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早孕期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对妊娠期糖尿病的诊断分析

2019-11-23刘永生李芬芳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9年19期
关键词:妊娠期糖尿病

刘永生 李芬芳

【摘 要】 目的:探讨早孕期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对妊娠期糖尿病的诊断价值。方法:抽取本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100例产妇的产前检查信息与分娩信息作为研究的基础资料;将其中50例已确诊的妊娠期糖尿病产妇纳入到观察组,将50例健康产妇纳入到对照组;采用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进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检测,采用已糖激酶法检测空腹血糖水平,在孕24~28周时择机进行75g葡萄糖耐量实验(OGCT)。结果:观察组产妇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空腹血糖水平、OGCT指标参数值均大于对照组产妇(P<0.05);观察组产妇的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OGCT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产妇(P<0.05)。结论:在妊娠期糖尿病的诊断中采用早孕期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能够为医生做出疾病判断与治疗提供参考,而进一步提高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的应用价值还需要对该技术进行不断地完善。

【关键词】 妊娠期糖尿病;早孕期;糖化血红蛋白检测

妊娠期糖尿病在妊娠女性群体中有较高的发病率,多数患者在妊娠结束后可自行恢复,少部分患者无法自行好转[1]。近年来,受到妊娠期产妇饮食状况、运动状况以及个体身体素质等多因素的影响,出现妊娠期糖尿病的比例越来越高。妊娠期糖尿病的危害较大,如造成流产、巨大胎儿、死胎、早产或胎儿畸形等一系列问题。所以,及早诊断妊娠期糖尿病并作出早期预防干预,对改善妊娠结局具有重要的意义,是提高母婴安全的重要保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汇总本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100例产妇的产前检查信息与分娩信息作为研究的基础资料;将其中50例已确诊的妊娠期糖尿病产妇纳入到观察组,将50例健康产妇纳入到对照组。其中,观察组平均年龄(27.89±2.70)岁,平均孕周(26.15±1.68)周,平均BMI指数(27.26±1.53)kg/m2,初次妊娠产妇36名、经产妇14名;对照组平均年龄(28.03±2.72)岁,平均孕周(26.34±1.69)周,平均BMI指数(27.33±1.55)kg/m2,初次妊娠产妇37名、经产妇13名。两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清晨空腹下抽取两组产妇静脉血液5mL,采用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进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检测,采用已糖激酶法检测空腹血糖水平。在孕24~28周时择机进行75g葡萄糖耐量实验(OGCT),即将75g葡萄糖+200mL温水混合后要求孕妇于5min内饮用完毕,1h后进行血糖水平检测。

1.3 观察指标

对比分析两组产妇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水平、OGCT检测指标参数值,从而判断早孕期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的应用价值。当糖化血红蛋白≥6%时判断为阳性,当空腹血糖两次>7.8mmol/L时判断为阳性,服糖后1h、2h的血糖值分别达到10.0mmol/L、8.5mmol/L时(任何一个指标达到即可)判断为阳性。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χ2检验。当P<0.05时,表示差異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空腹血糖水平、OGCT指标对比

观察组产妇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空腹血糖水平、OGCT指标参数值均大于对照组产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各检测指标阳性率对比

观察组产妇的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OGCT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产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1946年妊娠期糖尿病被正式提出,到1964年Sullivan提出了最早的妊娠期糖尿病诊断标准——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该诊断标准在1978年获得了美国妇产科学会的认可与推荐[2]。随后,临床上提出了更多的诊断标准,其中,空腹血糖(FPG)与75g糖筛查试验(GCT)得到了较多的认可。近年来,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在临床上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糖化血红蛋白是已糖与血红蛋白的主体在非酶作用下而形成的产物,能够反映受检者近90d内的血糖值,因此,指标更具代表性[3-4]。此外,糖化血红蛋白具有较高的准确率、可靠性,在妊娠期糖尿病的早期筛查诊断中,糖化血红蛋白的检测结果非常稳定,故而更能有效准确地监测孕妇的血糖状况。研究显示,观察组产妇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空腹血糖水平、OGCT指标参数值均大于对照组产妇,观察组产妇的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OGCT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产妇。目前,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对于判断产妇是否出现妊娠期糖尿病具有重要的价值,但是,临床上将糖化血红蛋白用于早孕期妊娠期糖尿病筛查还存在一定的问题,这也是当前不可忽视的内容。例如,临床上对糖化血红蛋白进行检测虽然具有较高的稳定性,但是,仍然存在一些影响因素,如缩短红细胞的平均寿命、抗氧化剂的糖基化等。而当前在应用糖化血红蛋白指标时对于上述影响因素的排除尚未找到较好的方法[5]。为此,在后续研究中还需要不断地完善糖化血红蛋白检测方法以提高检查的综合应用价值。

综上,在妊娠期糖尿病的诊断中采用早孕期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能够为医生做出疾病判断与治疗提供参考,而进一步提高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的应用价值还需要对该技术进行不断地完善。

参考文献

[1] 殷欢欢.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对妊娠期糖尿病诊断价值及安全性分析[J].临床研究,2019,27(03):100-101.

[2] 任国庆,牛海玲,李永明.早孕期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对妊娠期糖尿病诊断的作用[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9,12(05):165-166.

[3] 邱绍容,程娟,陈卫布,等.早孕期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在诊断妊娠期糖尿病诊断中的价值分析[J].疾病监测与控制,2019,13(01):47-48.

[4] 李涤.早孕期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在妊娠期糖尿病诊断中的应用[J].双足与保健,2018,27(05):73,75.

[5] 张慧媛.早孕期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对妊娠期糖尿病的临床诊断价值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27):175-176.

猜你喜欢

妊娠期糖尿病
临床护理路径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知识掌握程度等影响
孕早期体重指数对孕产妇和新生儿的影响
多学科诊疗模式下“三位一体”无缝隙护理服务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
浅述护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及围产儿的影响
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综合护理干预对产后新生儿血糖水平影响
孕妇依从性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妊娠结局的影响
循证护理在妊娠期糖尿病护理中的作用探讨
妊娠期糖尿病的临床干预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农村育龄妇女妊娠期糖尿病影响因素的研究
炎症指标在高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检测中的临床意义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