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践型项目教学法在旅游日语课程中的探索
——以景点实践教学为例

2019-11-18云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长江丛刊 2019年29期
关键词:任课教师日语景点

■白 蕊/云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一、前言

(一)旅游日语课程的教学现状简介

云南作为拥有多项世界自然遗产和民族多元文化的旅游大省,吸引着全世界的目光。除了5个世界遗产,还拥有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这些都成为了无数日本游客到访云南的理由。为了更好地服务日益增长的日本游客,云南省有几所高校的日语专业开始开了设《旅游日语》课程。师范大学的《旅游日语》课程作为本科日语专业学生专业发展方向的选修课程,大三上学期开设。本门课程注重理论知识与实际运用的结合,旨在为云南省的旅游事业输送具有专业能力的日语人才。同时,帮助学生在在校期间通过国家导游资格考试,为学生毕业后的就业提供多项选择。

(二)常用教学法及存在的问题

《旅游日语》课程以提高学生的日语实际运用能力,帮助学生考取导游资格证为目标。选用的教材是云南省导游资格证考试指定教材,主要内容为云南主要旅游景点的导游讲解词汇编。上课形式主要是教师讲解相关景点知识,学生做好课前预习,课堂上积极回答问题。教师的课堂讲解,以教材为中心,配合PPT和相关视频资料。此外,教师还会根据教学内容,当堂进行导游讲解示范。学生课后需要观看视频资料,并完成各个景点相关的课堂发表等相关实际运用类作业。

但是,在实际教学中,依附于教材的教学,常常落入以教师课堂讲解为中心的“一言堂”模式。从课堂的师生互动中,反映出学生未能很好的做到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工作。究其原因,教师的课堂教学模式较为单一,未能很好地做到“学中实践”和“实践中学”相结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此外,学生对于本门课程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据课前问卷调查统计,由于实践能力有限,班里大部分学生大都没有参加导游资格证考试的计划。所以,本门课程仅仅只是日语专业众多专业选修课中的一门,学生对于课程缺乏学习动机,学习参与度不高,最后导致学生在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后,日语综合运用能力提高水平有限。

二、景点实践教学方案介绍

针对该课程在日常教学中反映出的相关问题,教学团队进行了课程改革尝试。教学团队申请专项教学项目,以情景教学法和项目教学方为指导,利用项目。选定具有代表性的世界遗产旅游地——石林,作为此次课外实践课程的实施对象。

在去往实地进行“实战演练”之前,为确保实地教学能够顺利、有效地进行,任课教师做了相关地课前准备工作,其中包括学生的提前准备部分和教师的分工负责部分。

(一)课前准备

此次实践教学,由任课教师带领全班同学乘坐旅游大巴前往石林景点,重点突出景点导游的相关流程:导游准备(熟悉景点、熟悉所带团队的基本情况)、途中讲解、景点讲解、旅游注意事项的提示等。

学生需要完成以下学习任务:

(1)预习指定教材中相关景点的章节;(2)查询与石林景区及彝族相关的文化内容;(3)学生分组,抽签决定每位同学所负责的石林景点导游部分,并自行编写导游词。其中包含途中讲解稿及景点讲解。

任课教师需要完成相关准备事项:

(1)提供石林景点的主要信息资料;(2)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及时解答学生的有关提问;(3)为学生提供讲解范本,即提供途中和景点讲解的导游示范视频;(4)做好组织学生出行的相关准备(包括:车辆、人员管理、资金、保险、门票等)。

(二)课程实施

石林景点课外实践课,主要分为两个部分:前往石林的“途中讲解”、在石林景区内的“景点讲解”。学生们事先准备好这两个部分的导游词,临场脱稿讲解,通过实战演练检测学生的日语表达、日语综合运用、景点知识及背景知识掌握情况。

1、途中讲解

由学生按照学号顺序,在旅游大巴上以导游角色进行讲解;同行教师及外教现场评分,并就途中讲解进行点评。

2、景点讲解

聘请中文导游全程陪同,并为学生进行示范性中文讲解;根据事先的抽签顺序,按相应景点,由对应学生进行日语导游讲解。

(三)课后总结与评价

景点实践结束后,在接下来的课堂教学中,对此次课外实践课程进行分析,讨论,交流,总结。

(1)任课教师对此次景点实地导游课程进行分析总结,公布随队教师们的评分和评语;(2)学生之间进行当堂组内互评,小组互评,相互打分并填写评语表;(3)学生依次发表对于此次课外实践课程的体会、意见和建议。

三、景点实践课教学法及实施效果分析

(1)课前采用项目教学法,预先给学生布置相关学习任务,在没有教师指导的情况下,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法,小组内分工协作的方式,学生自行收集资料,整理自己所需的相关信息。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的习惯和学习方法;(2)课程实施环节,聘请专业中文导游,全程陪同学生并为学生示范讲解。中文导游示范讲解之后,学生按照抽签顺序进行现场日语景点讲解。并要求学生们拍摄讲解视频,方便课后分析总结时使用;(3)课后总结环节,除了任课教师的点评之外,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内部和小组之间的相互评价。能够让学生通过点评他人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4)情景教学法和实践型项目教学法的综合利用,能够有效补充传统课堂教学的不足,只是读课本,看PPT,听老师讲解,难以让学生做到“学以致用”。虽然在日常教学中,通过课堂小组发布或个人发表的形式检验学生的学习内容掌握情况,但也有“纸上谈兵”之嫌。所以,到实际景点进行现场导游实战演练,能够全方位地考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日语综合水平;(5)通过实践教学,能够发现日常课堂教学的盲点。在常规的课堂教学中,教学模式大多是课本+PPT的单调形式,老师常常是“一言堂”,对学生的预习和复习工作没能有效督促。但是,在此课程中,因为实施了“项目教学法”,所以学生需要在上课之前就自主学习并准备相关资料和讲稿。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学习,也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此外,通过实地导游,具体了解了每一位学生的日语实践能力、导游专业能力以及自主学习能力,对教师在后续的课程中针对性开展教学活动,制定相关教学方案很会有帮助;(6)景点实践教学进行中,除了教师除了现场点评,打分外,还需要录制现场教学视频,以便在课后分析总结时,能针对学生的不同问题进行逐一点评。结合“生生互评”环节,让学生观看视频查找自己的不足之处和其他同学的可取之处。(7)教学完成后,针对本次教学进行了调查问卷,参加学生16名(日语专业大三学生)(见表1)。

表1 问卷调查结果

参加此次教学的学生们,都对教学的实施给与了较好的评价。全班87%的学生对本次教学评价好。90%的同学都认为对自己的自主学习的影响和培养有效且有促进作用。并表示实践、导游和自主学习能力都有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同时也发现自学能力、导游能力及专业知识方面的不足。所有学生希望能够继续开展这一类型的实践教学,内容和形式更加多元化一些。

通过此次景点实践教学的实施,让学生们从景点导游词的准备、实地讲解的一系列过程中,充分锻炼了自己日语的自学能力、语言组织能力、导游能力和专业知识的运用能力。得到了参与教学的学生们的一致好评,真正实现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将“学中实践”和“实践中学”有机结合。

四、景点实践教学方法的可行性及存在的困难

(一)推广的可行性

(1)由于实践类课程需要相应的活动经费,可以与学校的见习类课程进行合作,共同完成相关教学任务,有效利用有限的经费;(2)任课教师可以申请相关课程教学改革项目,利用项目经费定期举行此类课外实践课程。并通过课程的开展,总结经验,完成项目相关要求,实现双赢;(3)实践教学课程的内容和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除了具有代表性的风景名胜区之外,特定的部分市区和校园导游也是很好的课外实践对象。通过对学校校园的介绍,让学生们加上对自己学校的了解,激发爱校之情和以学校为荣的自豪感。并且,在日本客人到校访问时,可以让学生进行“实战演练”,作为向导介绍自己的学校和校园。

(二)存在的困难

(1)经费问题。实践教学类课程,需要前往实地进行现场教学,需要交通费、景点门票、学生旅游保险等相关费用。此类经费无法在日常教学中申请到,所以需要任课教师多方筹措,以实现课程实施;(2)安全问题。由于涉及到带领学生外出,安全问题被视为重中之重。在出行前,需报备学院及学校相关部门,为学生购买旅游出行保险,全程监控学生的行动。做到“高高兴兴出门去,平平安安回校园”;(3)课程景点选择。受经费限制,不能做到多次实施课外实践课程,所以,在景点的选择上,尽量选择实践性强、具有当地代表性的景点。此外,校园内景点导游,也应该列为常规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家门口就能实现课外实践。但此类校内教学实践,也需要提前申报学院相关部门,避免出现查课时缺岗的情况。

五、结语

综上所述,《旅游日语》课程作为日语专业本科阶段的综合应用型课程,目标定位为“学以致用”,通过旅游日语这课程的教学实践,提升和检测学生的综合日语应用能力。在日常教学中,由于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教学形式较为单一,教学效果并不理想,且学生没有实践运用意识,学习目标不明确。通过景点实地课外实践教学能较好地弥补日常教学中地不足,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且有利于提升《旅游日语》课程的教学效果。通过实践教学的实施,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锻炼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培养收集和分析日语资料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实现日语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双提升,将学生打造成为社会需要的拥有日语专项技能的综合性应用型人才。

猜你喜欢

任课教师日语景点
从推量助动词看日语表达的暧昧性
假期后,景点在干什么你想象不到
赢在耐心
关于日语中汉语声调最新变化的考察
关于日语中汉语声调最新变化的考察
打卡名校景点——那些必去朝圣的大学景点
班主任要做好任课教师的推介工作
要善于树立任课教师的威信
联手经营 形成合力
没有景点 只是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