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视黄醇结合蛋白4在去势小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模型中的表达及意义

2019-11-16蔡泓卢莎陈岳明卓广超张治芬

浙江医学 2019年20期
关键词:去势高脂肝脏

蔡泓 卢莎 陈岳明 卓广超 张治芬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是目前全世界最常见的慢性肝脏疾病,疾病谱包括单纯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肝硬化甚至肝细胞癌。尽管NAFLD起病隐匿,但如能积极开展早筛查、早干预,则能够获得良好的临床防治效果。肝脏脂质合成代谢和转运调控在NAFLD发病中起主要作用,其中脂肪酸合成酶(FAS)和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SREBP-1c)蛋白表达上调,被认为对肝脂肪变性具有重要意义。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显示,绝经后女性NALFD发生率显著升高[1]。绝经是女性发生NAFLD的独立危险因素[2],但其视黄醇结合蛋白4(retinol binding protein 4,RBP4)是一种新型脂肪细胞因子,被认为可作为胰岛素抵抗的标志物[3-4]。多数临床研究发现,无论成人或儿童,血清RBP4蛋白表达水平在NAFLD患者均高于健康人群[5],但其与NAFLD之间的相关性尚未获得一致确认[6]。本团队前期研究发现,外周血RBP4蛋白表达水平与绝经后女性NAFLD相关,对这一人群的NAFLD具有诊断标志物的潜在价值[7]。本研究采用小鼠高脂饮食诱导及去势模拟女性绝经后NAFLD状态,通过分子生物学和病理学观察外周血清及肝组织中RBP4、FAS和SREBP-1c蛋白表达水平的改变,探讨RBP4蛋白在绝经后NAFLD发病中的意义,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1.1.1 动物 8周龄雌性SFP级C57BL/6小鼠30只,体重(16.1依0.8)g,购自上海斯莱克实验动物有限责任公司,于浙江中医药大学动物实验中心分笼饲养。

1.1.2 高脂饲料 由浙江中医药大学动物实验中心提供,脂质含量42%,为模拟“西方饮食”配方。对照正常饲料脂质含量12.6%。

1.1.3 主要试剂 小鼠RBP4、FAS抗体购自武汉三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SREBP-1c抗体购自美国GENE原TEX公司;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GAPDH)、茁-肌动蛋白(茁-ACTIN)及HRP标记山羊抗小鼠抗体均购自武汉塞维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RBP4蛋白酶联免疫吸附(ELISA)试剂盒购自美国ABcam公司。

1.1.4 主要仪器 倒置相差显微镜(日本Nikon公司,Eclipse Ci型);高速冷冻离心机(美国Thermo Fisher公司,micro21R型);蛋白凝胶电泳系统(美国Bio-rad公司,chemidoc XRS+型)等。

1.2 方法

1.2.1 动物分组及模型制备 将30只小鼠适应性喂养1周后,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高脂+去势组、高脂组和对照组3组,每组10只。高脂+去势组:去势后,给予42%高脂饲料;去势组:去势后给予正常对照饲料;对照组:实施假手术后,给予正常对照饲料。去势手术方法如下:小鼠禁食过夜后,根据体重(0.004ml/kg)予腹腔注射10%水合氯醛注射液麻醉,取下腹阴道口正中上方1~2cm处切口,分离卵巢周围脂肪组织后结扎卵巢周围血管及输卵管,切除卵巢。假手术实施如下:以同样的方法实施麻醉并打开小鼠腹腔找到卵巢,仅切除卵巢周围少量脂肪组织,保留双侧卵巢,切除脂肪组织体积约等同于卵巢组织。所有小鼠手术后背部注射青霉素钠20 000U/支预防感染。术后连续观察阴道脱落细胞涂片1周,细胞涂片提示去势小鼠阴道上皮持续无角化状态,动情周期消失,证实去势造模成功。造模后每周1次禁食10h后称重,每4周1次禁食后尾静脉采血,测得小鼠血浆ALT水平明显升高、体重显著增加,表示NAFLD造模成功。所有小鼠造模20周后断颈处死,心脏取血。

1.2.2 体重及肝脏指数检测 3组小鼠建模后每周禁食10h后称重;处死后即刻摘取肝脏称重。肝脏指数=肝脏湿重(g)/体重(g)伊100%。

1.2.3 病理学检查 取小鼠同部位肝组织2份,1份经10%中性甲醛液固定、脱水、石蜡包埋、切片,脱蜡后进行HE染色,光镜下观察肝组织形态学改变;1份于-20益冻存后行油红O染色,光镜下观察肝细胞质内脂质沉积情况。参照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AFLD临床研究网病理工作组指南进行NAFLD活动性积分(NAFLD activity score,NAS)评定。NAS积分(0~8分)包含下列内容:(1)肝细胞脂肪变性:0分(<5%);1分(5%~33%);2分(34%~66%)。(2)小叶内炎症(20倍镜计数坏死灶):0分,无;1分(<2个);2分(2~4个);3分(>4个)。(3)肝细胞气球样变:0分,无;1分,少见;2分,多见。NAS<3分可排除NASH,NAS>4分可诊断为NASH,介于两者之间为NASH可能。不伴有小叶内炎症、气球样变和纤维化但肝脂肪变性>33%者为NAFL。肝纤维化评分参照Ishak标准:S0为无纤维化;S1为部分门管区有纤维增生,有或无短的纤维隔膜;S2为大多数门管区有纤维增生,有或无短的纤维隔膜;S3为大多数门管区有纤维增生,偶见门管区以纤维桥连;S4为门管区纤维增生,同时伴有明显的纤维桥连;S5为明显的桥连,偶见结节;S6为可能或明确的肝硬化。

1.2.4 血清RBP4蛋白表达水平检测 采用ELISA法。处死小鼠后收集心脏血液标本,即刻3 500r/min低温离心10min,吸取上层血清-20益保存。集齐所有样本统一交专人严格按照ELISA试剂盒说明书进行血清RBP4蛋白水平测定。

1.2.5 肝组织RBP4蛋白表达水平检测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取上述未染色石蜡切片以ABC法行免疫组化染色。每张切片至少3个200倍视野拍照,保持背景光一致,采用Image-Pro Plus 6.0软件准确选取棕黄色作为阳性的统一标准值,分析照片中阳性面积的累积光密度值(IOD)。

1.2.6 肝脏RBP4及FAS、SREBP-1c蛋白表达水平的检测 采用Western blot法。取各组小鼠肝组织约3mm3于液氮中研碎,加入蛋白裂解混合液于冰上充分裂解。以14 000/min离心3min后取上清液。按照BCA法进行总蛋白质浓度定量。加入5伊蛋白上样缓冲液,100益、5min裂解蛋白。制备十二烷基硫酸钠一聚丙烯酰胺凝胶(SDS-PAGE),每孔加蛋白样品 3 0滋g,在 1 00V 电压及100min的湿转条件下将蛋白转至硝酸纤维素膜(NC膜)上,然后用含5豫脱脂奶粉PBS室温封闭4益过夜。一抗室温孵育2h,TBST洗膜3次,二抗室温孵育1h,TBST缓冲液漂洗3次。使用ECL发光液显影,自动化学发光成像系统采集图片,ImageJ软件分析灰度值,计算目标蛋白相对表达量。

1.2.7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0.0和Graphpad Prime 7.0统计软件。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表示,方差齐时多组间比较采用F检验,两两比较采用LSD-t法,方差不齐时多组间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3组小鼠体重、肝脏指数比较 结果显示,在第20周时与对照组相比,高脂+去势组小鼠体重及肝脏指数均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见表1。

表1 3组小鼠体重及肝脏指数的比较

2.2 3组小鼠肝组织HE及油红O染色结果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HE染色下高脂+去势组和去势组出现明显的肝细胞空泡样改变,组织炎症细胞浸润,呈典型肝脂肪变性表现;高脂+去势组病变程度更重,并可见静脉周围、肝窦轻度纤维化表现。油红O染色下见高脂+去势组广泛肝细胞质内大小不等红色脂滴聚积,呈典型肝脂肪变性表现。高脂+去势组脂肪变性、炎症坏死灶及气球样变更显著,NAS评分更高,并达到肝纤维化S0~S1级别。3组小鼠病理检查结果见图1(插页),NAS比较见表2,肝脏纤维化评分见表3。

表2 3组小鼠肝脏NAS比较

表3 3组小鼠肝脏纤维化比较

2.3 3组小鼠外周血清RBP4蛋白表达水平比较ELISA结果显示,对照组、去势组和高脂+去势组小鼠外周血清中RBP4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为(7.65依0.48)、(8.70依1.67)和(13.57依1.67)m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进一步两两比较发现,高脂+去势组血清RBP4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另外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而对照组与去势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4 3组小鼠肝组织中RBP4蛋白表达水平比较Westernblot结果显示,对照组、去势组和高脂+去势组小鼠肝组织中RBP4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10依0.05、0.26依0.10 和 0.38依0.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进一步两两比较发现,高脂+去势组和去势组肝组织RBP4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1),而前两组之间表达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图2。

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抗RBP4蛋白棕褐色免疫颗粒在肝细胞中特异性广泛表达,其他细胞类型包括胆管细胞、肝星状细胞、内皮细胞和炎症细胞中无表达,阳性染色位于肝细胞胞质。对照组、去势组和高脂+去势组小鼠肝组织中RBP4蛋白染色IOD值分别为41.22依6.51、93.76依10.02 和 286.93依35.33,3 者比较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去势组和高脂+去势组较对照组肝细胞RBP4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上调,尤以高脂+去势组为著。RBP4蛋白表达水平与肝脏脂肪变程度呈一致性改变,见图3(插页)。

图2 3组小鼠肝组织RBP4蛋白电泳图

2.5 3组小鼠 FAS、SREBP-1c蛋白表达水平比较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对照组、去势组和高脂+去势组小鼠肝组织中SREBP-1c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25依0.08、0.41依0.10 和 0.48依0.07,FAS 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为 0.37依0.07、0.69依0.13 和 0.75依0.11。SREBP-1c和 FAS蛋白在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进一步两两比较发现高脂+去势组和去势组SREBP-1c和FAS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1),但前两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图4。

图4 3组小鼠肝组织SREBP-1c和FAS蛋白电泳图

3 讨论

RBP4蛋白主要通过肝脏合成,其次是脂肪组织。近年来的研究认为血清RBP4蛋白参与胰岛素调控,与肥胖及糖尿病相关,并被认为具有2型糖尿病诊断标志物的价值[3,8]。但是RBP4蛋白表达水平与NAFLD的关系尚未明确[6,9]。本研究团队的前期研究发现绝经后NAFLD女性患者较健康对照者外周血清RBP4蛋白水平明显升高,具有NAFLD诊断标志物的价值,但缺乏组织学证据。在本实验中,笔者利用对雌性C57BL/6小鼠实施高脂饮食和去势手术的干预,成功模拟女性绝经后NAFLD疾病状态。结果显示,在去势雌性小鼠中,当肝脏出现轻度脂肪变性,即病理学检查中发现肝细胞脂质沉积增加,但尚无明显炎症反应时,即有肝RBP4蛋白表达上调,且其表达水平随着肝脂肪变性的程度加重而上升。表明肝脏RBP4蛋白水平不仅是NAFLD的敏感诊断指标,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NAFLD的疾病严重程度。进一步对比小鼠肝脏和外周血清RBP4蛋白表达水平,笔者发现RBP4蛋白在这两者中的表达改变呈一致性,提示血清RBP4蛋白能够较好地反应肝组织RBP4蛋白表达水平,由此认为血清RBP4蛋白水平亦能够较好地反映肝NAFLD的发生、发展情况。这一结果与前期临床研究结果一致,为血清RBP4蛋白具有在绝经后女性中NAFLD诊断标志物这一价值提供了可信证据。

Xia等[10]发现RBP4蛋白可特异性激活SREBP-1c并上调其下游基因FAS的表达,从而影响肝脏脂质合成代谢。SREBP-1c蛋白活化是肝细胞合成TG的关键步骤,激活的SREBP-1c蛋白可在转录水平调控FAS蛋白,后者是乙酰辅酶A和丙二酰辅酶A合成内源性长链脂肪酸的关键酶。笔者观察到,脂肪变性的肝组织SREBP-1c和FAS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与同一样本中RBP4蛋白表达改变一致;但随着肝脂肪变性的进一步加重,SREBP-1c和FAS蛋白的表达并未相应上调,呈现出与RBP4蛋白是分离趋势。提示NAFLD发病机制复杂,RBP4蛋白参与其中部分调控途径。

目前关于性激素与RBP4蛋白表达关系的研究较少,部分临床研究数据显示在男性中,睾酮水平与血清RBP4蛋白水平呈正相关[11-12]。Li等[13]的临床研究发现,肥胖女性人群中血清RBP4蛋白水平与雌激素浓度呈负相关。笔者前期研究发现无论是否肥胖,女性血清RBP4蛋白表达水平都与循环雌激素呈负相关[14]。这一现象在本实验中获得进一步证实。在同周龄小鼠中,去势小鼠肝脏和血清中RBP4蛋白水平均高于接受假手术的对照组,提示绝经状态可能上调女性RBP4蛋白的表达。但考虑到绝经状态涉及到多种性激素的改变,包括雌激素水平下降、睾酮水平相对上升等,因此尚不能明确单一激素改变对绝经后女性血清RBP4蛋白表达水平的调控作用,本研究团队将在进一步研究中探讨各性激素成分对RBP4蛋白调控的分子机制。

综上所述,RBP4蛋白在去势雌性小鼠模型NAFLD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表现出良好的肝脂肪变性病情的相关性。结合相关临床研究,血清RBP4蛋白可能成为绝经后女性NAFLD诊断标志物和治疗靶点,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猜你喜欢

去势高脂肝脏
七种行为伤肝脏
去势方法及其对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肝脏里的胆管癌
不同去势程度对筠连黄牛生长性能、血清指标和瘤胃发酵的影响
3D腹腔镜下肝切除术在治疗肝脏肿瘤中的应用
探讨仔猪去势的替代方案
高脂血标本对临床检验项目的干扰及消除对策
不同去势日龄对保育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鱼油可减轻高脂饮食的危害
高脂饮食诱导大鼠生精功能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