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天地人和耀中华
——运城市黄金水岸楹联文化进社区走笔

2019-11-13

对联 2019年4期
关键词:运城市楹联黄金

楹联点亮家园 居民诗意栖息

黄金水岸依水而建,水岸蜿蜒,波光潋滟。徜徉其间,移步换景,无论是亭台廊柱,奇石景观处,还是楼间照壁,单元门楼间,一副副楹联赏心悦目,联语字词工丽,音韵和谐,饱含耐人寻味的诗意美,书法笔韵墨趣,多姿多彩,彰显着中国汉字的形体美。人们在亭台楼阁前驻足,在小桥流水间漫步,偶尔溯洄从之,溯游从之,也会吟哦不止。

社区居民们诗意地栖息着,感受着人间的幸福。

谈到楹联文化进社区,社区党支部书记冯文俊说,2009年黄金水岸在开发时便在打造文化环境上煞费苦心,要满足千余户业主的文化诉求的确不易。冯文俊带领班子成员攻坚克难,上下求索。

2012年,社区在建起36座人文景观后,热心业主闫波和张继良建议在这些地方刻挂楹联,用楹联国粹引领社区文化,营造和谐幽雅的人文环境。于是,组建了楹联征集与创作小组,此举得到运城市楹联学会的大力支持。

在运城市楹联学会的直接参与下,仅仅一个月便征集到2000多副对联,他们从中优选出百余副佳联制作悬挂。其中,由运城楹联学会顾问、运城学院副教授朱天运撰写的楹联:

德者如山,山不矜高,修身应取山境界;

道之若水,水唯善下,做事还须水精神。

挂在雄伟壮观的道德门上。

运城市楹联学会会长杨振生撰写的楹联:

仁者爱人,仁者无私,万代千秋弘上善;

义昭天地,义昭日月,五湖四海尽朝晖。

挂在道德内门上。

南大门上是学会常务副会长扆军宣撰写的:

黄金镶玉休闲地;

水岸宜人自在天。

凤凰亭上,是小区业主、学会副会长闫波撰写的:

落霞孤鹜王勃序;

明月平湖苏子诗。

……

一副副楹联佳句,在明媚的春光与湖水映照下,熠熠生辉。

2012年6月,中国楹联学会原会长孟繁锦先生带领全国40多位知名联家,齐聚黄金水岸,参观评论,挥毫泼墨,对黄金水岸的楹联文化建设赞誉有加,孟繁锦挥毫写下了“河东楹联第一园”七个大字,对黄金水岸的楹联创建,给予了高度评价。运城市楹联学会授予黄金水岸“楹联文化园林社区”称号。

2017年,在新建的和园、儒释道文化园里的百余座景观上,又刻挂了百余副佳联。儒园的大门上是社区党支部书记冯文俊撰写的联作:

儒释道教传国粹;

天地人和耀中华。

在道园的“华夏长河”景区,三十几块奇石上刻着历史朝代名,每个朝代名下都有一副楹联,用楹联诠释历史变迁,朝代更替,人们在发怀古之情、兴亡之叹的同时感受着对联之美。

文化润物无声 居民素质提升

黄金水岸社区是一个拥有3000余户1万多人的大型城市社区。在黄金水岸,读楹联,诵楹联,写楹联,已成为居民的生活习惯。老人们领着孙儿在景观前讲解楹联,青年人成双成对在廊柱下品读楹联,社区幼儿园也把楹联请进了课堂,孩子朗诵历代名联,童声虽稚嫩,但不失抑扬顿挫、轻重缓急,中华文化的有形知见弥散虚空、润物无声……

在黄金水岸社区党支部主办的一周一次文化大讲堂上,文化大使都要向观众们讲解楹联,将两行文字的大美细细解读。

社区还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舜帝德孝文化、关公忠义文化等内容,以楹联、雕刻、宣传栏、标语等形式,设置在广场四周、道路两旁、楼宇周围,把景观建设与文化建设相结合,建造了道德文化门、感恩广场、文化长廊、居民道德榜,……社区的每一寸土地都会说话、每一块墙壁都有温度,营造出浓厚的优秀传统文化氛围。

2017年6月,黄金水岸社区成立了永久性公益慈善场所——乐善堂,自发联系对口扶贫村,捐衣、捐物、捐款,帮扶贫困山区群众脱贫致富。社区内注册义工千余人,常年有400名义工,根据居民需求,开展各类爱心志愿服务。在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弘扬中,黄金水岸社区形成了爱党、爱国的浓厚氛围,对进步高尚、团结友善、文明和谐的追求蔚然成风。在外工作的文化名人慕名而来,纷纷在此置业,准备退休后回报乡梓。居民因社区而自豪,社区因居民更闻名。

在楹联文化的引领下,黄金水岸的传统文化建设,树树开花,枝枝结果,好人好事层出不穷——

在这里,邻里和睦,孝亲敬老,拾金不昧,扶危济困,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

在这里,人们相晤笑对,亲切友善,结伴健身,散步聊天,亲如一家。

在这里,一对对新人,留下倩影。数十家婚纱影楼,每天在湖畔桥上穿梭流连。就连周边各县市、河南三门峡等地的婚纱影楼也闻名而来。

在这里,车辆自觉对号入位,窗户没有防盗网,外出放心,居家安宁。

在这里,垃圾捡拾入箱,养狗的自觉清理粪便,保护环境,爱护公物,爱护花草已成为习惯。

在这里,三年多没有发生过一次小偷入室盗窃事故。244栋楼宇里,没有一张小广告。

在这里,每年都有近百家各级检查团和参观团来参观学习。天津市楹联学会会长陈伟明参观后感慨的说:“我走过不少高档小区,但没有一家能把楹联文化做得这么全面,这么精致,这么有品位,真不愧是高尚小区,文化社区。”

活动精彩纷呈 居民幸福爆棚

黄金水岸社区不仅注重日常文化活动的组织和举办,在春节、七一等重要节日都要举办书画展、征文大赛等活动。

2018年“七一”前夕,社区党支部组织开展“学党章、戴党徽、唱党歌、颂党恩、传党旗”庆七一主题活动,党员们一呼百应,万名居民踊跃参加,大家齐聚社区广场,在嘹亮的歌声中,把一面自制的篮球场一样大的党旗,举在头顶手手相传,在场的所有党员和群众为之震撼,心灵上产生了强烈的共鸣,真切感受到了党的感召力和凝聚力。

为了在潜移默化中教育社区青年感恩父母、老师、报效祖国,牢记总书记嘱托,争做新时代青年。2018年8月18日,运城市黄金水岸社区在感恩广场举办了一场主题为“感恩父母,文化谢师,知识报国”的活动,现场给该社区考上大学的43名同学发放荣誉证书、行李箱、笔记本电脑等,鼓励他们继续好好学习、感恩父母、感谢老师,不忘社会责任。当日,前来参加活动的学生、老师、家长、社区居民和各界人士达1000余人。青年学子神采奕奕,家长老师深情饱满,场面之热烈,情节之感人令人终生难忘。

文化谢师礼上,学子们庄重的深躬大礼,令现场的教师不禁泪眼模糊。“孩子们飞得越高,走得越远,越来越优秀,就是我们最大的心愿。看到他们这么有礼貌、有激情、有朝气,我很高兴。”参加谢师礼的教师肖莉激动地说。

“当我在‘习近平总书记寄语青年大学生’板面上签下自己的名字时,我很激动啊,感觉就像明星走红毯一样。”考上西南政法大学的耿培轩说:这是属于我们自己的典礼,激励着我们在未来的大学生活中,释放激情、追逐理想。

集体谢师、文化谢师环节,孩子表演了诗朗诵、歌舞,书法家们向教师赠送了对联书法作品。学生家长们纷纷表示,这些文化大礼,取代了升学宴、谢师宴,既让我们表达了对教师的敬意,又彰显文明、俭朴与高尚。

黄金水岸社区每年春节前都要隆重举办“迎新年送春联”公益文化活动,邀请书法家、书法爱好者挥毫泼墨,为社区居民书写春联。2019年1月26日,黄金水岸社区隆重举办了第六届“迎新年送春联”公益文化活动,居民们手捧着对未来生活寄予美好希望的春联,脸上洋溢着甜美的笑容。

近年来,黄金水岸社区文化建设与文明创建,扎实稳健,成绩突出,先后获得“运城市首家文明小区”、“运城市楹联文化社区”、“中国最佳宜居范例奖房地产企业”、“山西省园林小区”等荣誉称号,连续九次登上中央电视台,两次被《新闻联播》报道,两次应邀参加中央电视台社区春晚。2018年4月,在中央党校举办的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典型案例研讨会上,黄金水岸的事例,拟写入中央党校相关教材,这是中央党校从政治层面,将黄金水岸的成功经验推向全国的重大信号。

运城市楹联学会会长杨振生说,黄金水岸的楹联文化现象,目前尚属个案,在全国社区并不多见,正因为如此,我们才要将这一经验推广开来,发扬光大,把习近平总书记用传统文化治国的重要指示,落实在行动上。

黄金水岸社区党支部书记冯文俊十年磨一剑,带领党支部一班人多年辛勤付出,其艰辛困厄,可谓如鱼饮水、冷暖自知,难为外人道也。面对全国各地的参观者,冯文俊总会详细地介绍楹联进社区和各项文化活动的开展情况,当问到他的“宝贵经验”时,他饱含深情地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好在哪里,只有你真的去做了,才能感受到她无穷的魅力,才能感知天地人和的大美!”

猜你喜欢

运城市楹联黄金
山西省运城市绛县古绛镇乔野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 做好粮食种植“大文章”
比黄金更重要的,是重拾信心
黄金雨
盛逝
挖掘楹联教育价值 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楹联牌匾上的典故
前腳放生 後腳撈魚
楹联雅味
黄金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