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物理教学策略

2019-11-16赵宁

中学物理·初中 2019年10期
关键词:传感器小组合作核心素养

赵宁

摘 要: 本文以九年级“压强”复习课为例,通过物理概念教学、从个体到小组合作,引导学生探究生活中各种物理现象、自编试题和制作思维导图,构建比较完整的知识体系;利用线上物理模拟实验室、传感技术和线下传统物理实验再探究等教学策略,提高复习课的效率,逐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 核心素养;传感器;小组合作;自编试题

文章编号: 1008-4134(2019)20-0002 中图分类号: G633.7 文献标识码: B

面对信息快速变革的互联网时代,怎样利用信息技术使一节课的效果更好?如何洞察课堂教学本质,推动自身的专业成长?并由此激发学生对物理学习的持续兴趣,变得尤为重要.因此在物理复习课教学中要以核心素养培养为导向,探索一些适合学生的教学策略,不断提高初中物理教学的质量.

核心素养是学生成为公民后留给他终身受用的东西.物理学科要结合自身学科特点,明确构建对学生发展有益的核心素养.物理学科主要从物理观念、科学思维、实验探究和科学态度与责任这四个方面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1],它们之间相互联系、共同发展.

1 注重物理概念教学,彰显概念教学的科学性、严谨性和创新性

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物理概念和规律不是简单的文字表述和公式,每个概念和规律都有发现的历程.要让学生通过物理学史知道一个概念和规律的发展过程,加深学生对基础概念的理解.复习课内容源于课本但要高于课本,物理概念教学中要注重情景创设和思维加工的过程[2].

在“压强”复习课中,用生活中最常见的矿泉水瓶和一块海绵引出压强的相关概念.将装满瓶水和半瓶水的瓶子分别放在海棉上,观察海绵的凹陷程度;再将装满水的瓶子正放和倒放到海绵上,观察海绵的凹陷程度(如图1所示).实验结果表明,压力作用效果不仅跟压力的大小有关,而且跟受力面积大小有关.当压力和受力面积都不同时,压力的作用效果如何判断呢?通过培养学生设计表格(见表1),运用物理学中常用的比值定义方法引出压强的定义.

通过比较2、3两次实验设置问题,让学生定量计算1m2面积上所受的压力(参考水瓶封面说明书参数).整个过程中,让学生从定性比较过渡到定量比较,感受物理建模的过程,最终得到压力和受力面积的比值可以表示压力的作用效果.教师引出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压强.

2通过自编试题,强化学生科学思维,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对于初三物理复习课,学生还没有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物理知识体系的建立.通过选择生活中常用的工具或者热点事物、热点现象,鼓励学生自编试题和所学的力、热、电、光等知识联系到一起.比如选择助力车作为模型(学生作品如图2所示).学生从助力车导向系统、驱动系统和制动系统入手,通过亲身体验,自编试题,借助思维导图构建比较完整的知识体系,并将自编试题与其他同学分享作答,教师组织学生讨论点评.一方面可以巩固所学知识并从科學用车、文明出行方面内化学生的科学品质;另一方面通过活动可以提高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和信心,提高物理复习教学的有效性.

学生试题选编如下.

例1人和车总质量为100kg,若轮胎与地面接触面积共为20cm2,在正常载人的情况下,电动助力车对水平地面的压强有多大?

例2电动助力车与摩托车相比有哪些优点?

例3秋天助力车在马路上驶过时,为什么路边的落叶向马路中央移动?

例4智能锁通过无线通信与云端保持联系,说明电磁波可以传递.

例5车筐底部装有太阳能电池板,太阳能电池在工作时主要将太阳能转化为.

教师还可以出示生活中常见的物理问题,比如公路限重标志(如图3所示),让学生通过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然后思考超重带来的危害,并观察大型平板车的轮胎个数,总结得出减小平板车对路面压强的方法,通过过程性评价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3利用互联网+教育资源,再现实验探究过程

教师利用线上线下资源,快速再现物理实验探究过程,引导学生关注物理模型建构[3].教师创设情景,让学生多动手操作,在实验中让学生体验到发现问题的快乐和通过小组合作解决问题、获得成功的喜悦.

3.1利用生活中素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模型建构的核心素养

生活中往往一个常见的小实验就会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特别是对比实验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图4a中带盖的水瓶侧壁扎三个孔,让学生观察现象.打开瓶盖如图b所示,再观察现象,学生通过仔细观察会得出结论:瓶中的液体在大气压强的作用下,通过三个小孔流出,而且液体喷射的距离不同,说明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的深度有关,深度越深,液体压强越大.使用线上网络物理实验室资源,让学生快捷观察液体内部各个方向的压强关系,以及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得到初步结论.然后让学生利用实验桌上的传统实验器材,通过建构模型(图4①-⑥所示),再现影响液体压强的因素,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形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加深对实验的理解.

3.2利用传感技术深度挖掘教材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素养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传感技术应用到生产工具中.比如生活中常见的人工智能机器人、无人超市、无人驾驶汽车和寻迹小车等应运而生.在教学中,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便捷再现平时教学中无法完成的实验,深挖教材实验,结合生活中的传感技术,利用多种传感器和数字采集器,通过自制教具提高学生的科技素养.

例如大气压强的估测实验.在物态的存在形式中,气体看不见摸不着,平时也感觉不到,因此大气压强对于初中生来说是比较抽象的概念,对于大气压强的估测,更是难上加难.人教版“大气压强”一节中“想想做做”栏目用吸盘粗略测量大气压值,如图5所示,将蘸水的塑料挂钩吸盘放在光滑水平板上,挤出里面的空气.用弹簧测力计钩着挂钩慢慢向上拉,直到吸盘脱离板面.记录刚刚脱离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设法算出吸盘与桌面的接触面积,从而算出大气压的大小.这种方法只能粗略计算大气压的值,在实验中很难将吸盘中的空气排尽导致测量值偏小.对比苏科版八年级下册“气体的压强”中估测大气压值的方法,如图6所示.

实验器材:

2ml的注射器、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等.

实验步骤(把相关数据记录在表2中):

步骤一: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排尽筒内的空气,然后用—个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

步骤二:用细尼龙绳拴住注射器活塞的颈部,使绳的另一端与固定在墙上的弹簧测力计的挂钩相连,然后水平向左慢慢地拉动注射器筒.当注射器中的活塞刚开始移动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近似等于大气对活塞的壓力).

步骤三:观察并记录注射器筒上所标明的容积V,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的全部刻度长度L.求得活塞的横截面积S=VL.

步骤四:由P=FS计算此时大气压的数值.

表2估测大气压值实验数据记录

大气对活塞的压力F/N注射器的容积V/ml注射器有刻度部分的长度L/cm活塞的横截面积S/m2大气压的值P/Pa

实验评估:

此实验可以粗略测算大气压的数值,但会产生误差.由于实验前筒内空气没有排尽,或实验时橡皮帽密封不严,有气体进入,这些因素都将使弹簧测力计测得的拉力变小,从而导致测得大气压值偏小;考虑到活塞与注射器内壁间存在摩擦力,将会导致测得大气压值偏大.

以上两种估测方法都能测算大气压的值,但误差较大,在测量过程中,不便瞬时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因此通过挖掘教材实验,整合实验方法,结合传感技术,将拉力的变化和气压值的变化通过数据采集器显示在电脑屏幕上,让学生将看不见的气压变化,通过动手操作和观察,变抽象为具体,培养学生的创新素养.

如图7所示,利用压强传感器和力传感器,首先用注射器抽出吸盘中的部分空气,用夹子夹住注射器一端,接着在吸盘前侧连接力传感器,后侧连接一根细绳,用力去拉细绳,观察数据采集器中压强和拉力的变化情况,直到吸盘脱落.可以在图8中记录脱落瞬间吸盘内部压强和拉力的数值,通过计算吸盘和竖直平面的接触面积,最终得到大气压、吸盘内部气压和拉力之间的关系.通过实验整合,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格和学习习惯,达到知识再生成的效果.

4激发学生潜能释放,提倡学生终身发展

人教版教材“大气压强”想想做做部分,通过自制气压计观察大气压随高度的变化.复习课中,让学生提前制作气压计(如图9所示),在实际生活中观察大气压随高度的变化情况并解释原因.对比图9气压计,学生观察图10装置,瓶内盛有水,瓶口用橡皮塞盖紧,

瓶塞中央插一根两端开口的玻璃管,管内水面比管外低,当瓶壁上a、b、c三个小孔的塞子同时拔出时哪个孔会有水流出?让学生通过和气压计对比思考,激发学生潜能释放.由于瓶口用橡胶塞密封,瓶塞中央插一根两端开口的玻璃管,管内水面比管外低,则b、c两点压强大于外界气压,a点小于外界气压,当瓶壁上a、b、c三个小孔的塞子同时拔出时,b、c两个小孔有水流出,a处无水流出.通过两个模型的对比,内化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结合所学知识思考在高海拔地区空气稀薄、少氧、燃烧困难的情况下,如何实现火炬的传递,以及高海拔地区边防哨所如何解决煮饭等问题,培养学生对科研工作的敬畏意识、提倡学生终身发展,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自己最大的贡献.

学生的能力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自主体验、感悟、类化和迁移逐步形成的.在物理复习课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实验教学的优越性[4],让学生尽可能多地开展分组实验,小组合作参与探究性实验的设计和研究,学校要尽可能多的以科技创新比赛为载体,为学生提供创新比赛的机会,提升学生的物理思维、创新能力和模型构建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范佳午.2017版和2003版《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比较研究[J].物理教师,2018,39(09):2-4+8.

[2]邢红军,靳萱.中学物理实验操作评价研究[J].物理教师,2018,39(08):50-52+55.

[3]张永杰.基于物理学科核心素养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实践研究[D].徐州:江苏师范大学,2017.

[4]黄国龙.基于创新素养培育的物理课程建设[J].教学月刊·中学版(教学参考),2014(01):3-7.

(收稿日期:2019-07-07)

猜你喜欢

传感器小组合作核心素养
DEP推出量产内燃机传感器可提升效率减少排放
跟踪导练(三)2
光纤与光纤传感器
作文评改“五步曲”
论构建英语高效互动课堂的策略
新课标下物理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