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不良资产现状及成因研究

2019-11-16原阿茜

时代金融 2019年26期
关键词:不良资产商业银行国有企业

原阿茜

摘要:習近平总书记19大提出要防范金融风险,严格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提高不良资产处置效率在金融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先从银行、企业、资产管理公司三个主体出发分析我国不良资产现状,得出我国目前不良资产仍然处于上升趋势的结论,并将视角放在商业银行和企业两大主体,分了析我国不良资产形成原因。

关键词:不良资产 资产管理公司 商业银行 国有企业

一、不良资产现状

(一)政策环境

201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要求,要打好防范重大风险攻坚战,重点是防范金融风险,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加快处置我国金融领域的各类金融资产尤其是要有效化解银行体系积累的大量不良资产,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作为化解不良资产风险的主力军更要担负起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重要职责。①

2017年金融业迎来监管强年,银监会组织开展“三三四十”(三违反、三套利、四不当、十乱象)等专项检查和治理活动,人民银行牵头制定了《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各政府部门敲响加强资产管理的警钟。

(二)行业分布

随着我国金融业的不断发展,金融机构设立总数目不断上升,不良资产已经不仅仅是我们传统观点所认为的商业银行的不良信贷资产,证券等非金融机构以及非金融企业的不良资产问题也渐渐显露。也就是说除了银行业外,不良资产的范围还扩大到了非银行金融机构和上市公司等。

(三)银行业不良资产现状

在2011年以后,我国进入经济运行新常态,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都进入了上升阶段,截止到2017年第三季度,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总额已达到1.67万亿元,不良贷款率则在1.74%。到2018年四季度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2.03万亿元,与上季度末相比减少了68亿元;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1.83%,与上季度末相比下降了0.04个百分点。2018年四季度末,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余额为3.77万亿元,与上季度末增加1006亿元;拨备覆盖率为186.31%,较上季末上升5.58个百分点;贷款拨备率为3.41%,较上季末上升0.03个百分点。②不良资产规模正稳步增长,截至2019年一季度末仅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就达到2.16万亿元,较上年末增加957亿元,同比多增272亿元。以下是2019年第一季度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统计。

根据数据显示,我国不良资产整体态势不容乐观,依旧呈上升趋势。这些不良资产的存在不仅会破坏我国金融体制的稳健,而且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银行的抗风险能力 ,从而影响到我国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因此尽,能否有效的处置银行不良资产成为我国商业银行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四)企业不良资产现状

我国将国有企业的改革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一项重点工程。当今世界的政治经济环境相对不稳定,国内经济运行压力极大,国有企业在经营管理方面存在一定缺陷,导致不良资产频繁出现,而且不良资产呈现出持续增长的态势,给我国的市场经济发展以及国家资产管理带来了挑战。

(五)资产管理公司

我国1993年建立了4家资产管理公司,专门针对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和建设银行所产生的不良资产进行管理处置,资产管理公司作为我国处置不良资产的重要力量。自成立以来就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金融业的不断发展,不良资产数额急剧增多,继四大资产管理公司之后,我国不少地方也相继出现许多地方性的资产管理公司,像陕西金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华融昆仑青海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截止2017年末,四大资产管理公司累计收购不良资产人民币428万亿,和2015年末的人民币312万亿相比,短短两年内就增加了人民币116万亿年复合增长率高达171%。④以下是以华融为例,展示不良债权的行业分布现象。

由于上图可以看出,华融不良资产债权主要集中在房地产业和制造业,由于宏观经济形势不确定性因素增多,AMC处置不良资产的难度实际上在不断加大。

二、我国不良资产表现形式

我国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通常是指银行不能正常收回的或者已经收不回来的贷款,不能及时给银行带来正常利息收入甚至难以收回本金的银行资产,类型主要包括不良贷款,包括次级、可疑和损失贷款及其利息,银行不能按时足额得到利息收入和收回本金的资产。

我国企业的不良资产主要指的是已经从企业账面核销资产以及企业未核销但已计提减值准备的各类资产,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第一,实物类不良资产。实物类不良资产主要是指因市价持续下跌、技术陈旧、长期闲置等原因导致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设备、房屋建筑物以及成本高于可变现净值的存货、在建工程等具有实物形态的不良资产。

第二,债权类不良资产。债权类不良资产是指长期难以回收的、预计可能产生坏账损失的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担保损失及其他不良债权。 股权类不良资产。

第三,股权类不良资产是指长期投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长期股权投资损失。

三、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不良贷款占比过高,贷款周转速度慢

从2018年银保监会公布的数据以及2019年第一季度数据来看,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总体仍呈增长趋势。不仅不良贷款占比过高,贷款的周转速度相对也比较慢,银行长期贷款总额较多,短期流动资金也都被占用,这使得银行的资金得不到充分利用,资金流动性也受影响。

(二)三无贷款较多,银行债权得不到有效维护

按照正常严格贷款程序,企业要想获得银行贷款借贷方必须提供完整的抵押担保文件以及相应的抵押物或者抵押担保,而在现实放贷过程中由于有些企业情况特殊,或者银行相关工作人员操作违规以及有时加上政府强制干预,使得某些企业不具备贷款条件却获得了贷款,由于贷款手续不正规使得银行债权得不到充分保护,在收贷过程中也比较困难。

(三)欠息现象严重,银行资产的盈利能力低

在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中,有些属于利息无法收回现象。在企业经营过程中由于市场经营风险或者由于经营管理不善等原因使得企业并没有实现预定的盈利目标,在无法保证全额还本付息的情况下,采取只偿还本金的还款方式,这样虽然保护了企业却是银行在贷款中无法获利,造成盈利能力较低的现状。

(四)贷款行政干预过多,银行处于弱势地位

在商业银行放贷过程中政府干预往往是一个主要原因。当国有企业或者当地其他大型企业经营困难,急需资金的时候,即使不具备贷款条件,政府也会采取政府干预措施,要求银行违规给这些企业放贷。而给这些企业放贷银行就面临着贷款无法收回的危险,如此就导致商业银行呆账坏账增多。

(五)银行在贷款风险防控方面还有不足

银行是一种特殊的金融机构,在发放贷款过程中有义务对贷款企业的资信情况以及银行自身放贷能力进行整体客观的评估。同时银行内部也应该有相应的风险预防机制,避免大规模的风险发生。而就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现状来看,明显缺乏风险防控和应对机制。

四、我国不良资产特点分析

第一,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数额较大,不良贷款比重较高。从银保监会2018年到2019年公布的对商业银行的监管数据来看,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仍旧处于上升趋势且比重较大。

第二,不良资产产生原因复杂。对于银行而言首先,银行自身的问题,随着第三方支付,小额贷款公司的出现,银行的行业压力增大,银行贷款监管人员为了完成贷款任务,并没有按照严格的审查程序对贷款人的资格进行审查导致出现不良贷款。其次,宏观经济周期性影响,经济繁荣时期,企业经营状况良好,获得盈利,财务报表各项指标良好,具有较强的贷款偿还能力,银行也愿意把资金贷给企业,但是随着经济周期的运转,企业经营受挫贷款偿还能力下降,导致银行先前发放的贷款难以收回,不良资产不断扩大。政府的干预也是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⑥对于企业而言,相应账目管理制度的不完善,投资管理制度的不健全再加上外部经济环境的压力诸多原因导致企业不良资产增多处置压力增大。

第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呈现出区域行业集中度高的特点。从相关披露的年报来看,不良资产总额处于平均值以上的企业集中在制造业,采矿业和建筑业。从机构来看,农商行是不良贷款率攀升的主要风险点。就地域而言,浙江、山东的你不良贷款率相对较高。⑦相较于商业银行国有企业不良资产区域分散,政策性指令較强,国有企业不仅仅单纯的从事生产经营,还有因为政府的政策性干预而进行的投资,在投资过程中国缺少有效的管理模式导致这部分投资形成企业不集中的不良资产。

五、不良资产形成原因

(一)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形成原因

第一,银行自身经营不足。在银行的管理体系中缺乏一套有效的风险预警机制,加上由于信息的不对称,使得商业银行在发放贷款的时候只关注了短期的利益,在企业向银行贷款之前银行没有多企业的自信状况进行很好的调查,在企业贷款之后银行也没有关注资金的流向和使用,使得发放出去的贷款很难取得有效的监管,另外银行在信贷活动中存在粗放经营,越权贷款,关系贷款的现象,也增加了银行的不良贷款额。

第二,p2p等网络借贷平台的兴起,凭借简单的贷款手续和简化的贷款流程,给客户提供更多的选择,给同时给商业银行赖以生存的贷款业务造成严重的冲击。

第三,法律因素。目前我国还没有出台的专门针对不良资产治理的相关法律再加上执法人员对于当前现有的法律没有一个完整全面的把握,大大降低了不良资产处置的效率,而当地政府有时候为了保护地方企业,利用政府职权干预企业资不抵债问题,也造成商业银行不良贷款额的增加。

第四,监督管理因素。在我国,主要是由中国人民银行和银保监会对我国金融机构进行监督。监管的重点放在金融机构运营是否符合法律规定,侧重于对信贷活动的外部风险进行监督缺乏对银行内部经营进行监管。同时对金融监管人员专业知识培训力度不够导致整个监管人员能力不齐。

(二)企业不良资产形成原因

1.体制因素。长期以来,我国国有企业行业涉足广泛,经营领域宽泛,尽管后期经历了国有企业改革,国有资产结构得到优化,但是长期遗留的问题导致产生了大量规范性差,可控性不强的不良资产。比如受政策影响,一些国有企业有很多的投资项目都是带有扶贫性质的,而项目所在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往往是比较低的,这就使得企业的这部分投资无法达到预期的效益。

2.企业兼并收购产生不良资产。企业中有一部分的不良资产来自于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组织的并购,企业在并购的过程中难以避免的将对方企业的不良资产一起并购过来,或者在并购过程中没有对对方不良资产进行一个准确的评估或者做了过于乐观的评估导致将该资产收购回来以后不仅没有达到预期的收益,反而增加了企业的不良资产。

3.投资管理制度不健全,投资项目未达到预期收益。投资环节所产生的不良资产在企业的不良资产中所占比重很大,决策存在一定失误是主要原因。企业在既没有邀请专业的项目评估人对投资项目进行评估也没有结合企业自身情况以及市场宏观环境的情况下盲目草率的做出投资决定,以至于这些投资项目前期注入资金却无法进行下去,不仅没有给企业带来收益,反而将企业资金套入项目无法抽出,导致企业不良资产增加。

4.企业内部原因。有相当一部分企业缺乏完善的信用评级体系,盲目进行赊账。购货单位先进行取货,并不立即付款,财务人员对应收账款项目只是入账,并不进行催收,再加上企业财务人员不断更换,更使得有些债务人信息不清晰,债务无法追偿。有些企业为了能够完成业务考核指标,通过虚构往来款型做假账由于没有严格的监督机制,企业管理层或者财务人员利用职务便利外借资金,给企业造成资金流失。

六、结语

随着金融业的不断蓬勃发展,我国不良资产在银行等金融机构和证券信托等非金融机构都不断增加,不良资产形成原因复杂多样,宏观经济形势,政策条件,金融机构与非金融机构的经营措施等都会造成不良资产的形成,不良资产的增多对于我国金融业的发展会产生诸多消极影响,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作为处置不良资产的中流砥柱,仍需要继续发挥作用,而银行,企业等市场主体也要不断完善制度建设,创新新的有效的不良资产处置方式,相信通过各方协调监管,我国不良资产处置会有一个突破进展,我国金融业也会更加健康的发展。

注释:

①参见:2018年中国金融不良资产市场调查报告。(2019年5月30日)。

②数据来源:银保监会2018年,2017年监管指标公布。(2019年5月29日)。

③数据来源:银保监会2019年商业银行主要监管指标公布。(2019年5月29日)。

④参见:《2018年到2023年中国不良资产管理行业现状分析与发展趋势研究报告》.(2019年5月30日)。

⑤参见:《不良资产市场-国企与民企不良资产处置的区别》。2017年.财会学习2017年11期.(2019年5月30日)。

⑥参见刘欢欢:《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形成原因及对策探析》。

⑦参见:《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特点及成因分析》。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8年山西省法学会法学研究课题“不良资产处置中的法律难点及对策研究”(SXLS(2018)B1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山西财经大学法学院)

猜你喜欢

不良资产商业银行国有企业
新时期加强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思考
如何做好国有企业意识形态引领工作
关于加强控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探讨
我国商业银行海外并购绩效的实证研究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