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来自邻人的光
——简析李榕的小说创作

2019-11-15

长江丛刊 2019年3期
关键词:高飞韩老师马齿苋

复杂人性中发掘和坚守善与爱的主题

李榕的长篇小说是浪漫的。奇幻小说《塔罗牌的冒险游戏》一共八本,缘起一幅塔罗牌,逆生长的孩子,想要得到就必须失去的法则……天马行空的故事一路扩展到了外太空。“她似乎尝试在魔幻世界中寻找暗含的人生真谛,虽架空现实,却与现实生活相互映照。”(刘雯君《天使之翼》)

李榕的中短篇小说是现实的,这种现实有别于新时期写实主义的“零度感情”,“文字像一束光,清楚照见人生的不同时刻,照见苦难,在寒冷里带来些微的暖”。(李榕《关于时间》)对于人生的苦难与寒冷,她并未冷眼旁观,而是试图给苦难以光明,给寒冷以温暖。

中篇小说《深白》主次人物15人,除沈心那个“横竖看着就跟黑社会似的”画家丈夫外,其他人物虽有着各种不足,但个个心地善良,其中有着“李代桃僵”式的精神,“将功补过”的行动。

高飞和沈心在交接班中出现医疗事故,主任追责时,“她迟疑片刻后承担了全部责任,推算起来主要责任当然是沈心,这件事高飞顶多次要责任,明摆着是代人受过。”

作为高飞的闺蜜、同事,沈心忍受着暗恋高飞丈夫的情感和癌病的双重痛苦,帮忙照顾高飞的孩子。当高飞因为进修困难时,沈心说:“你放心去吧,我来给你顶班。”高飞一愣,“知道沈心念及自己扛了17床的事而投桃报李”。沈心在小说结尾给高飞短信:“如果此次我不能挺过去,拜托你帮我活好”,通篇充满友爱和温情。

《深白》中的两个男人个性缺陷明显。前夫欧阳英俊潇洒,本是“万人迷”他还“迷万人”,妻子责怪他有太多女朋友,他强辩:“不是女朋友,只是女性朋友。”高飞因他彻夜不归断然与他离婚。然而欧阳的不归,却是为了抢救割腕自杀的沈心,只是碍于沈高是闺蜜,欧阳才没道出隐情,直至故事最后才真相大白;

高飞的第二任丈夫黄成心胸狭隘,但他在办完离婚手续后,为保护高飞车祸而死,“李代桃僵”显其“大爱”本质;

高父虽然抛弃高飞母女,年迈后回到高飞身边,“浪父回头金不换”;

《爱上爱》里,林未然为保护阮今爱与两个流氓搏斗,被割破喉管,险些命丧。

《热干面记》里,老李从火灾中救出一直关心他的韩奶奶,又返回去寻找她的拐杖,不幸被煤气罐炸死。

《鲜鱼糊粉记》里,哥哥在嫂子癌症晚期时与嫂子复婚,嫂子弥留之际关心着哥哥离婚期间的相好小梅,催哥哥去找小梅。

《群》里,即使是敲诈犯,在小说结尾处也显示出人性善良的一面:舍身救下被他敲诈的家长的孩子,用生命洗去罪孽……

李榕写身边的芸芸众生,写“众”,写“群”,体恤随时袭来的寒意与更蓬勃的暖。正如她在《群》的引子所写:“群是众生的屋檐,是烈日下张开的伞。”

李榕书写的人间温暖,是“李代桃僵”的牺牲、“古道热肠”的美好,她笔下的善与爱是人物在自身环境中,在时间洗刷沉淀中,自然“深白”的。

首先,善与爱是相互的。《深白》高飞代沈心承担医疗事故,沈心在高飞进修期间帮高飞照顾小孩;《马齿苋》里韩老师帮苏林借钱上学,苏林帮韩老师找失踪“病人”;《群》中can帮学生“吃好中餐”,达人帮can接送孩子。正如“礼尚往来”一样,李榕写“爱尚往来”。

其次,善是因为“人性本善”。《群》里的王志因赌而偷,因偷而敲诈,敲诈中他也深深自责,临死前一瞬,他想:“我擦,手他妈走在脑子前面了。”他冒险救人来不及想就行动了,彰显其性本善。

《马齿苋》中的闫老师无儿无女,他视学生为亲人,平时工资大多捐给山区贫困学生,所以公交车上“见扒勇抓”的行为就不足为奇了。

然后,善是人物的良心发现。《马齿苋》中疤子间接杀死闫老师,他改邪归正,再见闫老师遗孀,他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帮助韩老师,以减内心愧疚;《忽然之间》的尹学文幼时曾想放火烧死为生活从事暗娼的母亲,后来由张美心的困苦回想母亲,终于在三十年后喊出一声:姆妈。

李榕将这凡尘的暖演绎得有根有据,在朴实无华中呈现,在日常化的琐屑中探寻。

描写边缘性人物和寻找逻辑性动因推动复杂的情节

李榕描写的人物大多是边缘性的。《马齿苋》中马齿苋常见但其中的人物不常见。韩老师的丈夫在车上见义勇为被小偷捅死了;间接害死她丈夫的疤子改邪归正发了财,为赎罪费尽心机来帮助韩老师;另一主人公苏林是个失去父母的孤儿,吃饭都有困难,但他想方设法喂养被人丢弃的流浪狗……这些都是“处于社会边缘的小人物”(《小说选刊》)。作家用她的缕缕温情和美好信念,让这群怀揣苦水的边缘小人物相逢一处,用自己的微薄之爱填补他人的残缺,竭力拼接成一个相对完整的世界。

《深白》中的几个主要人物更是边缘性的。高飞从小被父亲抛弃,内心的伤痕一直未能痊愈;欧阳童年也是两次被抛弃的孩子;沈心一直暗恋欧阳,两次为欧阳自杀。然而高、沈二人又是工作生活朝夕相处……

《群》“校长”发现女儿不是亲生的,经过一番痛苦挣扎,还是成全了父女之爱;王志因赌而偷,因债而敲诈,最终救人舍命。

《爱上爱》中阮今爱九岁时父弑母;恋人林未然九岁时父弃母;林未然同父异母的妹妹章小可母疯。人物的家庭也是少见的。

《热干面记》里,老李不是老李而是老白,小丁是老丁的养子却是老白的私生子,是老丁的外甥。

因为这些边缘性,让李榕小说故事更具有可塑性和可读性。同时,李榕的边缘性人物具有浪漫成分,《鱼形珮》童话般的爱情,《马齿苋》童话般的孩子,这些可能与李榕也是一名童话作家有关。

李榕小说人物关系非常复杂,加上她选用非线性叙事结构,复杂得想请她配一张人物关系图。复杂的人物关系给故事情节推动带来不少麻烦,所以李榕在写作前将“所有的故事细节脉络,必须全部想通才能落笔,包括人物的名字、性格、爱好、家庭成员,还有他(她)的过去和将来”。(李榕《关于时间》)因此,李榕能将盘根错节的故事细节精巧地结合起来,互有血脉相连,充满活力,不显别扭。

复杂的故事里她充分运用了生活逻辑动因来推进情节发展。《深白》中高飞与丈夫打架,丈夫要她:“滚,滚出我的房子!滚得越远越好!”高飞就着带小孩“滚”到闺蜜沈心的单身宿舍,于是写出沈心闹离婚等故事。孩子没人带,要找幼儿园,沈心找自己的前男友小交警,于是写出沈心与小交警的故事……

《群》中的QQ家长群里的人物,因群产生学生培优补课的故事,因群产生团购纠纷的故事,因群家教产生夫妻怀疑出轨的故事,因群互相关心孩子失踪的故事。作者巧妙地选取“群”切入生活,为人物先分后合、分分合合、各说各话、交叉对话提供了情节发展的动因。

同时她采用了心理逻辑动因来推动情节发展。《深白》中高飞医生夜班医疗事故后回家,家里满满屋子人在打牌,大人小孩闹得她不能补觉,“这工作没法干了,这家也没法回了,她怀着沉痛心情自言自语”;偏这时曾抛弃她的父亲来敲门借钱(插叙父亲的故事),高飞对“父亲不请自来一万个不高兴”;父不走,她找丈夫借钱,丈夫拒绝,“她希望赶紧打发掉父亲,黄成却不能体谅她的苦衷”,还骂她呆头呆脑;她去找门外的父亲,父亲却走了。“想想自己竟然连杯水都没给父亲,她心里遽然酸楚起来,如果不是走投无路,父亲无论如何不会来求她的”。于是高飞猛地掀翻了牌桌,叫道:“叫你们打牌!叫你们开心!”高飞脸上立即挨了两记耳光。

通过这一浪高一浪的心理活动,一场夫妻闹离婚的故事自然启动。

《马齿苋》里,苏林低价卖红领巾给学生,抢了韩老师小卖店的生意,韩老师想“这样下去可不行,可得想点办法”;于是就找班主任反映学生不能做买卖,要集中精力学习,引出苏林在班上的一连串故事。在新班主任不想管时,韩老师又想:“对了,找他家去,老师管不了,家里总不能不管吧”,又引出苏林家里的一些故事。

与时下的余一鸣、孙频的社会写实和人性批判不同,李榕坚守善与爱的天地,她的人物从池莉“烦恼人生”走出,虽有着个人的私心和杂念,却在友情、亲情、人情中开出温暖的花朵,将假丑恶明火执仗的世界归宿于暖暖人间。李榕擅选取身边人作为叙事对象,家长里短驾轻就熟,平民百姓的理想很小,不是“一个亿的小目标”,不过是一饭一粥,一菜一肉,你看疤子请吃个便饭就让韩老师感动得哭。(《马齿苋》)欧阳将一盘红烧肉倒在高飞碗里就让高飞内心泛起波澜。(《深白》)

千头万绪盘根错节的文本结构

如同苹果横切出的星形截面,李榕的故事大多从中间开始,《深白》里高飞离了两次婚,高飞的父亲离了两次,高飞母亲离了一次,沈心离了一次,欧阳离了一次,黄成离了一次。欧阳和黄成内心也不一定想离婚,沈心和小警察因为棒打鸳鸯才没结婚,大家以为高飞和欧阳藕断丝连想复婚……李榕直接从高飞第二次离婚(闹离婚)写起。难怪改编成的39集电视剧名叫《再婚进行时》,准确说应叫“再离婚进行时”。再婚或再离婚前该有多少故事啊。“有初恋,有一见钟情,有暗恋,有姐弟恋,有禁忌之恋,有一饭之恋。或遗憾或伤感或释然或放手。”(李榕《从<深白>到<再婚进行时>》)

再婚再离婚的多元故事要顺叙,种类繁杂的“恋”要补叙。于是小说故事之密集,就像美军的集束炸弹(空投一颗母弹,散落202个子炸弹,每个子炸弹可以碎裂成300个金属弹片)散落在全篇,同时给读者许多惊奇紧张和迷茫。(这样就为将3.5万字的中篇小说稀释为39集的电视剧奠定了基础。)

一边是现在时态的多人多事多时间多空间的故事要推进,一边过去时态多人多事多时间多空间的要补叙。随便翻开《深白》的一页,你就会发现每页都有多人的故事。第1页高飞抢救病人出来,听见沈心“努力遏制的哭声”,到食堂见前夫在插队买饭。这抢救,这哭,这插队,后面都有大大的故事。

过去的故事断断续续。第1页说欧是高的前夫,为什么“前”了?到第19页才写“结婚周年晚上得知自己怀孕,想与欧阳谈谈,可那天欧阳彻夜未归”,于是离了;第29页“那天晚上你人究竟在哪里?”;34页写沈心说暗恋欧阳而割脉自杀;到第39页才写欧阳那天晚上在为沈心缝合伤口。小说到了结尾,故事的开头才出现。

这种小说结构上的盘根错节、根干交替的手法,在《群》里体现得更淋漓尽致。QQ群既是作者展开叙事的一个载体,也是小说表达的对象本身。小说像生活中的群一样,开篇开放开阔,五个人物纷纷独立出场,表面松散孤立,实则彼此牵连。“以普通人的生存境遇和情感遭际为核心,缀连着衣食住行、喜怒哀乐、家长里短、儿女情长这些熟悉的元素。”(阳燕《QQ群里的孤独与爱》)在网络时代编起每人每家一本本难念的经,经里经外,学生与学生,家长与家长,家长与学生,丈夫与妻子,父亲与女儿之间的叙事之网,“世界便从二维达到了三维,平面变成了立体”(《群》),三维和立体便是这篇小说的结构。

2017年冬,李榕发表了《热干面记》。初看上去,李榕似要傍民俗文化抬高小说身价,不想却是一个狸猫换太子的传奇,在“老李”的热干面馆里演绎着与“老丁”的侠肝义胆、街坊亲情、拆迁大爱、仁义温暖。小说最后,李榕将复杂故事的“饺子皮”捏拢:在“体验生活”时发现,原来小丁不是老丁的儿子,而是老李的私生子,是老丁的外甥;老李其实也不是老李,是老白,他南下寻找失散的恋人,在工厂事故中失忆,好心领导冒险让他顶替同场事故中死去的工友,便成了老李。

这复杂的人物,复杂的故事,不讲亲人棒打鸳鸯的故事本身,而是讲这离奇故事之后血缘奇情和无疆大爱。

传统经典的线性叙事,严格按现实时间来安排叙事结构,文本由“开端、发展、高潮、结尾”组成。李榕惯用的非线性叙事将情节破碎代替情节连贯,采用“双时空”,通过回忆使前事和当下相互交织,前后补充对比。线性叙事如同在鞭炮的一头点火,非线性叙事则是把一挂一万响的鞭折叠,在对折处点火,炸响的程度大大增强。情节密度高,情节推进快。但于读者来说,无疑增加了阅读负担。如果李榕可以将叙事非线性化向叙事线性化作一些妥协,我想读者阅读会更轻松一些,增强小说受众的大众化。

2018年春,《鲜鱼糊汤粉记》放弃了李榕熟悉的非线性叙事,采用了线性叙事,从“我哥”出生写起:回城上学、当兵、进厂、结婚、离婚……回乡开鱼糊粉店。舒缓的线性叙事让作者有了描写的空闲,小说语言也有了明显的变化,细腻别致的描写产生了丰足感。在《鲜鱼糊汤粉记》里,李榕将其善与爱的小说主题演绎得炉火纯青。她用“鲜鱼糊”喻指“我哥”性格“糊”(湖北方言里,糊有憨厚,不投机取巧的意思),他人生多舛,却以他的“糊”面对一切,以不变的善应对风云万变。他让人忽略,却令人回望。李榕非常成功地写出了“时间长河里小人物看似无滋无味确是有滋有味的一生”。

语言上,《深白》内在的张力和《鲜鱼糊汤粉记》的细腻应该肯定。其中不乏惊奇跳跃的比喻;写穿着讲究的一个人,“像一张崭新的二十元人民币”(《深白》);写暴雨过后街道涨成“海”,“我哥”在海里“像只走在时间沿岸的小舢舨”(《鲜鱼糊汤粉记》)。如果说2007年的《深白》语言如榕树独木成林的博大,如夏日江河的澎湃,2018年《鲜鱼糊汤粉记》就如李花洁白的细香,如秋日溪流自然舒缓,清新透亮。

猜你喜欢

高飞韩老师马齿苋
夏日野蔬马齿苋
马齿苋,我爱你
我的老师
痢疾克星马齿苋
拥有自由的天空,为何不能展翅高飞
农用无人机“高飞”还需多借力
放风筝
吃马齿苋要配酱醋和蒜泥
黄金搭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