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事业单位内控管理的薄弱环节及应对

2019-11-22古远秀

市场观察 2019年9期
关键词:薄弱环节内控管理事业单位

古远秀

摘要:本文从事业单位内控管理的薄弱环节展开分析,并以此为依据,提出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提高预算估算的准确性、构建健全的风险评估机制、规范化内控工作流程、强化监督工作,完善事业单位内部管控长效机制的有效应对措施,旨在事业单位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管理制度,进而促进单位的可持续发展,逐步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发展目标。

关键词:事业单位;内控管理;薄弱环节;风险评估机制

目前,我国的经济体制不断完善,对事业单位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因此,事业单位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务必要强化内部控制工作,相关的工作人员要明确强化内部控制管理的重要性,结合内部的实际情况,及时发现运营过程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利用有效的解决措施,进一步加强事业单位的监督管理工作,不断规范化工作流程,推动事业单位的建设需求,还能够保证资金的安全。因此,科学化的内控管理能够促进事业单位的健康长远发展,创造出更高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1.事业单位内控管理的薄弱环节

1.1内控管理制度不完善

在事业单位的实际发展过程中,内控管理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但就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存在内控制度无法落实的现象,首先,事业单位的监督机制不够完善,导致了内部制度的协调性缺失。其次,要想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 落实内控管理工作,就要进一步强化事业单位各个部门之间的协作与沟通。但是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有待提高,部门之间存在脱节的现象,进而对事业单位的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

1.2风险评估与执行力不足

事业单位在是实际的发展过程中更加注重扩大业务范围,对于资金的投入量较大。各项活动的评估工作也没有落实到实处。在构建内部管理机制的过程中,风险评估工作也没有落实到实处。另外,事业单位的自我约束观念较差,导致风险管理体系不够完善,对事业单位的资金、财务等方面造成直接影响。

1.3内控管理工作监督没有有效落实

在实际的内控管理过程中,事业单位普遍存在监督不到位的现象,对于内部控制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没有及时反馈给领导层,进而导致事业单位的内控管理工作停滞不前,出现严重的缺失现象,各个部门无法真正了解内控管理的实际执行情况,信息的准确性无法保证,各个部门仅仅依靠财务数据对于内控管理情况进行了解,由于执行力度不强导致虚假信息的出现,不利于事业单位的健康长远发展。

2.加强事业单位内控管理的有效措施

2.1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

事业单位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要想从根本上提高内部控制效率,就要从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入手,结合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进一步明确内控管理结构分工。通过合理有效的内部控制管理制度,进而促进行政事业单位的经济发展需求。另外,还能够从根本上解决事业单位的财务资金问题,通过有效的解决措施进一步开展财务数据的整合与分析工作,能够从分析的过程中及时发现风险问题的因素,并作出相应的优化措施,利用合理的解决方式,推动事业单位内控工作的顺利运行。与此同时,事业单位在强化内部控制管理的过程中,要保证内控工作的透明化,将工作任务合理的划分给工作人员,使相关的工作人员能够明确自身的基本职责,通过设立责任制的方式,能够在问题发生时及时找到负责的人员,通过从源头进行处理,降低因人为失误给单位造成的损失。事业单位针对于资金的支出与收入可以实行登记制度,使相关的财务人员能够直观的了解资金状况,为内控管理工作提供相应的依据[1]。

2.2提高预算估算的准确性

在事业单位的实际发展过程中,要想从根本上提高预算的准确性,就要不断规范化预算编制的工作,还要明确实际的预算时间,要根据年度预算的实际情况,将预算编制的计划及时下发到下属单位中,若在实际的运营过程中,出现预算需要调整的情况,就需要遵循相关的工作流程,及时进行上报。另外,事业单位要遵循我国的基本法律法规,根据科学化的计划,从根本上提高预算执行效率。并且,在实际的执行过程中,要遵循单位的基本规定,进一步明确资金的支出范围,保证项目支出资金在单位可控制的范围内,并进行合理的使用,保证能够做到专款专用,若项目中途需要调整,就需要根据相关的规定,进行报批,进而推动事业单位的健康长远发展。

2.3构建健全的风险评估机制

事业单位在实际的管理中,要想将资金管理落实到实处,就要在单位内部构建相应的风险评估体系,针对于各种经济活动中存在的分析,事业单位要展开相应的评估与监督工作,从根本上避免事业单位可能受到的经济损失。与此同时,要进一步构建相应的风险预警机制,在单位内部设立预警界限。将风险防范工作做在事前,注重事前的风险评估、事中的延伸管理及事后的控制工作。通过这种方式给予相关的管理人员风险提示,能够在发生风险问题时,及时作出有效的解决措施,进而避免经营风险与财务风险的发生,实现事业单位的长远发展[2]。

2.4规范化内控工作流程

在事业单位的实际发展过程中,合理的运用内控管理工作,能够使相关的管理人员直观的了解到单位的财务运营状况,但是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务必要规范化内控工作流程,针对于整个流程中的风险点,进一步加强重点关注,利用有效的解决措施,有效避免风险问题的发生。另外,还能够使事业单位的管理层能够从整个流程中发现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及时解决。内控管理方式与传统的管理方式相比,更加具有合理性,为财务信息的准确性提供了有力的依据。因此,在事業单位内部强化内部控制管理工作,能够有效的提高人力资源利用效率,进而从根本上减少人力资源的浪费。最后,合理的内控管理工作能够为事业单位的工作效率提供相应的保障,还能够将会计审核监督管理的作用发挥到最大化,避免违法乱纪、徇私舞弊的现象发生,保证事业单位内部的资金安全性[3]。

2.5强化监督工作,完善事业单位内部管控长效机制

事业单位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财政资金在一定程度上归属于社会大众。因此,事业单位在开展内部控制管理的过程中,不仅仅要接受单位内部及政府部门的监督,还要经过社会各个基层的监督,利用有效的监督措施,进一步保证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监督管理。①事业单位的全体人员都需要参与到内部控制管理的评价监督机制中,在内部设立专门的审计机构,保证审计机构的独立性与刚性,由事业单位的领导人员进行直接管控,进而增强内部审计机构工作的高效性。②构建问责价值,对于事业单位违法内部控制要求的员工给予相应的惩罚,相反对于表现优异的员工给予适当的奖励,进而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为事业单位的内控制度建设作出相应的共享。③严格遵循国家的基本规定,进一步明确经济责任审计、责任落实的制度建设。④强化事业单位的信息化建设,在内部构建相应的管控平台,对于整个管理流程进行监督,加快信息的传递速度,进一步增强内部管控的执行力度,及时发现风险因素,为事业单位创造出更高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实现战略性发展[4]。

结束语:综上所述,事业单位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要及时发现内控管理的重要性,相关的工作人员要及时发现运营过程中的薄弱环节。能够积极的应对发展中的不足,逐步完善内部的控制管理体系,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预算的准确性。因此,各个部门的管理人员要在建立内控制度的基础上,不断强化执行力度,保证内部控制工作的可操作性,逐渐规范化事业单位的经营发展过程,进而推动事业单位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李秀平.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有效性与优化策略探究[J].中国市场,2019(08):182-183.

[2]孙桂芹.试论事业单位的内控管理与财务风险防范[J].财会学习,2019(05):238+240.

[3]赖伟平,韦佩琼.事业单位财务内控管理的薄弱环节及改进[J].纳税,2019,13(03):109-110.

[4]张旭蕾.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内控制度及管理分析[J].中国集体经济,2019(04):142-143.

猜你喜欢

薄弱环节内控管理事业单位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立探讨
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优化
公立医院全面预算管理分析
农村集体资产管理的薄弱环节与应对策略
浅谈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
关于集团预算及内控管理的思考
浅谈电力施工企业内控管理的重要性
投入式液位计的密封性改进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