育训练,不能在运动员从事体育训练时给予必要的指导,因此不利于运动员主动开展体育训练活动。教练员应当引导运动员正确的认识体育训练的价值,鼓励运动员主动投入体育训练袖口上,进一步变化体育训练方式方法,切实将体育训练的意义发挥出发,帮助运动员掌握科学的训练方式,达到激发运动员体育兴趣的目标。

(二)教练员缺乏有效教法

传统的应试教育的方式导致体育训练的过程过于死板,体育训练不能调动运动员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一些重复性的训练项目不仅过于枯燥,而且易使运动员产生疲劳感。改革体育教学的内容可以增加体育教学的趣味性,更好的满足运动员自主开展体育实践的需要,达到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目标。有些教练员不注重运动员的兴趣需要,不能根据运动员的兴趣适当的变换体育训练的项目与内容,因此影响体育训练的质量与有效性。由于缺乏合理的训练方式,缺少必要的体育训练教材,教练员授法为主组织机械性训练,无法促进运动员直观的感受动作要领,运动员只能简单的模仿,这不利于运动员积极投入体育训练,影响体育训练的质量。

二、体校训练中兴趣培养的途径

(一)完善教学设施条件

体育训练需要必要的硬件设施支撑。有些体校的体育基础设施较差,影响了体育训练的有序进行。首先,为了提高运动员参与体育训练的效果,应当加大对体育训练场地与资金的投入,注重完善硬件设施设备,要求体校严格的按照国家要求组织开展体育训练。其次,根据运动员从事体育运动的需要购置一些针对性的设备,在丰富传统训练项目设备的基础上尤其注重购进新兴体育训练设备。第三,购买辅助体育训练的设备,重点加强体育训练监控设施的购进工作,全面分析运动员从事体育训练的兴趣与需要,在此基础上优化体育训练设备进购的计划,以便于更好的满足运动员的兴趣需要,达到提高体育训练质量,促进运动员主动投入体育训练活动。

(二)强化体育训练目的

体育训练的主要价值在于帮助运动员强身健体。体育训练应当增加运动员的体质与运动员意志品质。体校应当进一步明确体育训练的目标和价值,引导运动员主动投入训练活动。首先,构建良好的体育训练文化,形成浓厚的体育训练氛围,加大对体育训练宣传力度,在日常教学中贯彻全民健身与终身体育的意识。其次,帮助运动员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注重加强体育训练注意事项的宣传工作,对运动员自主体育训练进行有效引导,鼓励运动员提高对体育训练的认识和感悟。第三,组织开展丰富的体育训练活动,加强对运动员个性化引导,可以借助互联网站或者微信平台指导运动员参与体育训练,对有意愿开展自主体育训练的运动员进行指导,帮助运动员看到参与体育训练的成绩。教练员还要在课堂上明确体育训练的价值,鼓励运动员积极投入体育训练,能够在一系列的比赛、表演、展示与游戏中激发运动员的自主训练意识,提高运动员参与体育训练有效性。

(三)丰富体育教学内容

体校教练员组织运动员开展体育训练应当消除传统枯燥训练方式的弊端,进一步创新和丰富体育训练的内容,优化体育训练的模式,营造生动有趣的体育课程,通过一些新的内容和情节达到优化体育教学的目标。例如,教练员可以设计体育训练的情境,把运动员的就业方向与体育训练有机结合起来,或者在体育训练融入生活要素,这样可以激发运动员的求胜心与发散思维,促进运动员主动投入训练实践,达到提高训练质量的目标。其次,引导运动员主动投入体育实践,在体育训练中融入拓展训练的内容,丰富体育训练活动的主题项目,从而更好的调动运动员的热情。第三,体育训练应当具有团体训练的特征,体校教练员可以组织运动员开展团队训练活动,运用团体比赛与团体内部互动的方式促进运动员训练,这对于激发运动员兴趣和促进运动员训练有重要意义。

(四)创造优良训练环境

良好的训练环境可以辅助运动员完成训练任务,减轻运动员训练的疲劳感,引导运动员更有效的关注体育训练的动作,帮助运动员调节体育训练的身心状态。体校教练员应当注重优化体育训练的环境。首先,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氛围,在体育训练教学时能够以平等、亲切、互动的氛围组织体育训练,允许运动员在体育训练中谈感受,提问题,实现教练员与运动员有效互动,构建良好的训练环境。其次,注重变化训练的场景地点,根据体育教学的项目需要适当的安排活动场地,合理的划分不同项目训练区域,根据运动员的训练计划适当的进行场地轮转,这样不仅可以提高训练的效率,有助于运动员集中注意力,逐步的完成具体的训练项目,达到提高训练质量的目标。第三,教练员需要关注运动员的训练状态,让运动员深刻的感受到来自教练员的温暖和帮助。教练员还要优化课堂教学氛围与环境,促进运动员在一系列的主题性、讨论性、实践性、比赛性、游戏性的环境中开展体育训练,满足运动员参与体育训练的需要。

三、结语

培养运动员对体育训练的兴趣可以促进学员主动投入体育训练,更好的实现体育训练的目标。体校教练员应当设置生动的体育教学情境,围绕着热点体育现象与运动员乐于接受的教学模式培养运动员体育训练兴趣,更好的发挥兴趣在引导运动员投入体育训练的作用,进一步提高体校训练的质量。

猜你喜欢

体校体育训练教练员
“对分课堂”在体校语文课堂应用初探——以《囚绿记》为例
高校体育训练中如何培养兴趣探究
当前我国普通高校体育训练现状及对策分析
2019年全国体校杯足球比赛总决赛在广东清远举行
走到十字路口的业余体校
论足球教练员的角色定位
论高水平教练员教育培训的“学习投入
智能终端在体育训练过程精细化管理中的应用探讨
体育教练员面临的新挑战
大学生体育训练改革发展趋势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