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脑胶质瘤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情况及干预措施

2019-11-21陈锦凤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9年20期
关键词:胶质瘤个性化护理人员

陈锦凤

脑胶质瘤作为一类发病率较高的神经系统肿瘤性疾病,据调查资料显示,约有将近40%的颅内肿瘤为胶质瘤患者,且脑胶质瘤表现出恶性时,则严重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了较大的威胁,且预后也较差[1]。目前,针对脑胶质瘤患者进行治疗时仍以手术为主,以达到延缓肿瘤进展及复发的目的。但无论是何种方法进行治疗,对于脑胶质瘤患者而言,该疾病本身已经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了较大的影响,手术治疗作为一种侵袭性的操作,也势必容易对患者构成威胁[2]。因此,对于接受手术治疗的脑胶质瘤患者而言,采取积极有效的方法对其进行干预,从而保障其术后生活质量至关重要。现我院将2017年7月作为一个时间点,针对实施了个性化护理干预的脑胶质瘤患者展开分析,对比实施前后的生活质量,旨在为临床治疗及干预提供可靠的依据,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7月—2018年7月收治的接受手术治疗的脑胶质瘤患者80例,按照就诊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n=40例,对照组中男21例,女19例,年龄30~63岁,平均年龄为(45.12±2.56)岁,肿瘤直径2.0~4.9 cm,平均肿瘤直径为(3.30±0.75)cm。观察组中男22例,女18例,年龄29~65岁,平均年龄为(45.88±2.03)岁,肿瘤直径2.5~4.5cm,平均肿瘤直径为(3.23±0.59)cm。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行病理结果及影像学检查后确诊;患者具有正常的认知功能,不具有精神类疾病;患者家属能够正常的使用普通话沟通,并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全部患者均签署了关于本次试验的知情权同意书。排除标准:在治疗途中转院的患者;在出院前病情加重或出现昏迷、脑疝的患者;合并存在重要器官功能障碍者、血液性疾病者;既往存在肢体及言语功能障碍的患者;存在神经系统病变或其他遗留症的患者;脑转移瘤患者;存在严重听写理解障碍的患者。

1.2 方法

对照组主要是指2016年7月—2017年7月接受手术治疗的脑胶质瘤患者,此段时间仅给予常规护理,按照神经外科脑胶质瘤患者的术后基础需求给予相应的干预措施,加强对患者各项生命指标观察的同时,做好相应的病情监护、对症治疗以及并发症预防等[3]。

观察组是指2017年8月—2018年7月的脑胶质瘤患者,此段时间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了个性化护理干预,在实施护理之间,建立个性化护理小组,对患者的个体情况、家庭构成、日常生活习惯等诸多方面进行详细的统计,并与患者家属取得联系,建立起以微信平台为基础的沟通小组,组内成员包括了患者、家属以及护理经验丰富的工作人员。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与患者进行沟通的,向其发放与健康有关的小册子以及图片,向患者耐心讲解手术治疗的大体步骤以及治疗的方法以及目的,同时向患者交代好在接受手术治疗之后可能存在的不良反应以及注意事项,加强对患者家属的宣教工作等[4]。针对患者存在的焦虑抑郁情绪给予适当的疏导,给予一定的情感支持,做好与患者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同时配合给予患者辅助播放音乐以及适当按摩的方法,从而更好的消除患者存在的压力,帮助其能够在手术治疗之后以良好的心态来面对康复以及预后[5]。针对手术后可能存在的不良反应给予及时的观察与处理,按照医嘱并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给予补液、补充电解质等治疗,制定合理的营养干预方案,提高机体抵抗力,加强功能方面的锻炼以及指导等。两组的干预时间持续整个治疗周期[6]。

1.3 观察指标

采用我院自制的生活质量量表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价,包括躯体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情绪功能及社会功能5个方面,每个方面为100分,得分越高说明生活质量越好。本问卷经3位护理专家评价本问卷一致性信度系数Cronbach's α为0.879,各维度的Cronbach's α系数在0.792~0.931。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给予t 检验,以均()表示,P<0.05代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躯体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情绪功能及社会功能分均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脑胶质瘤为一种以手术治疗方式为主的治疗手段,但无论采用何种方法进行治疗,治愈率均无法达到另患者达到的目的,期间需要配合相应的放化疗处理,以达到更好的治疗目的。结合以往研究资料显示[7-8],对于脑胶质瘤患者而言,在实施术后护理时不仅需要将基础护理作为基础,包括了加强对患者各项生命指标观察的同时,做好相应的病情监护、对症治疗以及并发症预防等,尽管这种护理方法能够取得一定的效果,但在实施期间仍存在着诸多的缺陷[9-10]。主要表现出了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由于患者之间存在着个体差异较大,统一落实起来并不简单,且并不能解决患者出现的所有问题;第二个方面是护理质量的实施对于护士业务的依赖能力较强,但在实施的临床工作中我们发现,护理人员的能力并不统一;第三点是患者对于护理人员的信赖感并不高,更加倾向于相信医生,部分患者在接受常规护理期间表现出了较差的信任度,无法有效的配合术后的治疗及护理,对生活质量造成较大的影响[11-13]。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实施了个性化护理服务的观察组与实施了常规护理服务的对照组相比躯体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情绪功能及社会功能分均升高,提示对于脑胶质瘤患者而言给予有效的个性化护理方法更加有利于对病情进行全面的控制,降低了术后护理方面的风险,在实施护理期间也能够提高护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满足其专业护理需求,拉近了患者与家属、家属与护理人员、护理人员与家属之三方面的距离,帮助护理人员更好的掌握到了患者的信息,以给予了更多专业且个性化的护理服务,在根本上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8]。综上所述,在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加用个性化护理干预能够有效促进提高脑胶质瘤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表1 两组生活质量量表评分对比( ,分)

表1 两组生活质量量表评分对比( ,分)

images/BZ_146_213_372_2300_419.png

猜你喜欢

胶质瘤个性化护理人员
成人高级别脑胶质瘤术后复发相关因素分析
一种融合PageRank和PersonalRank的多层个性化推荐算法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恐惧应激对胶质瘤影响机制及干预研究进展
坚持个性化的写作
护理人员奖500被批“寒酸”
骨形成蛋白- 4 在人类胶质瘤中的研究现状
重症监护病房护士的压力源分析及应对方式
浅谈影响外科护理人员身心健康的因素及解决对策
上汽大通:C2B个性化定制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