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教学技能分析高效课堂的构成因素

2019-11-19边鸿艳

新课程·下旬 2019年9期
关键词:教学技能高效课堂

边鸿艳

摘 要:以观察法为主,从对教学技能目标的7个子目标考查:导入、间接教学、直接教学、声音语言、提问策略、反馈、板书出发,认真观察叶积德老师的课堂教学,整理观察所得,并从这七个角度重新解剖叶老师的课堂,从而总结高效课堂的一般规律。

关键词:高效课堂;教学技能;构成因素

我国教育学者认为,教学技能目标可以分为7个子目标考查:导入、间接教学、直接教学、声音语言、提问策略、反馈、板书。本文中笔者将从这7个方面分析叶老师的教学技能,根据这7个子目标观察教师的教学行为,搜集到的资料更有针对性,也便于整理分析。

叶积德老师作为青海省高中政治学科特级教师、省级“十杰教师”、正高级中学教师,其教学技能已达到了很高水平,分析叶老师的教学技能,可以帮助我们认识中学思政特级教师的共性优点,习得成功做法和先进经验,更好地指导青年教师的教学实践。

一、导入

导入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上好一堂课的关键。有趣的导入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新奇的导入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巧妙的導入可以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温故而知新的导入可以衔接学生的新旧知识,直截了当的导入可以明确学生的学习目标。

叶老师多年从事高中文科毕业班的政治教学。立足于毕业班实际,学生学业负担重,教师任务繁重,因而教师主导的课堂40~45分钟中效率越高,学生的收获就越大。温故知新和直截了当的导入最适合毕业班学生。笔者通过观察,发现叶老师在教学中通常使用的就是温故知新和直截了当的导入法,但是他的导入又常常具有有趣、新奇、巧妙的特点。如在讲解哲学时,叶老师每节课后会布置一道思考题作为学生作业,第二天的课堂导入就是这道思考题。如判断题:我们不能以时间的先后判断新旧事物,因为新事物都是后出现的。以这个问题为引子,向学生讲解新事物的特点;探究题:第一个出现的事物是新事物吗?用这个相类似的问题讲哲学中发展的理论;探究题:列举数量不变,组成事物的要素在结构上发生变化,引起质变的情形。用这个开放性的问题讲量变、质变的辩证关系;思考题:从哲学的角度分析“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用以讲解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这些经典问题的设计本身具有巧妙的构思,其新奇、有趣的特征又能诱发学生主动思考,是课堂导入的好方法。

二、间接教学

间接教学是一种以问题为载体、以探究为过程、以发现为结果的教学方法,探究、发现、解决问题在间接教学中以特殊的方式结合起来构成间接教学。间接教学主张学生参与观察、调研、从资料中推理或形成假设,在学生产生好奇心和兴趣的基础上,常常鼓励学生形成自己的看法或解决问题的方法。如上文所述,叶老师常用的间接教学的一种有效方式是用问题引导使学生向更深层次的知识进行探索,通过布置思想性强的作业、课堂提问等方式,提炼出事物的重要特征,给事物下定义,促进正确的归纳总结。此外,叶老师常年坚持让学生做课前演讲,课前演讲的主题是“新闻发布会”,让学生在课前利用3~5分钟播报搜集时政新闻,并用已学知识分析时政新闻体现了哪些高中政治知识点。通过学生的演讲、师生的互动点评,充分发挥教师主导性和学生主体性的统一作用,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针对性、亲和力,在课时紧张的毕业班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进而实施思政教育,创设情境,有效利用课前演讲达到课程的育人目的。

间接教学适当运用在学生思考、讨论、课前演讲等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动中,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丰富的想象,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直接教学

直接教学是指由教师直接介入或主动介入的教学方式,教师通过讲解和示范,并结合学生的练习和反馈,来教授概念和发展技能。课堂上,教学目标清楚,教学过程循序渐进,定期进行测试,使学生及时得到反馈。对于文科毕业班学生而言,政治课堂上的直接教学可以最大限度地帮助学生提高知识与技能,能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直接教学宜精心进行教学设计,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使知识和信息更加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在叶老师的课堂上,最常用的教学方法就是直接教学法,其展开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复习。从讲解和纠正学生课下思考作业开始,复习一个最近学过的相关内容。二是呈现新内容。在呈现新内容时,叶老师不会一次呈现太多,而是给出具体生动的例子,并通过学生课堂问答的反馈及时了解学生是否已掌握知识点。三是指导性练习。叶老师组织学生运用新知识开展练习,通过提出经典问题,鼓励学生大胆发言,鼓励答错的学生,使学生有足够的机会正确地解释刚刚教过的知识点。四是自我练习。提出经典问题或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陈述较复杂的概念,学生自己运用新学到的知识与同桌开展练习活动,教师随时提供必要的释疑解难之便,做出及时、恰当的点拨。五是反馈与矫正。鼓励学生大胆、积极发言,如果学生的答案有错误之处,采取补救教学;如果答案正确,也说明其合理之处,积极鼓励学生开拓思维,认真思考。六是定期复习。每学完一个单元,教师通过默写基础知识点的方式考查学生对基础概念的掌握情况,并抓住三次月考的时间节点,及时复习一个阶段内学生已学过的内容。

间接教学和直接教学各有利弊,由于课堂教学的内容总是复杂的,学生的接受水平也是千差万别的,因而在很多情况下,这两种教学模式需要根据学生和教学内容的不同优势互补,对这两种教学模式的拿捏也是教学艺术的体现。

四、声音语言

语言是教师传播知识的表达工具,教师作为语言的运用者、传播者,掌握好课堂用语很重要。语言素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师生在课堂上进行脑力劳动的效率,因而课堂语言应具有知识性、凝练性和趣味性。首先,课堂语言应具有知识性。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学生能多方面获取信息,教师的授课内容不仅要专业性强,还需要与时俱进。笔者采用时间取样法观察到,叶老师教不同届学生时,有重复使用的经典案例,也有替代取缔、更新的案例,并且重要时政信息在课堂上的运用也是叶老师课堂的一大特点。其次,课堂语言应具有凝练性。教师用语精炼、高度概括,学生反应热烈、迅捷,高效课堂就是确保让绝大部分学生在最短时间内听懂并乐于接受授课内容。然后,课堂语言应具有趣味性。趣味性是教师教学风格和个人魅力的体现,受欢迎的教师往往具有语言幽默诙谐的特点。叶老师在讲课中常常运用一些诙谐幽默的语言逗得学生捧腹大笑,在笑声中学生对知识点的印象更加牢固了。如在讲矛盾的特殊性时举例:拉面是为了揪不断,面片是为了揪断。拉面和面片都是地方特色小吃,学生在生活中几乎天天与之打交道,这个例子不仅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而且语音上讲究押韵,读之朗朗上口,具有韵律美。在语言的趣味性上,叶老师还善于运用方言,在授课的某些环节,根据课堂的气氛偶尔用到一两句方言,学生不仅在课堂上反响积极热烈,课下也会争相模仿,激发了学生对高中政治课堂的热爱。

五、提问策略

课堂的提问要面向全体学生,问题要有针对性,尤其在讲授抽象概念时,故意设计个“坑”让学生犯错,让学生在反复思考中获得真理性认识。叶老师讲到“人民群众”的概念时先向学生提问:劳动人民是不是人民群众?学生集体回答:是。接着,叶老师提问:秦始皇是不是人民群众?学生开始怀疑和思考,没有迅速齐声给出一致的答案。学生经过自觉的自我思考,最后恍然大悟:根据人民群众的概念,对社会历史作出贡献的人都是人民群众,无关乎是否为劳动群众或者统治者。所以在给出“秦始皇也是人民群众”这一答案的同时,学生自然而然地记住了“人民群众”的概念。在这个场景中,相类似的两个问题引发了学生充分的好奇心和兴趣,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充分调动了课堂气氛,促使学生专注于课堂,不会在课堂上三心二意。教师创设情境让学生积极参与思考,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中、集中到问题上,充分发挥出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

六、反馈

教学目标的反馈是教学评价的有效方式,泰勒的目标评价模式百年来经受住了实践的检验,至今仍是我国教育教学中运用的主流评价模式。为了让中学生更有效率地学习,和大部分老师一样,叶老师每节课都会向学生交代课堂目的:本节课讲练习题或者讲哪个知识点,课后再配合作业让学生温故知新。如上所述,叶老师每节课都会布置作业,大部分时候课后作业都是一道思考题。这道思考题是下节课的导课材料,也是对本堂课内容的延伸。

课前对教学目标的简单交代有利于让学生抓住关键点听课,在有限的课堂中找到本堂课的侧重点。研究表明,学生的注意力是有限的,讲课开始时,学生的注意力逐步增强,中间有一段时间学生的注意力保持较为理想的状态,随后学生的注意力开始分散。所以老师可以经过适当安排,在学生注意力达到所需的状态下讲解完重点知识。叶老师的课堂安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体现在其符合学生注意力的规律:课前3~5分钟布置学生课前演讲,学生注意力开始加强。学生课前演讲开始前,教师交代课堂目的:讲思考题,并走下讲台检查课后作业完成情况,学生情绪高度紧张。恰好上课5分钟之后,在紧张的氛围中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教师用精练的语言讲解思考题。此时的思考题经过了学生的思考和书面语言的表达,答题质量的反馈是在学生认真思考的基础上进行的,更加具备针对性和启发性。在学生高度集中注意力时讲完题或者拓展的知识重难点,之后,个别学生的注意力开始分散,教师利用有趣的例子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在轻松活跃中巩固知识,最后布置新的思考题或者练习题。学生就在这样张弛有度的课堂中获得了知识,训练了思维方式。

七、板书

板书又称为教学书面语言,是教师上课时在黑板上书写的文字、符号以传递教学信息、教书育人的一种言语活动方式。叶老师的板书不是对书本内容的简单重复,而是经过自己的加工和思考后对重难点知识在黑板上的呈现,是对课本知识的有效整合。为了让学生集中注意力认真听讲,叶老师一贯坚持“记在脑海中”的原则,极力反对学生记笔记,叶老师所教的毕业班学生积极用脑子记忆,从来没有繁重的“记好笔记”的负担,反而促进了教学效果的提升。对于知识结构比较复杂、需要记忆的内容,叶老师会在课堂上边讲解边写成板书,让学生下课后再自行記笔记。

我相信,构成高效课堂的要素仅仅从这七个方面分析还远远不够,一个成功的中学教师在构建高效课堂中需要牢牢掌握学科知识和高考大纲,把握学生心理和学习规律,并通过不断地反思提高教学技能。对照优秀教师的高效课堂学习成功经验和先进做法,找到自身差距,是教师前进的动力。

参考文献:

[1]李泽宇.中小学教育研究方法[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6:48.

[2]郭海娟.浅谈课堂导入的作用[J].学周刊,2011(2).

[3]郭勇.直接教学模式和间接教学模式的比较研究[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3(6).

编辑 王彦清

猜你喜欢

教学技能高效课堂
“工作坊”教学模式对高职英语师范生教学技能培养的启示
卓越教师培养背景下物理学专业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研究与实践
微视频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模式研究
对数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微课对英语师范生教学技能的培养
构建职校高效语文课堂的有效策略
新课改下构建高效课堂的研究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如何构建语文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