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阿帕替尼对二线化疗耐药复发宫颈鳞状细胞癌的疗效观察

2019-11-14潘国友郭慧王聪李大鹏刘乃富袁令芹

中国肿瘤临床 2019年15期
关键词:阿帕替尼阿帕鳞状

潘国友 郭慧③ 王聪 李大鹏 刘乃富 袁令芹

患者女性,52岁。2014年8月因宫颈鳞状细胞癌Ⅱb期于山东省肿瘤防治研究院行同步放化疗。放疗采用体外适型调强放疗(intensity-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IMRT)联合后装放疗,其中IMRT的放疗总剂量为5 610 cGy、后装放疗A点的放疗总剂量为5 000 cGy,同步化疗采用紫杉醇联合铂类方案、行4个疗程治疗。11个月后发现左侧锁骨上淋巴结转移,再行放疗总剂量为6 000 cGy的局部放疗,同步化疗采用脂质体紫杉醇方案、行1个疗程治疗。

患者30个月后出现腰椎、肺转移,病情第2次复发,行转移椎体姑息放疗及吉西他滨联合顺铂二线化疗方案,病情好转。患者于治疗第7个月因化疗耐药、疾病进展。2017年8月开始口服阿帕替尼单药500 mg/天治疗,开始治疗的第1.0、2.0、6.5个月时患者转移部位疼痛显著减轻,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ntigen,SCC)和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表达持续在低水平,且较治疗前低(图1),CT显示肺转移病灶较治疗前无进展或好转(图2A,2B)。阿帕替尼治疗第9个月SCC和CEA表达水平回升,CT提示肺部出现新转移病灶(图2C)。

图1 患者口服阿帕替尼治疗前后肿瘤标志物SCC和CEA的变化

图2 患者口服阿帕替尼治疗前后胸部CT检查

小结 宫颈鳞状细胞癌放化疗后,出现复发及耐药时治疗较为困难。阿帕替尼可高选择性抑制肿瘤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对肺癌、肝癌、食管癌、直肠癌、乳腺癌、子宫内膜癌等二线或三线化疗失败的患者,行阿帕替尼治疗均获得疗效,但在宫颈鳞状细胞癌中少有报道。本例患者经放化疗后2次复发,历经3次放疗及多个疗程的二线化疗方案后出现耐药,行阿帕替尼单药抗肿瘤血管生成治疗[1-2],患者疾病无进展生存9个月,为宫颈鳞状细胞癌患者的治疗提供临床循证医学的基础。

猜你喜欢

阿帕替尼阿帕鳞状
关于子宫颈鳞状上皮细胞异常ICD-10编码的建议
端粒酶相关蛋白1在宫颈鳞状上皮病变中的表达*
阿帕替尼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疗效与安全性系统评价
口腔鳞状细胞癌中PD-L1的表达与P16、HPV感染以及淋巴结转移关系分析
阿帕替尼联合紫杉醇治疗晚期化疗耐药HER—2阴性胃癌的临床效果评价
阿帕替尼联合FOLFOX化疗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观察
阿帕替尼联合替吉奥二线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观察
贝伐珠单抗联合阿帕替尼治疗结直肠癌的疗效分析
血清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联合宫颈液基薄层细胞检测应用于宫颈癌筛查的价值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