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影视传媒专业声音类课程教学反思

2019-11-19姚远

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 2019年8期
关键词:声音教学反思课程

摘  要:在媒体全面发展的背景下,社会对影视传媒相关专业学生的要求从过去只需具备编导的技能的“专才”发展到要求全方位精通数字传播技术、掌握多种媒体采集、编辑、发布技巧的创作型“通才”。因此,高校影视传媒相关专业在课程设置体系上需要进行改革。

关键词:影视传媒专业;声音;课程;教学反思

作者简介:姚远,南京师范大学讲师,研究方向为电影艺术创作理论。(江苏 南京 210097)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9)24-0026-02

一、声音类课程设置的必要性

影视声音相关课程是影视类相关专业学生不可缺少的基础课程之一,有助于学生加深对影视声音的理解。因此,笔者以“录音基础”课程为例,探讨影视专业声音课程设置的必要性。

1.培养学生审美意识和学术意识。“录音基础”课程以培养学生辨析声音的能力、敏锐的鉴赏能力和良好的听觉素养为目标。在课程教学中,以经典音乐作为切入点,再将经典电影片段、影视剧作品进行“拉片”式分析。在增加学术阅片量的基础上,加强对电影理论的学习,让学生真正理解“美”“好”的意义。进而在原有视听语言分析能力的储备基础上,着重强调声音的作用,让学生了解声音相关理论,并在论文写作中训练他们的鉴赏能力、增强他们的学术意识。数据显示,经过训练后的学生可以写出质量较高的视听分析文章,甚至有些学生能在一些高水平期刊上发表理论性较强、具有一定学术价值的文章。因此,教师在授课期间通过写作训练能够加强学生的理论素养,帮助他们写出精品论文。

2.实现跨课程互动。录音是影视制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跨课程互动有助于帮助学生掌握声音的相关知识。跨课程互动的重要意义在于将声音课程与其他课程打通,比如为学生提供相关的操作性课程(如纪录片课程),这样不仅提升了校内作品的质量,还能使学生在实习与工作中受益。

二、声音类课程设置需要理论与实践并重

影視是视听艺术,好的作品离不开画面也离不开声音。在思考“录音基础”课程的教学理念时,应让学生关注技术的应用,重视视听发展历程,消除视觉为先的偏见,进一步培养视听统一的创造能力。因此,课程的设置需将实际操作和理论知识的学习相结合,达到一种理论和实践平衡的状态。

1.明确课程目标。基于以往影视传媒类专业的学生培养方案和学生实际需求,将课程主体划分为两部分:录音基础理论课程和实操部分。录音基础理论课程具体分为声学基础、影视声音制作工艺及影视声音赏析方法等相关内容。实操课程分为影视同期录制和后期制作两部分。经过改革,实践作为课程体系中的一个环节上升为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在讲述课程的每一个知识点时,都应有效引入视听发展史论背景,并从文化角度对录音技术、视听关系进行解读,为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视野,让学生深入体会影视创作的意义与文化含义。通过教学理念与课程体系的改革,真正做到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在训练录音技术技巧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听觉习惯与听觉感知,为适应当代传媒发展做好准备,成为全面的影视人才打好基础。声音类课程帮助学生从“术业专攻”型人才转变为“一专多能”型人才,从纯理论或纯技能型人才转变为具备理论储备兼技术过硬的全方位人才,有效提高相关毕业生在行业中的核心竞争力及专业素养。

2.重视史论学习。影视录音的历史不仅是录音技术的发展史,也是艺术实践经验的累积史。因此,声音课程以影视声音发展史为出发点,回顾整个影视发展的历程,加深学生对历史的了解。教师可以让学生了解工艺流程演变的过程,进而从声音的角度来审视影视发展历程。课程将理论知识与经典片例相结合,让学生回溯影片拍摄时的技术生态,还原其技术发展历程。这样做有两方面优点:一方面,录音技术相关知识涉及声学和制作流程,这些内容较为枯燥,通过片例可以让知识点更加直观;另一方面,课程中选择的片例也是影视历史中的经典,从声音的角度来解读可以为学生提供解读经典的新视角。

3.提高实验课比重。声音类课程应坚持实验与理论并重,让学生有机会使用专业的同、后期设备进行录音和编辑,参与音视频的创作与制作。实践课要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例如,教师在讲授完同期拍摄的知识点后设置实验项目,让学生能够有机会使用麦克风、调音台和录音机等相关专业设备。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另一方面能够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拍摄技巧。在后期制作方面,要让学生掌握基本音频的编辑方式,能够较为熟练地使用如protools、nuendo和cubase等专业的音频软件。熟练地使用这些行业标准的音频软件,将有助于学生实验技能的提升,真正做到与行业规范和流程接轨。此外,还要安排学生进入录音室配音,帮助他们掌握配音技巧。让学生在混录环节中,能够使用简单的效果器插件调整声音,对影视声音中的语言、音响和音乐之间的音量比例关系有所了解,加强对视听关系的理解。通过完整的制作过程让学生对录音质量的好坏和声音的艺术追求有直观和全面的认识。录音和编辑的过程有助于学生在实践操作中将书本上枯燥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之中。

三、声音类课程设置需要借鉴世界先进教学方法

录音相关课程应理论与实践并重,其教学内容应包含以下几个方面:①借鉴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加强与国内外专业院校的交流,使学生获得业内最新的知识。②横向对比,了解目前国内外行业内部的实际状况,真正做到与行业接轨,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在作横向对比,借鉴经验的过程中,笔者于2015年赴美国访学期间,考察密苏里大学的新闻与传播课程安排,重点关注录音知识的讲授形式。并于2015至2018年读博期间,在北京电影学院与录音课程授课教师进行交流,学习录音课程的相关教学经验。于2017年9月,参观中国电影集团公司,考察怀柔声音后期制作基地,特别是考察了相关的录音棚:编辑室,ADR对白棚,Foley动效棚,杜比全景声终混棚等。在考察过程中,与声音部门各环节录音师进行交流,再次加强标准化行业规范和录音工艺流程的印象,为课程的讲授积累经验。

根据考察情况及总结先进的教学经验,有以下两点值得借鉴:第一,将录音与其他课程接轨以形成课程间的良性互动。以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的纪录片课程为例,录音课程作为相关拍摄和实践课程的重要一环,学院专门设置了专业录音实践培训内容,包括同期录音器材的选用讲授和后期制作方法,在课程中开放录音实验室供学生使用,让学生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了解标准的制作流程,旨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同时,要求学生将作品上传至网络教学平台,实现学生互评,并安排专业评审集中观看并予以评价。评审后,教师将专业的观点反馈给学生并与学生以座谈会的方式共同探讨,深化评审意见,帮助学生完成高质量的作品。鼓励学生将最终的作品上传至网络媒体,形成作品集。这样不仅可以展示学习成果,还可成为个人的作品库。

第二,在课程中为学生提供更多参观、学习的机会,让学习内容真正与行业接轨。作为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课程,时刻了解行业最新动态,对课程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意义。有以下两种举措值得借鉴:第一,将专家请进课堂,为学生答疑解惑。专家有着丰富的工作经验,因此,在与学生的交流过程中,他们可以为学生提供更为细致和实用的知识。第二,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参观和学习的机会。让学生有机会走出课堂,了解现阶段相关行业的规范。实地考察和学习,将有助于学生全方位的了解行业流程,形成直观的印象,真正将书本上的知识与实际工作中的问题相结合。

随着记录手段多样化,展现平台多元化,影视传媒行业迎来新的发展契机,这对影视频专业的学生而言是机遇也是挑战。在此背景之下,影视传媒相关专业课程的内容需要与时俱进。课程应坚持制作流程的规范性和知识内容的专业性。同时,在此基础上,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创作实践,并给予适时的指导。

综上所述,声音是影视作品和媒介传播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影视传媒相关专业需要加强声音方向课程的建设,但鉴于影视专业课程的开展不够理想,课程体系的改革与重构势在必行。通过声音课程的开展和改革,能为影视相关专业培养更多全面的专业型人才。因此,声音课程的开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责任编辑  陈  佩

猜你喜欢

声音教学反思课程
《ERP原理与应用》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移动有声阅读让儿童文学回归故事本身
浅析民族男高音的演唱技巧
从影片《迫在眉睫2》看影视叙事节奏的表达
中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学反思
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在教学中的应用与反思
高等数学的教学反思
信息技术课堂微课教学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