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019-11-22葛怀军

甘肃教育 2019年19期
关键词:自主学习作用语文教学

葛怀军

【关键词】 语文教学;自主学习;作用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9)19—0118—01

语文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是学生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但是从当前我国的教育现状来看,仍然存在问题,如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不高。为此,教师有必要深入研究与分析,探讨出初中语文教学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积极作用的有效策略,以期能为其他教师提供参考。

一、 初中语文教学中激发自主学习能力的意义

1.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文素养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教师进行系统性的引导,而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只有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自主学习的意义与乐趣,激起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促进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才能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文素养。

2. 有利于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在当前素质教育不断深化的背景下,语文教育者不仅要培育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而且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初中阶段学生学习的科目多,学习压力大,因此,教师要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每节课的课堂时间有限,若教师能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百分百地投入到课堂上,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课堂教学的作用与价值。

二、 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1. 布置课前预习任务,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很多教师在语文教学中注重教学环节,忽略了课前预习,从而降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笔者认为应注重从几个环节去提高学生的预习效果。以教学《风筝》这篇文字为例子,首先,在上课前布置任务让学生搜集背景资料。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提前了解生字生词(依、歇、丧等)作者(鲁迅)的相关背景资料与信息,为顺利开展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其次,要求学生自主解决一些基础知识。教师在课堂上不应该将字、词等基本知识点放到课堂环节来教学,这部分的内容比较简单,完全可以作为课前预习来进行,为课堂教学赢得宝贵的时间。最后,指导学生学会整理学习的难点问题。学生每一次预习都应该有收获,这些收获不仅表现为对教材的理解,还应该表现为对教学难点的认识。在预习的过程中,笔者要求学生对自己不理解的难点问题做上标记,为学生在课堂上质疑提供内容,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在此要求上,学生逐渐养成了自主学习的好习惯。

2. 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参与课堂。教师可以设定丰富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逐渐对学习感兴趣,从而引导学生自主参与到课堂上。比如,教师在教学朱自清的《背景》时,为了让学生深刻理解这篇文章,可以创设情景:“同学们,以你们对父亲的了解,你认为父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父亲在你的生活或者学习中产生了哪些影响,下面请同学们主动举手说一说。”学生的答案多种多样,教师应鼓励学生敢于回答,亲身体验参与课堂的乐趣,激发学生回答问题的自信心,有效活跃课堂气氛,从而引导学生自主参与到课堂活动中。

3. 注重课后扩展延伸,提高自主学习的积极性。除了要狠抓课前预习环节、课堂教学环节,课后扩展也是十分重要的。教师兼顾课后环节,将课堂活动延伸到課后,以活动为载体,有利于深化学生的学习效果,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首先,教师可以开展专题探究活动。很多时候,课堂上没有解决的问题会困扰学生,教师可以利用课后专题活动达到扩展延伸的目的。其次,开展兴趣小组活动。教师可以结合实际的教学需要以及学生的兴趣爱好,选择适当的载体组织学生开展兴趣活动。最后,还可以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如组织学生到小区开展文明卫生宣传活动、献爱心活动等,让学生留心观察生活中的人与事,积累更多的写作素材。

总之,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非常重要,教师在教学中要想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除了注重课前预习、课堂教学与课后延伸环节,还要注重理论结合实践,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本文系2018年度甘肃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初中语文自主学习课堂环境营造的研究》的阶段性成果,课题立项号:GS[2018]GHB2453)

编辑:马德佳

猜你喜欢

自主学习作用语文教学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