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破碎梦想之心

2019-11-14

山东文学 2019年11期
关键词:厂子淄博课本

李 祯

我是在初二才真正接触文学的。以前,它们出现在课本里,是需要背诵,应付考试的内容。直到如今,我还记得鲁迅先生文章里的那个早字,具体内容已经全然不知了,那个字却像一枚烙铁一样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脸上。它们耽误我玩乐,是一种累赘。我想很多人和我拥有一致的看法。机缘巧合,也是因为鲁迅先生,我真正的意识到文学的力量。那是过年的时候,我去我姨家里,很热闹,表哥给了我一本《故事新编》。那本书太有魔力了,一打开,我就忘记了时间。它与我在课本中读到的鲁迅先生的文章截然不同,有趣,生动,就像村里上了年纪的老人给我讲的民间故事。原来故事可以这样写,可以说为我打开了一扇门。关于课本里的文章在我眼里也完全变了样。《故事新编》导致的结果是,我阅读理解很多时候是满分。我也开始真正的阅读,尝试着写点东西。

以上所述,一方面说明我和文学的起源;另一方面说明我是个差生,从小学到大学都是如此。其中,《你是怎么度过冬天的》就是一位大学差生的故事,里面的我复读了三年,好不容易考上了一个三流的影视学院。美好的大学生活就在眼前,打游戏,聚会,谈恋爱,可是一切与我无关。我不但贫穷,年龄又大,在他们面前总是抬不起来头。我渴望爱却不敢爱,渴望救赎却深陷生活的泥沼。最终,自我流放在一所小岛上无所事事。

这篇小说几乎是一口气写成的,可能里面的我与真实的我太过相似。它大部分出自我的真实经历。我还记得高中那会儿,其他同学斗志昂扬,发奋学习,我坐在最后一排,整日读闲书,累了就望着窗外发呆,像一个怪胎一样格格不入。我羡慕他们,觉得自己也应该找个目标,考取一所大学。可是,除了读了点闲书,我毫无所长。于是,我选择了艺考——电影。我相信读了那些书会对我有所帮助的。我也不知道哪里来的勇气和毅力,就像着魔了一般,一考就是三年。等着高考成绩出来的时候,我跟一所985大学只差四分,那一天,我把结果告诉爸爸,就像给他下达了一道审判。他痛哭了起来。那是我第一次见他哭得那么撕心裂肺。后来,我变成了小说中的“我”,上了那所三流的影视学院。整日郁郁寡欢,自暴自弃。

这篇小说就是这么简单,讲青年的迷茫,痛苦,整日荒废时光。我的大部分同学亦是如此,虽然没有小说里那么极致,他们除了打游戏,就是这样一天又一天度过大学生活的。当然比起那些好学生,我更喜欢跟这些奇葩混在一起。生命没有意义,我们就是用来荒废的。我要做的就是呈现,把他们的狼狈,猥琐,古怪,甚至是像一条狗一样撅起后腿撒尿,活生生的表现出来。另一方面,关于小说的美学层次,我排斥“文学性”,排斥为了深刻而深刻,排斥一定要写出时代的命运诸如此类。据我观察,为了“文学性”在国内而产生的文学作品,大部分枯燥,沉闷,味同嚼蜡。它们是不是严肃的过了头?

我的小说就是一篇小说而已。

另一篇小说是一位中年人的故事,将近五十,生意失败,去陶瓷厂打工,依旧失败。与上一篇小说人物相似,这位中年人也是他那个年龄段的失败者,被其他工友瞧不起,不适合体力工作,总想着再次创业,重现昔日荣光。写下这个人物与我的生活经验息息相关。我12岁就跟着父亲来到了淄博,淄博位于鲁中地区,重工业发达,到处都是工厂。几年前,你来到此地,会被工厂中释放的磅礴烟雾所震撼,有时候缭绕的烟雾就如仙境一般。不过,味道不好闻,刺鼻,辣眼睛。此地的人不热衷务农,文化程度不高,大部分人在厂子里工作。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他们的子孙基本上子承父业,成为了下一代工人。稍微有点出息的,通过关系,在车间的流水线上可以混个主任当当。除了一部分当地人,这里吸引了大部分外来的务工人员,他们在家乡往往以务农为生,比起田间劳作,他们更喜欢在厂子里出卖力气。不但能赚取更高的工资,而且这里的娱乐产业相当繁盛。我认识的很多青年拿着刚刚赚到手的工资,打个车就去了市里的娱乐场所。比起当地人,他们只能当个小工,没有房子,运气好的能够娶个当地的媳妇,就在此地扎根。

当我写《好运》的时候,不由得想起了他们,想起了我的父亲。我的父亲也是一位来此打工的人,为人固执,不会与人交际;刚来淄博的时候,他一直找不到像样的活儿。现在也是如此,由于他的脾气,总是和厂子里的工友闹矛盾,被人欺负。他回家就喝酒,大骂着脏话,甚至是睡觉的时候,他都在梦里和他们争斗。吴勇有很多我父亲身上的影子。他们都是生活在鲁中地区的小人物,普普通通,整日为生计奔波,没有人关注他们,即使死了也只是墓地里的一个土包而已。我却热爱他们,深爱着那里的生活,希望通过小说的方式为他们打抱不平——写出他们的困境,写出他们的喜怒哀乐。这就是写这篇小说的初衷。

关于这两篇小说,我刻意写得平实,简单,是因为我的审美趣味。我喜欢辛格、库切这类作家,他们小说的字词往往十分简单,平白易懂,但是,读完后有一股莫名的力量萦绕在读者心中挥之不去。辛格是一位旅美的犹太作家,一直用意第绪语进行文学创作,孜孜不倦描画着东欧犹太人的世俗和精神生活。他用小说的形式为犹太人种植了一片森林,我刚刚开始,也希望为那些心中有梦想的失败者种植几棵树木。

猜你喜欢

厂子淄博课本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一个人俩单位
诗意淄博
厂子
严父家训
模范团员张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