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现状与改善路径研究

2019-11-14刘华

学理论·下 2019年10期
关键词:先锋模范作用现状问题

刘华

摘 要: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直接影响着高校基层党组织在群众中的形象和地位。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分析高校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而从社会、主观、制度、组织和实践层面分析问题根源,寻求问题解决路径。

关键词:高校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现状;问题;路径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9)10-0106-04

党员是党的肌体细胞,是中国工人阶级的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高校是知识的汇聚地,思想的引领地,承担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高校党员是师生中的一员,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直接影响着高校基层党组织在群众中的形象和地位,影响党组织对青年学生的吸引力,影响高校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对于高等教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具有重要而特殊的意义。为更好地了解高校师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情况,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在山东某高校获得相关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分析,发现问题所在,提出解决思路。

一、研究方法

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是工人阶级政党的先进性在党员行动中的具体体现,主要是带头作用、骨干作用和桥梁作用。带头作用主要是指党员在社会各方面成为群众的榜样;骨干作用是指党员要成为群众中的中坚分子,能够团结和带领群众,按照党指示的方向前进;桥梁纽带作用是指党员要成为沟通党组织和群众之间联系的纽带[1]。问卷调查围绕党员在带头、骨干、桥梁等方面作用,考察了党员的政治、思想、纪律和作用发挥等方面表现,在党员群体与非党员群体中就先进性开展对比调查。调查在山东某高校党员群体和非党员群体中共发放问卷2000份,回收有效问卷1869份,有效回收率为93.5%。

问卷在文献研究、专家咨询的基础上编制了《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调查问卷》,围绕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在党员和非党员群体分别设计了20多项调查题目,问卷采用李克特量表,从“非常符合”到“很不符合”分别评定党员日常表现,“非常符合”和“比较符合”选择比例越高表明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越充分。问卷还分别设计了单选题和多选题,采用Excell分析法对问卷结果進行统计处理。

二、结果与分析

(一)高校党员主观层面珍视党员身份,党员行为与身份相符度高

我们在党员群体中开展对自身党员身份认知的评价,调查结果显示高达84.9%的党员强烈认知到自身的党员身份,坚定认为这是作为党员必须坚守的身份认知。在非党员群体中开展的对身边党员是否符合党员要求的调查,26.8%的非党员认为身边党员“全部都符合”,56.3%的非党员认为身边党员“基本都符合”,绝大多数群众对党员与党员身份的相符度予以肯定。上述调查表明,党员对自身身份有强烈的认知,非党员群体对党员的现实表现总体认可度好,这为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奠定了良好的主观基础。

(二)高校党员在客观层面努力向先锋模范作用的标尺看齐

为客观调查高校党员在日常行为中是否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针对党员的政治、思想品德、执行纪律、发挥作用等四方面我们设计了20多项问题,分别在党员和非党员群体中开展问卷调查。调查表明除在志愿服务、捐款、奖项3项调查中党员的自我评价分值略低外,党员在日常政治行为、思想品德、执行纪律、发挥作用等方面均能严格要求自身,注重发挥自身表率作用。非党员群体的调查数据与此相似,详情见表1。

(三)高校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存有进步空间

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是一个相对概念,最主要的是相比非党员群体,党员作用发挥更为突出明显。我们在非党员群体中开展了对身边党员模范带头作用的感受的调查,24.1%的非党员认为“非常明显地感受到党员的带领和感召作用”,45.6%的非党员选择“能够感受,党员表现更为突出”,这表明绝大部分非党员群体对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是认可和肯定的。但也不能忽视26.1%的非党员群体认为党员和非党员的差别不大,甚至认为党员表现不如普通群众的调查数据。在非党员群体中开展的身边党员在急难险重任务时的态度的调查中,73.4%的非党员认为身边党员会“迎难而上”,21.5%的非党员认为他们是“被动听命”,分别有3.7%和1.3%的非党员认为身边党员会“接受但消极应付”和“逃避推脱”。这项调查表明部分党员距离关键时刻站得出来的标准存在一定差距。

2013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要严格党员日常教育和管理,使广大党员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急关头豁得出来,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调查数据表明,尽管党员作用发挥的主流是好的,但不可否认存在部分党员形象不佳,作用发挥不充分,群众认可度不高等问题。党员作用的发挥具有双重影响,优秀的党员形象能够起到良好的正面促进作用,而少数党员的不良行为所起的负面影响则需引发重视和思考。

三、影响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的因素多维度分析

问题的产生必然是多种因素累加结果,在影响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原因分析中,研究重点从社会、主观、制度、组织和实践层面等进行多维度分析。

(一)社会层面的原因:社会多元价值观的侵蚀与影响

马克思将整个人类历史进程以社会成员的生活状态为标准划分为三个阶段:人的依赖社会、物的依赖社会、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社会。资本主义全球化运动产生以来至我们所处的这个历史时期都处在“物的依赖关系”的历史阶段。“物的依赖关系”历史阶段的典型特征是人类本质的异化,人类由“生活人”异化为“经济人”。正如马克思所描绘的这样,“在他面前——金钱是一切事物的普遍的、独立自在的价值。因此,它剥夺了整个世界的价值——人的世界和自然界——固有的价值。金钱是人的劳动和人的存在的同人相异化的本质;这个异己的本质统治了人,而人则向它顶礼膜拜。”[2]194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我国社会关系呈现出利益多元化的趋势,社会价值观日趋多元,且具有明显的对抗特征。在各种价值观念的碰撞和交锋中,“等价交换”“利益至上”“金钱至上”等庸俗、错误价值观逐步侵蚀到人们生活,对传统价值观念形成严重冲击。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轻商轻利的伦理文化,而与市场经济相伴而生的是重商重利的经济文化,有的学者提出中国价值观念的重要转变是中国全面走向了重商重利的新教文化[3]。每一个生活在这一特定历史时代的个人价值理念和追求也都印记上这一时代烙印。在党员群体中开展的“影响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的制约因素”和非党员群体中开展的“影响身边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的制约因素”的调查中,27.2%的党员、26.0%的非党员认为“时代变了,党员更注重获取现实利益,不注重党员作用发挥”是重要原因。这一调查印证了社会转型时期的多元价值观,尤其是利益至上、实用主义的价值观念对党员集体观念的侵蚀和影响。

(二)主观层面的原因:党员身份意识弱化

个人作为特定历史条件下的成员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个体,党员本人主观意愿对其作用发挥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调查发现,入党动机不纯,党员发挥作用意愿不强是其中重要的制约因素。关于党员本人或身边党员要求加入党组织的主要动机的调查,表明绝大部分党员入党动机端正,能够从理想信念和党的属性出发审视入党行为。但同时也存在部分党员入党动机不纯的问题。他们入党是为了增加就业竞争砝码,满足个人虚荣心等因素。影响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的制约因素的调查中,51.7%的党员群体和50.8%的非党员群体认为“虽然入了党,党员意识和普通群众没有差异”是影响党员作用发挥的最为重要的原因。党员作用的发挥很大程度上要解决好“为了谁”的问题,若党员本身入党动机存在偏差,党员存在入党只是行为入党,思想并未入党等问题,党员作用发挥中必然会出现考虑“小我”多于“大我”的问题,必然会影响党员群体的形象,损害群众对党组织的信任。

(三)组织层面的原因:党员教育管理监督乏力

经过近些年的工作努力,基层党组织规范化建设有了长足进步,党支部对党员教育管理监督的职责逐步加强。但管党治党“宽松软”状态并未得到彻底扭转,党员教育、管理、监督不到位,甚至缺位状态不容忽视。在“影响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的制约因素”的调查中,25.6%的党员和20.8%的非党员认为“党支部对党员疏于管理,忽视党员作用发挥”是影响党员作用发挥的重要原因。

(四)制度层面的原因:未能建立有效的奖惩机制

邓小平同志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讲话中强调:“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4]党员作用的发挥不能忽视制度因素的影响。当前我们在党员的日常管理中多是笼统概括,大而化之的制度规定,缺乏有效的奖惩机制,对于优秀党员、合格党员、不合格党员的标准仍停留在较为笼统的制度规定层面。这样的制度设计缺乏实际操作性,难以形成有效的制度激励,导致优秀的党员无法脱颖而出,个别不合格党员长期浑水摸鱼,影响党员整体形象。

(五)实践层面的原因:党员发挥作用的能力和渠道受限

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整体要求较高,尤其是党员的带头、骨干作用要求党员自身需要具有较高的政治素养、业务素养,能够发挥榜样示范作用。对于党员这些能力的要求一方面需要将素质优良的人员吸纳到党员队伍中来,另一方面需要建立常规化的党员能力提升的渠道,让党员有效补短板,提升自身发挥作用的能力。同时,传统的党员教育多数局限在读文件、读报纸、参观考察等方式,对于如何将党员作用发挥与岗位、工作、生活等紧密融合缺乏有效推动举措,党员发挥作用的渠道存在不畅通的问题。调查显示,在影响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的制约因素的调查中,43.6%的党员和36.2%的非党员认为“党员不知道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的途径”是影响党员作风发挥的重要途径。

四、思考与建议

(一)社会层面: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整合多元价值观念

马克思曾精准预言,“在现代,物的关系对人的统治,偶然性对个性的压抑,已具有最尖锐最普遍的形式……”[2]515而在现实社会心理层面的研究也呼应了马克思的预言,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戴维·迈尔斯通过大量的实证研究和社会调查发现,“在过去的40年中我们快速增长的财富并没有给我们带来哪怕极小的主观幸福感的增强”[5]。相反,“患抑郁和各类社会病的风险更高。”[5]身处这样一个历史时期,人类需要正视现存历史阶段的问题,从道德和价值层面极力扭转“物的依赖”对人本质的异化,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实现社会整合,极力实现人类自身的超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定社会形态社会性质的集中体现,在社会思想观念体系中处于主导地位,决定着社会制度、社会运行的基本原则,制约着社会发展的基本方向[6]。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社会观念的整合作用要着重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上找准着力点,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整合多元价值冲突,实现国家、社会、个人的积极价值追求。在高校要紧密结合高校师生知识丰富、思维活跃的特点,积极从理论认知、价值认同、道德规范三个层面探寻培养路径。理论认知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思想基础;价值认同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本质要求;道德规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内在保障[7]。高校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高校党员努力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认同者、价值认同者和道德规范的实践者,积极发挥高校党员的道德示范引领作用。

(二)组织层面:严格党员教育管理监督

对党员的日常要求不能仅停留在道德或软约束层面,因为“正如人的理性不是绝对的一样,道德自律性的作用也不是无限的。在人的道德行为过程中,始终会受到私欲的纠缠,私欲无限扩张的本性构成道德自律的最大敌人。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借助于道德的外在约束力量,即道德的外部保障机制和外部支撑体系”[8]。为有效发挥高校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高校基层党组织需要加强对党员的教育管理监督,强化日常工作,通过强有力的组织管理督促党员作用发挥。一是严肃党内生活。坚持好“三会一课”制度,以规范有效的党内政治生活增强党员发挥作用的自觉性、主动性。二是组织好党员“亮身份、做贡献”工作。重点强化党员立足本职岗位发挥作用意识,组织党员佩戴党徽,设置党员示范岗等,增强党员身份意识,增强主动服务理念。三是强化对党员监督,重点强化组织监督和群众监督。组织监督从党员参加“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等党内政治生活的积极性和认真度分析党员行为是否合乎党员身份。畅通群众监督渠道,在高校中设置党员监督平台,对高校党员不符合身份的行为方便群众监督。通過逐步完善组织监督和群众监督,增强高校党员日常工作生活中立足岗位贡献力量,主动联系师生、服务师生,发挥与身份作用相符行为的自觉性。

(三)制度層面:构建良性制度激励体系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利益是思想的基础,利益决定思想。”“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会使自己出丑。”[9]根据这一原则出发,任何思想的形成都受利益驱动和价值参与。在党员作用发挥中同样要注重党员的利益诉求,注重发挥制度的激励作用。一是完善评议党员制度,深入推进党员评议与群众评议相结合、定性评议与定量评议相结合的民主评议党员办法,评出优秀党员、合格党员、认定不合格党员。二是建立有效的党员奖惩机制。对于优秀党员在精神激励、物质激励和组织激励等方面注重完善配套措施,大力开展有效党员表彰,树立鲜明的价值导向。对于表现一般,甚至不能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党员要建立惩罚机制,通过约谈、批评等方式激发党员主动纠正错误的自觉性。对于经反复教育不思改正的党员需要思考采取组织处理,停职或开除党籍等措施予以有效惩戒。

(四)实践层面:积极构建党员作用发挥渠道

一是党员能力提升,重点解决党员能力不强,无法有效发挥作用的问题。充分发挥党校的培训主阵地作用,做好党员的教育培训工作,探索“菜单式”培训方式,党员“缺什么”就培训什么,提高培训的实效。增强党员岗位技能培训,提升工作业务熟练度,提高工作服务能力,从提高能力素质上促进党员骨干作用发挥。二是积极搭建党员作用发挥的渠道。多深入群众中开展调查研究,把握群众的思想脉搏,了解群众所思所想。要尊重群众,认真回应调研、工作中发现的群众诉求,尊重群众的意见建议,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党组织多开展以党员为主体的志愿活动,为群众送温暖、送关爱,当身边群众有困难时,党员尽力提供帮助,扑下身子为群众办实事,解决实际困难,为群众排忧解难。三是实施党员关爱工程。党组织要及时关注党员所思所想,围绕“平时有人访、惑时有人解,难时有人帮”的要求,实施党员关爱工程,让党员能够感受到组织的温暖,感受到团体的力量,进而激发党员作用发挥的主动性。

参考文献:

[1]赵绪生,印铖君.做有能力的共产党员——谈谈共产党员的能力[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7:9-10.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河清.中国全面转向重商重利的新教文化[C]//聚焦当代中国价值观.潘维.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180.

[4]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33.

[5][美]戴维·迈尔斯.社会心理学[M].张智勇,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4:478.

[6]王晓辉.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求是,2012(23).

[7]冯留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路径探析[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

[8]梁禹祥.制度伦理与道德建设[J].道德与文明,2000(3).

[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03.

Research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Improvement Path of the Pioneer and Model Role of Party Member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alysis and Consideration Based on the Investigation of a University in Shandong Province

LIU Hua

(Shandong University,Jinan 250100,China)

Abstract: The vanguard and exemplary role of Party members has a direct impact on the image and status of grass-roots Party organization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mong the masses. The research uses questionnaire survey method to analyze the status quo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the vanguard exemplary role of Party member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then from the social, subjective, institutional, organizational and practical levels to analyze the root causes of the problems and seek solutions to the problems.

Key words: Party members,vanguard exemplary role,current situation,problems and paths in Colleges and Unive-

rsities

猜你喜欢

先锋模范作用现状问题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
新形势下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浅谈高职院校党建如何发挥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新形势下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