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荀子德育思想探析

2019-11-14黄滢滢北华大学吉林吉林132000

新生代 2019年3期
关键词:礼义荀子道德修养

黄滢滢 北华大学 吉林吉林 132000

荀子是先秦时期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其思想融合百家之长,拓展了儒家学说,使其更具有实效性,更能解决现实问题,著有传世之作《荀子》,是中国古代德育史上的经典著作。它蕴含着丰富的德育思想,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他以性恶论和天人相分为理论基础,在德育目标上,设定了“士”、“君子”、“圣人”目标;在德育内容方法方面,重视社会环境建设、重视家庭教育的影响,注重人的主观能动性的作用,此外他还注重学思结合,注重社会实践的作用。其德育思想至今闪耀光辉,我们有必要全面认识和发掘荀子德育思想的宝贵资源,赋予其新的时代内容,使其向现代转化。

一、“明于天人之分”是荀子德育思想的基础

荀子在《天论》中,直接提出关于“天”、“天命”、“天道”的客观存在以及客观规律性。他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他认为“天”的客观存在并不是哪位英明的君主所能决定,而是其自身依照规律运行的结果。他口中的“天”不再是超然的价值实体,不再具有道德价值的意义,而只是客观的存在。

在论述人的价值中,他分析了相对于自然界其他生物“人”的特殊性。通过“知”、“辨”、“义”这三个概念,从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道德属性将“人”的主体地位凸显出来,展示了人具有主观的能动性。明确指出,在生活当中,人可以通过学习和认识掌握天的客观自然规律,从精神与物质两个层面达到“制天命而用之”。 “制天命而用之”,可趋利避害、免祸致福,人虽然改变不了天道,却可以因人为而改变利害、转化祸福。他鼓励人们发挥主体能动性和自觉性,进行生产实践、社会实践,利用自然改造自然、战胜自然。荀子的天人关系理论包含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有其合理的地方,其中心思想是强调遵循客观法则,并积极发挥人的能动作用,去适应与改造自然。

二、“性恶论”是荀子德育思想的核心

“性恶论”是荀子为世人所知的最具有代表性的论断,也是千百年来荀子为世人所诟病的主要原因。仔细阅读理解荀子相关文章就会发现,其实荀子的性恶论中的恶并没有浓厚的感情色彩、好坏之分,只是在为后面的“化性起伪”做铺垫。为什么这么说呢,荀子生活在战乱频发的战国末期,作为先秦儒家的最后一位大师,他看到了儒家学说空谈“王道政治”和“仁义道德”而远离实践、解决不了现实问题的一面,认为要使儒家思想为统治者所接受变得切实可行,必须将“礼”和“法”相结合,如何将“法”融入到儒家所提倡的“礼”中,则以“人性恶”的假设作为基础。那么荀子所说的“性”和“伪”到底是什么,荀子解释说:“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是性、伪之分也。”可见性指的是“先天就有的不可学不可事”,称之为人的自然属性;伪是指“后天可学可事”,称之为人的社会属性,二者共同形成人的本质。“性恶”主要指人的自然属性即人的生性是恶的,它是对人的自然属性的认识和评价;同时他又提出了“善伪”的论断,认为人要改恶从善,就必须“伪”,也即是人为、即“起礼仪,制法度”,强调了后天人为因素对于人性的教化作用,也顺带将“法”引入了儒家思想体系中。

人性本恶,为了社会和谐有序的生存与发展,就要改变人性,就要改变人性使之向善。“化性起伪”就是荀子提出的方法。他说“故圣人化性而起伪,伪起而生礼义,礼义生而制法度”,人因“化性起伪”成为万物之长,人所拥有的一切均是“伪”带来的,由于“伪”,人可以“一而群”“制天命”“裁万物”。另外,“化性起伪”除了依靠自身坚持不懈的学习和修养之外,还需借助外在的力量,即礼和法,由此提出了“隆礼重法”的思想。在当时的情况下,礼和法都是由统治者制定的,其内容和思想自然服务于其阶级利益,此观点使儒家学说更为实用,更利于被统治者所采纳。他的性恶论无疑是封建君主专制的理论工具,但我们现在重新审视它,依然会发现他有很多合理之处,如他肯定人本性欲求的正当性和合理性,蕴含着人的自我保护意识。

三、虚一而静 、学思并重—重视德育教育的内在修养

荀子认为,要想获得良好的道德修养,就必须“虚一而静”。“虚”就是指虚心,他说在人们的思想意识中,蕴藏着很多已知的东西,而这些已知的事物都会使人偏蔽。也就是说人的所积所藏常使他先入为主,妨碍他对新鲜事物的接受。他提倡运用兼陈兼权的思想方法,不以先人之见或已有的知识去妨碍接收别人的意见或新知识。 “一”,是指专心一致,使相异的事物不互相纷扰,在同一时间内,只集中注意一件事情,他最为重视用心的专一和有恒。对于自己的活动还具有自我控制的能力,这叫做“静”,荀子强调道德修养要专一认真的精神,是有其积极的意义的。

除此之外,荀子认为道德修养的另外一个重要方法是学思并重。他论述了许

多关于“学”的理论观点,在《劝学》中说:“故学数有终,若其义则不可须臾舍也,为之,人也;舍之,禽兽也”。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人要认真的去学习,如果放弃学习,则和禽兽没有区别了。荀子还说“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 子·劝荀子也十分注重“思”,“思”顾名思义就自省、思考的意思。荀子强调在学习上要“思索以通之”。荀子认为在思想道德修养方面上,要时刻反省自己的言行是否符合道德的标准要求,这种方法可以使自己的道德修养达到一个更高的思想境界。

四、“隆礼重法”——德育教育的外在保障

荀子继承了儒家的礼学思想,又吸收了法家等各学派关于礼的学说,创建了独具特色的礼义之论。荀子认为社会、政治、经济、军事、教育等领域礼义无所不在,既是国家的政治制度,也是人们一切思想行为的规范和准则,任何人都要在礼的约束下生活,否则社会就会陷入混乱。但是人性又有恶的一面,必须要“制法度”,即以法制,礼义引导,改变人的自然本性,保障正常的社会秩序。对此,荀子“引法入礼”,认为,礼和法是相辅相成,互为一体的。

五、德育的目标-培养内圣,最终实现以礼治天下

处于社会变革的需要,荀子提出要培养推行礼法的“贤能之士”,也可以说是具有儒家学者身份且长于治国理政的各级官僚。他在《劝学》篇中说:“其义则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把教育目标分为士、君子、圣人三个层次。“士”是从事具体事务的德才兼备的人才;“君子”可以治天地、役万物,上可以辅佐君主,下可以教导万民,有定国安民的谋略;“圣人”是最高的“智者”,是礼义法制的制定者,具有高尚的品德和道德修养。荀子以为,教育要培养各类人才,要依据德才兼备、言行并重的标准。他对“德”的要求是既忠于君主,又保持自身的独立人格,办事公正,是非清楚;不追求物欲的满足,这就是“内圣”。人人都以“内圣”为目标,在言行上严格要求自己,从而使整个社会达到以礼治国、以礼治天下的最终目标。这是新兴封建政权得以运作的基本保障,顺应了当时社会大变革的历史潮流。

荀子是一个富有批判精神和求是精神的思想家、教育家。虽然其道德教育思想具有一定的时代局限性,但是其中还是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因此,我们要新时代下的道德建设,就不能不重视荀子给我们留下的宝贵思想遗产,并自觉地借鉴学习,赋予其新的时代内容,实现其时代转化。

注释:

本文所引《荀子》文章都来自于[战国]荀况著, 安继民.荀子注译[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6

1.王先谦.荀子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88:306

2.张祥《荀子·性恶篇》

3.《荀子·性恶篇》

4.《荀子·劝学篇》

5.《荀子·劝学篇》

猜你喜欢

礼义荀子道德修养
Spiritual Humanism: Its Meaning and Expansion
论荀子虚壹而静道德修养方法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
麟溪水长流
经典语录
《论语》中的诚敬之道
关于伦理道德的再思考
网络语言暴力现象及对策分析
知识小词条
悫:在礼义中涵养性情的君子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