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项目学习设计

2019-11-11李文丽傅兴春

化学教与学 2019年10期
关键词:项目教学高中化学核心素养

李文丽 傅兴春

摘要:基于化学核心素养培育的项目学习设计的必要性,将项目学习设计主要分为确立项目学习主题和项目学习规划。以“雾霾的检测与治理”项目设计为案例,呈现项目学习的整个设计流程,为教师开展基于核心素养下的项目教学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项目教学;核心素养;高中化学;离子检验

文章编号:1008-0546(2019)10-0007-04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9.10.002

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是高中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具有化学学科特质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而核心素养实施则需要学生在实际问题的解决过程中感悟。本文试图通过项目学习活动的教学模式,对如何在基于项目学习的教学实践中落实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进行探索。

一、基于學科核心素养培育的项目学习设计的必要性

项目学习又称基于项目的学习(Proiect-basedlearning),是基于建构主义的一种探究教学模式,在学习中,学生采取组织、合作的方式通过研究和解决特定的问题或挑战获得知识,目的是让学生从实际学习活动中获益,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更有效地迁移到新情境和新问题中。

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实施建议中明确提出:“真实、具体的问题情境是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平台,为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提供了真实的表现机会。”而项目学习就是以真实、具体的问题作为项目主题开展的学习活动,教师可以通过利用科技、环境、生活、医学等各个领域中的化学学习情境素材,创设项目,来实施教学。

课程标准实施建议中还提出:“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发展是一个自我建构、不断提升的过程,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实验探究、谈论交流等多样化方式解决问题。”项目学习正是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教学模式,通过小组合作形式,围绕一定的项目,再选择和利用一定的学习资源来解决问题。

项目教学法的教学活动改变了传统教学方法中教师为主体的局面,使学生的被动学习转为主动的探究性学习。项目学习在培养学生主动思考及问题解决能力有独特的功能与价值。在高中课程中通过引入项目学习方式来展开教学,可以让学生通过自身学习感受到化学学科的魅力、引起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二、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项目学习设计步骤

1.确立项目学习主题

开展项目教学时,首要的任务是寻找一个适合学生的项目学习主题并规划相应的项目学习成果。可以从以下三个角度来进行确立。

(1)从学生的角度

从学习内容的角度看,项目学习主题的确立要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以便项目学习的引入,再从中找到学生感兴趣或者薄弱的部分,结合真实情境设计项目学习活动。例如本文选择的项目学习案例,学生在鲁科版必修课程化学1第三章《自然界中的元素》和第四章《材料家族中的元素》已经有学习接触,具有一定的知识基础,结合学生对社会热点问题——“雾霾的治理”的兴趣而确立主题方向。

从学科能力的发展角度来看,学生通过项目学习活动能够掌握应用于化学学习的方法、能力与技巧等。如本次项目学习,希望学生通过对雾霾中可溶性离子检测的学习、实验操作、整理、归纳,学会构建框架以达到复习离子检验和元素性质基础知识的效果,学习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式;再从雾霾的治理与检测等相关社会热点问题、案例,对化学两面性有新的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与探索精神,掌握新的学习方式,使得学习能力得到提升。

(2)从课程角度

课程标准是对某一学科中最重要内容的全面概括。因此课程标准中有很多重要的主题可以作为项目选题的基础。例如本案例中的“雾霾的检测与治理”项目设计正是来源于必修模块主题2《常见的无机物及其应用》。

课程标准中不仅有课程内容,还有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这些反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下化学学科培养人的基本要求,全面展现了化学课程学习对学生发展的重要作用。因此可从课程标准中的核心素养要求确定项目主题。

从课程本身来看,属于复习课,要达到温故知新的效果。本文中的案例通过复习搭建知识框架,再结合生活实际将知识点应用到现实问题解决,打破传统复习课的方式,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达成复习知识和提升学科核心素养的作用。

(3)从学习目标角度

指向核心素养的学习目标中要有“人”,也就是应指向促进“人”的发展。具体而言,目标中应该包括“有知识、展能力、化品格”,即以学习知识和训练技能为载体,展示和发展学生的具体能力,尽可能引导学生内化相关的品格,进而彰显核心素养。核心素养下的学习目标制定主要有以下几个注意事项:①主体应是学生;②结果指向核心素养;③过程突出能力;④方式注重探究;⑤条件要情境化;⑥程度力求精准。

2.项目学习规划

好的项目不是凭借运气创造的,好的项目需要前期严密的计划,包括对项目成果、时间进度以及管理策略等的计划。项目学习活动应该聚焦项目学习中关键问题的解决来考虑,即活动内容应体现学科思想方法的应用,活动组织顺序应遵循项目成果达成或关键问题解决的逻辑顺序。

(1)项目学习规划框架搭建

项目学习规划框架的搭建有利于教师梳理清楚整个项目实施的脉络,清晰展示教学计划与学生学习目标。首先建立横向维度,可以包括环节、驱动问题、学生主要活动等。纵向维度可以以时间、环节、过程等方式展现。值得注意的是,项目学习的流程表格横向和纵向维度的数量均可多可少,视具体项目而言。但在完整表述项目学习规划的基础上也要遵从简洁明了的原则。

(2)项目学习具体环节设计

项目学习过程设计包括环节设计、课时安排、材料选择以及学习评价。

首先对具体环节进行设计,包括对项目拆解,确立项目的基本问题、单元问题及内容问题,以及成果展示等必要环节的设计。期间需要增加引入和衔接环节来提高项目学习任务的流畅性和可完成性。其次要对课时进行安排,不同环节对时间需求不同,因此需要合理地安排课时。然后确定每个具体环节应该完成的主要任务和活动。在这个阶段,要确保教师在授课时衔接流畅且学生能够利用材料与设备自主完成课上应完成的任务,给学生搭建一定的“脚手架”。最后,完整的项目学习活动应该有一套评价方式,如纸笔测试、表现性评价、档案袋评价等。根据所确定的评价方式,制作相应的评分表或测试卷即可。

(3)驱动问题设计

好的驱动问题能够引起学生对项目的好奇心且推动项目的进行,使项目更加复杂并具有挑战性。项目学习的驱动问题区别于传统教学中的问题引导,传统课堂中的问题抛出必定有回答,而项目学习中的驱动问题,需要做许多的准备工作才能够完成。所以设计好的驱动问题会使学生在完成多项任务与活动中学科核心素养得到提升。因此针对各个具体环节设计的对应的驱动问题显得十分重要。例如任务一的活动1的问题设计可由传统问题(怎么检验镁离子(Mg2+)、铝离子(Al3+)、铵根离子(NH4+)的存在)转化为驱动问题(从离子性质与反应特点人手)。在设计驱动问题时,可以参照以下原则:①能够激发兴趣;②具有开放性;③直面某个科目或主题的核心内容;④具有挑战性;⑤具有可行性。

(4)项目学习优化设计

如图1所示,优化设计应至少有两次,第一次体现在进行项目学习活动之前。当整个项目学习活动流程设计完成后,应该从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角度来审视这份流程,思考是否能够为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提供合适的活动;提供的材料与指导能否帮助学生完成项目学习等。在项目教学实施后,应根据发现的问题进行第二次优化。值得注意的是,整个流程的设计与实施应根据不同学生进行反复调整,同一个项目主题对于不同的学生而言会出现不同的认识,因此项目学习活动需要革新,紧跟时代潮流。

三、项目学习实施案例展示

1.项目学习活动主题确立

“雾霾的检测与治理”是基于项目学习理论和离子检验模块复习课设计确立的。学生围绕雾霾问题整治方案开展项目学习活动,以雾霾(宏观角度)的检测与治理问题解决为载体,用可溶性无机离子(微观角度)检测与分离来分析问题,依次进行项目学习任务,完成项目学习活动,经历一个完整而自主的学习活动,起到复习课搭建知识框架的作用,提高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2.项目学习活动规划

(1)项目流程

以项目学习活动“雾霾的检测与治理”为例,项目学习流程框架设计如表1:

(2)项目梳理

以项目学习活动“雾霾的检测与治理”为例,项目梳理如圖2:

猜你喜欢

项目教学高中化学核心素养
高中化学解题技巧分析
基于“336”模式构建高中化学智慧课堂的实践研究
高中化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初探
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高职项目教学分组学习探讨
基于项目教学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拾级而上 顺流而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