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音乐类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艺术实践教育研究

2019-11-15邢洁张洋脱强

北方文学 2019年30期
关键词:艺术实践人才培养创新

邢洁 张洋 脱强

摘要:高校是培养优秀人才的摇篮,是培养创新型、实用型人才的基地。高校音乐类专业不仅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载体,同时也是我国音乐文化与世界接轨的重要载体。在党中央高度重视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基础上,高校音乐类专业也在积极进行创新和实践探索。本文基于高校音乐类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现状、定位与目标,提出几点创新人才培养的艺术实践教育措施,旨在为高校音乐类专业的发展、学生自身的发展、社会的需求奠定良好基础。

关键词:高校音乐类专业;创新;人才培养;艺术实践

“创新”是当今世界发展的主题,因此,高校各个专业也紧跟时代的发展,在教育的过程中更加注重创新和实践,为社会培养出更多实用型人才。高校音乐类专业是为社会培养音乐人才、将中国音乐发扬光大的重要载体,为了给学生们提供更好的实践机会以提升其音乐综合素养,应当要从教育创新的角度出发,为学生们打造更多的艺术实践平台,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全面提升其音乐综合素养。

一、高校音乐类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现状、定位与目标

(一)高校音乐类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现状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高校音乐类专业的教学理念也逐渐发生了变化,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逐渐被创新性教学模式所取代。高校音乐类专业更加注重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和实践教育,但是由于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如:传统思想因素、建设经费因素、教育模式因素等),使得高校音乐类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现状并不乐观。如:一些高校的骨干教师虽然具备较为丰富的教学经验,但是其创新能力不足,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有限,这样就会导致在实践过程中受到思维模式的约束,进而无法使用创新性方法来加强实践教育,进而约束了学生自身潜能的发挥和能力的增长。此外,部分高校虽然重视创新和实践教育,但是在此方面的投入并不多,限制了创新和实践教育的发展。总体来看,高校音乐类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艺术实践教育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二)高校音乐类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定位与目标

对于高校音乐类专业人才培养来说,仅仅有良好的硬件设施并不能提升高质量人才的产出效果,也不能满足当今社会对高素质音乐人才的需求,特别是音乐类专业的学生需要更多的个性化发展空间,因此,高校音乐类专业人才需要更多的创新空间和实践空间,而这种空间的支持不仅包括整体实践环境的构建,还包括艺术实践活动的形式与质量。因此,对于高校音乐类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来说,高水平艺术人才、实用型艺术人才的创新性培养是其精准的定位和发展的目标。高校应当要通过不断地创新来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促使高水平、实用型艺术人才的诞生。

二、高校音乐类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艺术实践教育措施

基于上述内容可知,高校音乐类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应当要加强艺术实践教育,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创新发展机会,促进学生音乐艺术水平和素养的全面提升。笔者建议高校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出发:

(一)主动接轨地方文化的艺术实践

我国国土面积较为广阔,不同地区的历史发展背景、人文背景、地区文化、民族文化、生态环境都有着一定的差异,这样就会使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音乐文化、艺术形式等。因此,高校音乐类专业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可以打破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主动接轨地方文化,让音乐教育更具创新性和实践性。第一,不同高校所在的区域都有着自己的音乐文化,因此,高校可以将本地区的区域文化、民间音乐文化、民族音乐文化等有效融入到课程体系中,构建具有一定地方特色的人才创新实践培养机制,带动音乐文化的多元化发展。第二,由于我国不同地区语言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具备地方特色的用嗓方式、发声技巧、音乐风格、审美要求等,因此,在音乐类专业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将这些具备民族特色的内容融入到其中,不仅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同时也能够加快地方音乐文化知识的传播。

(二)创建音乐教学研究视听中心

为了给学生们提供更多实践的机会,高校可以为学生们创建音乐教学研究视听中心,该研究中心的建设需要以学校自身的条件为基础,可以适当吸引社会的力量来为学生们创建音乐教学研究视听中心。第一,在视听中心建设的过程中,由于主要针对的是视听和训练,因此,其功能应当要将高校的音响、影像、声讯等资料囊括到其中,并为学生们提供检索、鉴赏、视听等服务,为学生们视听训练提供更加全面的服务。当然,在为学生们提供资料服务的时候,也需要将地方特色音乐的历史文化资料融入到其中,接轨当地的特色音乐文化元素,为学生们提供更多实践和创新的机会。第二,视听中心建设的过程中应当要注重信息化技术和平台的使用,为师生之间的沟通以及教师的管理工作提供方便。由于视听训练的过程是随时随地的,而教师又不能够时刻陪伴学生左右帮助指导,因此,学生可以将视听训练的结果上传到公共空间,方便教师的点评和指导。

(三)创办音乐文化艺术研究所

创办音乐文化艺术研究所的目的在于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服务。第一,大环境的建设。高校应当要不断调整自身的课程体系、团队建设、软硬件设施建设等,突出创新和实践性,对实践教学进行全面补充,进而为音乐类专业学生的创新和实践教育营造良好的大环境。第二,采编服务。在音乐文化艺术研究所创办的过程中,应当要为学生提供采编服务,通过对不同音乐风格、元素的采集、改编和创作,来为学生呈现出更好的实践训练体系,提升课程整体的创新性。比如:利用假期的时间来展开实践活动,到当地音乐文化氛围浓厚之地进行采风,并结合相关音乐知识来进行节目排练,展开适当的创作,以便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第三,“情报”服务。“情报”服务是为了给学生们提供更多的音乐教育相关资料,并协助高校音乐类专业展开对外音乐文化学术交流和音乐资料情报交流,服务于学生、服务于高校、服务于社会。该服务不仅能够为教师科研提供相关平台,同时也能夠为学生展开音乐学术研究提供方便。

(四)打造音乐教学校外实践基地

为了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高校应当要积极与校外的企业进行联系,积极为学生打造音乐教学校外实践基地,让学生们能够真正接触到社会环境,进而通过实践来获得更多的音乐经验。由于企业一般都是以发展和利益为第一考量,因此,“利益置换”是校企合作的基础和重点。第一,在校外基地建设的过程中,企业可以为学生提供足够的岗位实训机会,安排老员工对实习学生进行带教,并对其进行指导,努力辅助音乐类专业学生快速成长,并与高校一同对学生进行管理。此外,创新创业是当今社会发展的主题,企业可以适当为学生提供创新创业的机会,给予适当的鼓励和扶持,而企业从中获得的利益可因况而定。这样,学生就会接触到更多的实践机会,以此快速提升自身的能力,以适应社會的需求。如:跟剧团进行演出、跟乐团演出锻炼等。第二,高校在为学生打造校外实践基地的过程中,还应当要积极并努力地吸取校外实践经验和优势,进而及时调整高校自身的音乐类专业建设情况,让学生有足够的空间来发挥自身的能力,自我锻炼、自我实践、自我创新,为学生提供更好的艺术教育。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教育行业的改革以及社会发展需求的变化,高校音乐类专业学生的发展空间也越来越大。在创新创业理念下,高校音乐类专业更加注重创新教育和实践教育,因此,为了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创新和实践机会,高校需要对人才培养的现状进行了解,并明确人才培养的定位和目标,进而通过多样化的创新和实践方式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促进我国音乐类人才的成长。

参考文献:

[1]杨爱萍.“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音乐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研究[J].当代音乐,2019(09):42-43.

[2]黄雪晴.关于高校音乐类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研究与实践[J].当代音乐,2017(23):110-111.

[3]赵远征.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教育教学改革措施探讨[J].北方音乐,2017,37(13):157.

[4]夏美君,刘大巍.高校音乐专业创新人才培养实践育人模式探索——以“苏南地方音乐文化研究及创新人才培养实践基地”建设为例[J].黄河之声,2016(17):33-34.

[5]何娟.关于高校音乐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与研究[J].戏剧之家,2016(04):200-201.

猜你喜欢

艺术实践人才培养创新
大学生舞蹈专业艺术实践教育的设置及意义分析
教师教育专业化背景下高师学前教育专业艺术实践教学改革
加强中职学校学生艺术实践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