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谈

2019-11-22苟引兰

甘肃教育 2019年19期
关键词:自主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苟引兰

【关键词】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读思;自主;导练

【中图分类号】 G63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9)19—0163—01

一、讀思结合,以读促悟

初中学生自主阅读应该坚持以“读”为主。“读”是“思”的凭借,是“悟”的前提;“读”是“说”的储备,是“写”的基础。多读能迅速有效地培养语感,多读能促进对课文内容的深透理解,多读有利于识记生字、释词析句,多读可以领悟谴词用语之妙,学习布局谋篇之法。例如,朱自清《春》的结尾有这样的三句话:“春天像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教师要鼓励学生读思结合,以读促悟,体验春天的“新”“美”“力”,点明全文的主旨。阅读本课时教师应运用热情高昂的语调,抒发心灵深处由衷的赞美之情,以情动人,以情感人,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学生为春天无穷的魅力感染、陶醉,从而产生强烈的热爱春天、憧憬春天的愉悦情感。由此可见,我们的阅读教学所应追求的训练目标,其形式、方法和途径应该是灵活多样的。阅读教学不是立竿见影、一蹴而就的事,需要进行不懈的探索和长期的实践。

二、多措并举,自主阅读

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要多措并举,教会学生运用多种阅读的方法,这是自主阅读的核心,是学生阅读能否取得好的效果,阅读水平能否迅速提高的关键性因素。教师要引导学生综合运用精读、略读、浏览等方法,通过浏览迅速选择阅读材料,通过略读迅速抓住阅读材料中的主要内容,通过精读正确而有创见地理解阅读材料。例如,文言文教学主体设计基本环节(《孙权劝学》):一读,读准字音,疏通文意;二读,读出语气,培养语感;三读,读出情感,理解文意;四读,品读文句,体会内涵;五读,背读课文,积累词句。此外,阅读的方法还有很多,如“整体性阅读”“寻找性阅读”“浏览性阅读”“鉴别性阅读”“筛选性阅读”等等,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注意不断探索,指导学生养成圈点批注的习惯,抓住文章的精彩片段和动人之处,揣摩词句的表现力,抓住重点句、中心句,概述文段要点;抓议论句、抒情句,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进行圈点勾画、攻克理解难点、向教师和同学质疑等等。

三、抓纲务本,举一反三

叶圣陶先生指出:“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初中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应该以“教材”为本。教师阅读方法的指导,都必须以课本为主,并将此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来全面把握,综合理解。离开了课文,阅读训练便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比如,在《藤野先生》一文的阅读教学中,笔者要求学生先预习课文,初读让学生弄懂该文大致可分为三个部分,“精读”使学生领悟这篇文章是通过藤野先生的高贵品质来选取和组织材料的,让学生更清晰地领会文章的线索。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在课文中找出反映作者思想发展的内容,并回答问题,运用中心人物思想品质安排材料的写法来写一篇描写人物的记叙文。

学生每学习一篇课文,在阅读理解方面总会遇到一些疑难问题。教师要训练每一个学生都跳着摘果子,一是鼓励学生开动脑筋尽量自己弄通弄懂,二是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训练方法,三是不要急于给出现成答案,要善于进行恰到好处的点拨提示,引发学生的思维。要想方设法让学生“跳”得勤一点、高一点,让更多的学生享受到“顿悟”的喜悦。

四、导练结合,以趣促读

在阅读教学中,语文教师应指导学生独立阅读,“创造性地理解作品所表达的意思”,引导学生将字词与句段的思想内容相联系,弄懂每一个词语。这样,才会收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激活学生的思维。如,《白杨礼赞》一文结尾就可以设疑:“作者在第七段对白杨树形象的刻画,点破了白杨树的象征意义,按理文章可以结束了,但作者为什么还要写第八段、第九段,这对表达主题有何作用?”学生带着疑问去阅读,自然会掀起思维活动的波澜,激发学生的兴趣。

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自主阅读要突出“自主”,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成为教学的主体。自主阅读还要体现“主观能动性”,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阅读过程中,学生不能依赖于教师的牵引,不能吞食教师送到嘴边的东西,而要依靠自己积极地读、主动地思和大胆地问,从而获取知识,掌握技能。语文阅读教学还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编辑:马德佳

猜你喜欢

自主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初中英语“自主、合作”学习探究
让学习在复习课中真正发生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