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解读学生社团活动对高校贫困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2019-11-11韩宝峰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9年19期
关键词:贫困大学生学生社团就业

韩宝峰

【摘 要】由于我国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很多家庭还存在着经济困难的问题,为了让来自这些家庭的大学生能够顺利完学业,我国对此推出了很多的支持政策。但是贫困大学生在毕业之后的就业问题又成为了社会重点话题,由于受到贫困影响,他们在就业的过程中会表现出急切、现实、缺乏创业精神、缺乏就业能力的等问题。本文首先阐述了贫困大学就业中的一些问题,随后分析了学生社团活动对高校贫困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希望对贫困大学生的就业有所帮助。

【关键词】学生社团;贫困大学生;就业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9-000-02

前言

据统计,我国在2017年有近780万的大学毕业生,其中贫困大学生占比近17%,因为贫困大学生的特点,他们在就业的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另外高校中有很多不同的社团,这些社团的活动必然会对贫困大学生产生影响,对此,有人专门针对社团活动对贫困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做了研究,具体的结果令人欣喜。因此对学生社团活动对高校贫困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再次进行分析是非常必要的。

一、贫困大学生就业的问题

和普通的大学生相比,贫困大学需要承受来自生活、学习等多方面的压力,因此他们心理装态也会产生很大变化,容易出现人际交往和心理障碍等问题,而且这些心理变化还会对他们的就业产生影响。

(一)创业将神不足、就业取向偏向现实

这种问题的产生原因主要有以下四点,第一是家庭因素,大部分贫困大学生都来自于偏远的农村或者山区,地区经济、家庭环境、地区的教育水平等对他们产生了很大影响。特别是一些来自单亲家庭、残疾家庭的贫困大学生,他们缺乏人脉资源,在就业的时候首先会从解决眼前的困境出发,创业精神因此严重缺乏。第二是缺乏就业和创业指导,很多高校都开设了就业创业指导中心以及相关的课程,但是针对贫困大学生的就业创业指导非常少,因此缺乏例如市场营销、金融、企业运行管理等就业创业知识的贫困大学生很少选择通过创业的方式来实现就业。而选择了创业的贫困大学生很多也因为缺少资金、计划等出现了失败,其中成功的案例较少。第三,就业的关注点出现了偏差,很多贫困大学生在选择就业的时候都只关注薪酬,而没有考虑到职业的未来发展前景以及自己是否喜欢这份工作,这就导致很多贫困大学生都进入了不适合、不喜欢、没有发展前景的岗位。第四,非理性就业心理,这部分内容指的是很多贫困大学生都在就就业的时候表现出了缺乏风险意识、期望值高、急于求成等特点,因此导致他们不能理性的选择岗位。

(二)就业需求急切和就业心理复杂

导致这个问题的原因同样有四点,第一是急于改变自身和家庭的状态,贫困大学生在平时就会承受很大的经济和心理压力,因此他们选择工作的时候会表现出非常复杂的心理状态,一方面想要奋斗,一方面还要面对现实,但通常大部分贫困大学生都会选择稳定的工作。第二是受到了经济需求的影响,由于平日承受了太多的经济压力,以此他们急需改变自身物质缺乏的现状,因此强烈的经济需求会推动他们选择见效更快的方式。第三是外部环境赋予他们的压力,很多贫困大学生的父母都盼望着他们能够在毕业之后赶快找到一份能够养活自己、帮助家里的工作,甚至这种期盼还来自于邻里乡亲,由此也催促着他们赶快进入工作岗位。第四是自身的就业愿望,贫困大学强烈的经济需求成为了他们主要的就业愿望,同时很多贫困大学生的学习成绩都非常优秀,可以考取研究生使未来更美美好的他们通常的都会被迫就业,因此便会出现非常复杂的就业心理。

(三)职业规划和就业能力缺乏

导致这种问题的原因有以下两点,首先是过于关注学习,导致综合就业能力受到了忽视,大学生的知识水平只是其就能力的一部分,但不是唯一的组成,如果过于关注成绩很容易导致其他方面的能力被忽视。贫困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在校期间会得到一定锻炼,但是受到成长环境的影响,他们在综合素质上会比普通的大学生稍弱,虽然他们的学习成绩会比普通大学生优秀,但是由于综合素质的缺乏导致他们在组织、表达、实践等方面能力存在不足。其次是很多高校都缺乏专门针对贫困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培养,我国对贫困大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和日常生活非常重視,并对此投入了很多的资金和出台了很多政策,但是却唯独忽视了就业能力的培养,几乎没有专门针对贫困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和就业能力培养的机构。因此就导致了虽然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可以健康成长,但是在就业的时候去面临着很多困难,使他们在面对竞争的时候通都处于弱势的位置,无法顺利进入理想的工作岗位。

二、学会社团对高校贫困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一)学生社团可使贫困大学生心理逐渐走向成熟

对贫困大学生和普通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进行对比可以发现,前者明显比后者表现出了更多的心理问题,例如自卑、抑郁、悲观等负面的心理状态在贫困大学生中比较常见。让贫困大学生积极参与到各种社团活动中能起到明显的宣泄作用,并且使他们在活动中的培养坚强的意志,心理承受能力和情绪管控能力可以因此得到强化。这样他们将更加自信、情绪也将更加稳定,心理也将因此逐渐走向成熟。

(二)学生社团可提升贫困大学生的积极性

大学会在社团中通过互相交流,能够使他们打破一些心理上的障碍,因此能够在轻松的环境下进行学习,而在这种状态下进行学习能够帮助大学生更轻松的获取知识。学生社团中具备和符合大学年龄特征的知识,对这些知识学习通常都在活动进行中就可以完成,中间少了很多刻意的成分,重要的是这种方式能够帮助大学生更好的获取知识。贫困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在这种环境下可以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提高,进而提升他们的就业能力。

(三)学生社团可强化贫困大学生的交际能力

很多贫困大学生都在交际能力上有所欠缺,而交际能力对一个人的发展非常重要。在大学的社团活中,贫困大学生经常表现出来的问题就是缺乏人际交往能力,甚至是排斥和其他人的交流。虽不愿意承认,但是人情和关系在就业中的影响非常大,也就是说贫困大学生要想更轻松的就业,人际交往能力是他们必须要具备的因素。学生社团是开放的,贫困大学生在其中能够接触到不同性格、不同专业的人,虽然暂时他们的还不会和不敢与他人交流,但经过长时间的培养一定可以让他们的交际能力得到强化,从而为就业提供保障。

猜你喜欢

贫困大学生学生社团就业
浅析高校辅导员对贫困大学生资助管理工作的思考
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社团良性发展的几点认识
基于发展型资助视角的贫困生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升研究
新时期学生社团组织在学生管理中的作用探微
技工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浅谈高校辅导员的就业指导力
如何指导大学生提高面试技能
内蒙古自治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及对策研究
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