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押沙龙,押沙龙》的多视角叙事

2019-11-13张霞

海外文摘·艺术 2019年18期
关键词:罗莎里夫沙龙

张霞

(川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四川内江 642150)

威廉福克纳是二十世纪美国最杰出和最享誉世界的现代小说家之一。《押沙龙,押沙龙》是福克纳小说创作鼎峰时期的集大成之作。福克纳自己“宣称它是迄今美国人写得最好的一部小说。”小说主要讲述的是19世纪美国南方密西西比州杰弗逊镇的一大望族—萨德本家族的发家致富到最后没落毁灭的故事。肖明翰在《威廉福克纳研究》中这样说到:“少年时因贫穷受过屈辱的托马斯·萨德本在1833年带一批黑奴突然出现在密西西比州的杰弗逊镇,不知用什么手段从一个印第安人那里搞到了100平方英里的处女地。——他结了婚,生了儿子亨利和女儿朱迪丝。——萨德本本人战后回家,目睹其巨大的庄园缩小到一英里,儿子不知去向。——这个曾经显赫一时的大庄园主家庭就这样败落并最终消失了,只留下一些传说供人们摆谈。”

1 《押沙龙,押沙龙》介绍

作为一部实验小说,《押沙龙,押沙龙》最有价值的地方的其独特的形式。这是一部难懂的小说,这部小说的难就难在其独特的叙事模式上。福克纳把一个原本完整的故事解成四个碎片,分别由四个不同的讲述者来进行讲述。每一个讲述者都从自己的立场出发,结合自己的看法和自己的想象、推理,竭尽所能的还原萨德本这个家族传说中的各种难解之谜。这就是《押沙龙,押沙龙》中的多视角叙事艺术。托马斯·萨德本是小说中的一个关键性人物,小说全篇的讲述就是围绕萨德本展开的。如何对萨德本的故事进行讲述就成为布局全篇的一个重要问题。福克纳在《押沙龙,押沙龙》小说中的谋篇布局并没有采用传统的全知全能的叙述方式,而是在萨德本这个主人公之外设置了四个讲述者。这四个不同的讲述者从各自不同的角度出发来还原萨德本家族的故事,然后进行反复的复述,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萨德本家族的历史。

2 《押沙龙,押沙龙》叙事分析

小说中第一个讲述萨德本家族故事的是萨德本的小姨子罗莎小姐。她以阴森恐怖、悲愤填膺的语调强烈的表达了对萨德本的恨。在罗莎小姐叙述中的萨德本是这样子的:“不是一个绅士。——带着两把手枪以及一个姓氏,这个姓氏以前谁都没有听说过。”在罗莎小姐的眼里,萨德本是妖魔的化身,是“穷凶极恶的无赖和魔鬼”,是“一个妖魔,一个恶棍”。他的所作所为不仅给自己招至了杀身之祸,而且殃及了整个家族的子孙后代。萨德本是“天堂不会要地狱不敢收”的恶魔。罗莎小姐对萨德本的憎恨是有原因的。首先,她从小就被姑姑灌输了对萨德本的恨,因为萨德本和她姐姐的婚姻在当年受到了全镇人的反对,使得她的整个家族蒙羞。其次,她姐姐去世之后,萨德本决定向她求婚,但萨德本很快改变了想法,要生下一个男孩且健康的活下来了才能结婚。萨德本的这种做法深深的伤害了自尊心极强且具有社会优越感的罗莎小姐,以致在四十三年之后罗莎小姐的内心仍然保留着对萨德本的仇恨。

在罗莎小姐的叙述存在着一定的矛盾:有对萨德本的仇恨,也有对萨德本的钦佩。而对萨德本的钦佩虽然罗莎小姐极不愿承认,但却存在于她的内心深处。比如她赞美萨德本的勇敢“一无所有地面对未来为南方安排的命运,只有自己一双空手和一把他至少没有拱手交出的剑,还有他那位战败的总司令签发的英勇嘉奖令。”说萨德本具有“英雄的气质和形象”。

小说第二个出场对萨德本进行叙述的是康普生先生。康普生先生的叙述具有“双重指向”:即他在讲述萨德本故事的同时也指向罗莎小姐的叙述,同罗莎小姐进行争论。康普生先生有意识的把萨德本塑造成一个英雄形象。康普生先生作为一个通过奋斗出过“州长和将军”这样的后代,他对那些白手起家,靠自己的意志、奋斗发迹强人们的开拓精神充满了仰慕之情。而萨德本就是这样通过自己的超强意志和奋斗,最终实现自己蓝图的强人。因此,在康普生先生的叙述中,萨德本是开拓时代的英雄。比如在小说中有这样一个场面:萨德本带着鲜花去同埃伦订婚,而他身后跟着差不多半个镇子的在委员会带动下想逮捕他的人。这时候萨德本没有慌张,而显得非常的冷静沉着,与那些犹豫不决想要逮捕他的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康普生先生的叙述核心是亨利、邦恩和朱迪丝之间的三角关系。邦恩是亨利的大学同学,圣诞节放假回家途中在亨利家逗留时,镇上的人盛传说他是朱迪丝的未婚夫,但这个婚事却被萨德本否决了。萨德本之所以否决这桩婚事,康普生先生的解释是邦恩在新奥尔良有一个举行过“婚礼”的八分之一黑人血统的情妇。并认为邦恩“至少是一个处心积虑的重婚犯,如果不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恶棍的话。”如果邦恩就如同康普生先生所描述的那样,那么萨德本拒绝这门婚事也是理所当然的。康普生先生的叙述带有强烈的主观性。

小说中第三个出场的叙述者是昆丁。昆丁主要讲述的是萨德本早年的生活。昆丁的讲述其实是一种转述,他转述的是罗莎小姐的讲述和康普生先生的讲述。读者可以从昆丁的叙述中可以了解到:童年的萨德本经历了一次改变他一生的事件——萨德本因事去一座大庄园,但因贫穷只能从后门进入,庄园的大门显得那么的富丽堂皇,却因为他贫穷而拒绝他进入。也是从这时起建立一座大庄园成了他的梦想。年幼的萨德本“知道了白人与黑人之间的区别,而且正在看到白人与白人之间的区别”。在揭示萨德本为什么要拒绝邦恩成为朱迪丝未婚夫的问题时,昆丁的解释和康普生先生的解释是完全不同的。在昆丁的讲述中邦恩这个带有黑人血统的儿子一心想要得到萨德本的认同,但萨德本却拒绝认同,萨德本要维护的是南方固有的“种族纯洁”,而带有黑人血统的邦恩破坏了南方的“种族纯洁”。昆丁认为,萨德本即是“种族主义的恶魔”,又是“南方英雄”;萨德本即是南方罪恶的代表,又是旧南方早期开拓者的代表。这是因为昆丁是生长在旧南方,血液里流淌着旧南方人的血液,因此他钦佩旧南方开拓者所体现出来的不屈不饶的精神;但他同时作为新一代的年轻人,比先辈们有着更清醒的认识,因此他感知到了旧南方的残忍和罪恶。昆丁在理智和情感的折磨中对旧南方是即爱且恨的,对旧南方的代表人物萨德本也是如此。

小说中第四个出场的讲述者是昆丁哈弗大学的同学施里夫。施里夫来自加拿大,对美国南方一无所知。施里夫在讲述的过程中,不停的同昆丁进行对话,并且相互补充相互争论。施里夫主要讲述从昆丁那里听来的故事,在讲述的过程中加入了自己的理解。施里夫不断用戏称“罗莎婶婶”来揭示昆丁与旧南方的特殊关系。施里夫对萨德本这个人物的看法与昆丁并不相同,在讲述中施里夫几乎一直用“魔鬼”、“妖怪”来称呼萨德本。在他的讲述中萨德本是一个残忍、冷酷的人。施里夫对萨德本的批判主要表现在对邦恩这个人物的塑造上。邦恩在康普生先生的讲述中是一个“重婚犯”,而在施里夫的讲述中邦恩是充满人性的。他把邦恩看成是在可怜的寻求着无法得到父亲承认的“悲剧性兰西纳特”。正如康普生先生贬低邦恩是为了提高萨德本的形象一样,施里夫美化邦恩是为了反衬萨德本的残忍、冷酷。

3 结语

《押沙龙,押沙龙》通过四个不同的叙述者从不同的视角来讲述萨德本的故事。他们都力图破解这个家族传说中的各种不解之谜,试图还原萨德本家族的历史。四个讲述着分别从自己的立场出发,根据自己的思想情感再加上自己的想象,竭力的讲述、还原一个完整的萨德本家族的故事。由于他们立场和看法不一样,对旧南方的认识不一样,因此他们在讲述萨德本的故事时,叙述的重点和方式也不一样。这就造成了文本的难读性和意义的多样性。萨德本家族的真正历史到底是什么,需要读者根据叙述自己去判断。

猜你喜欢

罗莎里夫沙龙
MISTY LIGHT美发沙龙
探讨人性化护理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鲁道里夫忧
伊朗外长请辞引舆论哗然
罗莎琳·萨斯曼·耶洛
ABC ENGLISH SALON
神秘邮件
两只羊的故事(上)
消失的沙龙兔
健康沙龙:姜水烫脚治感冒(健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