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英语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策略

2019-11-22陈法明

甘肃教育 2019年19期
关键词:转化策略成因学困生

陈法明

【关键词】 初中英语;学困生;成因;转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3.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9)19—0059—01

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展,不同国家之间的交流越发频繁,学会英语已经成为一项必备的技能。对于初中生而言,英语成为了一门主课,对于英语的学习也不再和小学阶段一样,只是简单地接触,而是系统性、全面性地开始学习这门语言。但由于方法不恰当等各种原因,在初中英语的学习阶段就已经出现了很多“学困生”,这些学生在学习英语时难度较大,效果也不理想。针对这一问题,笔者提出了一些看法和建议。

一、初中阶段英语学困生的成因

1.缺乏学习英语的兴趣。英语不像汉语是我们从小就接触的,它是一门全新的外国语言,因此,很多学困生对英语“无能为力”,关键的原因就是缺乏對英语的学习兴趣,有很多学生会因为对英语不感兴趣,转而排斥英语。“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做任何事情,如果没有了兴趣,没有了动力,就很难将其做好。

2.部分学生基础薄弱,跟不上教师教学的进度。由于学生在小学阶段所接受的教育水平有所差异,导致每个人的英语基础各不相同,且有些学生在小学阶段就已经上过英语补习班、兴趣班等,因此,在进入初中阶段的英语学习时,这些学生明显就比较适应,英语成绩也很优异,而对于一些原本基础就比较差的学生而言就会显得力不从心,跟不上整个班级的学习进度。

3.学习动机不够,学习自觉性较差。进入初中阶段后,英语学习也就进入了正式阶段。不断增加的词汇量、各种各样的语法等,导致一些学生无法适应这门语言的学习,越是听不懂就越没有学习的积极性,而且,初中比起小学而言,课程数量骤然增加,对于学生而言,一门“听不懂”的课程就更加没有花心思去学的想法,而一旦没有了良好的学习动机,学生对于英语的学习就会越来越懈怠,甚至最后听之任之,随波逐流。

4.学习方法不当。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教师的教学方法不当。很多教师在教授英语时,不懂得因人而异,因材施教,而是采取统一的教学方法,这就使得一些本就对英语学习存在困难的学生很容易被“忽视”,也就愈发跟不上老师的节奏,时间久了,学习英语的困难也就越来越大,问题也就越来越多。第二,学生的学习方法不当。很多学生学习英语的方法都是靠死记硬背,单词、语法不会就背,忘了再背,一遍一遍地重复,这样的方法不仅会花费很多的时间,效果也不是很明显,长此下去,学生的学习热情就会减退。

5. 缺乏一定的语言环境。很多学生觉得汉语比英语好学,那是因为我们从小生活的环境里每个人都在说汉语,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耳濡目染,学习汉语自然比较轻松。而英语作为一门外来语言,大家几乎都是第一次接触,并且就算学得很认真,课堂教学结束后,也会因为缺乏英语环境的培养,只会写不会说,学习效率低下。

二、转化策略

1.激发学困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兴趣是学习的动力之源。要想让学困生学好英语,首先要能激发起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愿意去学。教师对学困生也应该更加有耐心,不断地引导这些学生,让他们明白学习英语的积极意义。为了提高学生们对于英语的兴趣,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组织一些英语小游戏,例如,猜谜语、讲笑话、说故事等,在轻松的氛围中让学生们感受到英语的魅力,减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恐惧感。

2.组建小组,互帮互助。对于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班主任、任课老师可以相互配合,在班级内掀起“英语热”,让同学们互帮互助,成立英语兴趣小组,英语好的同学可以帮助英语有困难的同学。每个学生都可以在小组内分享自己学习英语的心得,推荐好的学习方法,让方法欠缺的同学进行借鉴,改掉原来的“死记硬背”,提高学习效率;还可以互相考单词、写句子,比起课堂氛围,这样的小组交流会更加轻松愉快。

3.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对于英语水平参差不齐的班级,教师应该调整原来的教学方式,在授课中多关注一下学困生,在难易程度和讲课进度上也应该有所平衡,既不能太过于复杂,也不能太过于简单。此外,对于基础薄弱的学困生,教师也应该课后多加关心和指导,了解他们的实际情况,帮助他们制订长期的英语学习计划,并定期监督和交流,循序渐进。

4.创造语境,帮助学生全面提高英语水平。为了不使初中生的英语停滞在“哑巴英语”的层面,教师应该更加负责,把好发音难关,鼓励学生们敢于张口说英语,在日常生活中多用英语交流。教师也可以推荐一些较好的英语读物或者原声电影,让学生们多听、多看、多写,全面提升英语学困生的学习效率。编辑:郭裕嘉

猜你喜欢

转化策略成因学困生
晕纹石成因解读(上)
“转化”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翻译实践问题及成因
“酒”类语符两个修辞场及其成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