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机械设计基础》项目化校本教材的开发研究

2019-11-11管嫦娥谢仁华林通

科技资讯 2019年23期
关键词:机械设计基础校本教材项目化

管嫦娥 谢仁华 林通

摘  要:《机械设计基础》是培养学生机械创新能力的核心专业课程,而教材是影响课程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针对该课程教材存在的众多弊端,该文阐述了开发项目化校本教材的三大原则,探讨了项目化校本教材的开发思路,为开发项目化校本教材指明了方向。

关键词:创新能力  机械设计基础  项目化  校本教材

中图分类号:TH12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9)08(b)-0196-02

Abstract: Mechanical Design Foundation is the core specialized course of cultivating students' mechanical innovation ability, and the teaching material is an important factor which affects the teaching effect of course. In view of the many problems existing in this course teaching materials, this paper expounded the three principles of developing project-based and school-based teaching materials, discussed the development ideas of project-based and school-based teaching materials, and pointed out the direction for the development of project-based and school-based teaching materials.

Key Words: Innovation ability; Mechanical Design Foundation; Project-based; School-based teaching materials

創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机械设计基础》就是培养学生机械创新能力的核心专业课程,而教材是影响课程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因此,教材对学生机械创新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1]。

1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材现状

目前,所使用的《机械设计基础》教材存在众多弊端:(1)教材内容陈旧,没有及时更新,严重滞后科技发展,满足不了当下“万众创新”的实际需求。(2)教材的编写依旧是按照传统的学科体系进行,而没有采用“项目导向或任务驱动”的方式编写,无法开展项目化教学,不便于学生理解与掌握。(3)教学案例没有经过精选和重构,脱离企业实际,不符合高职学生的认知规律,无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机械创新能力。(4)教材缺少配套的三维信息化教学资源。

以上种种原因导致该课程教学模式陈旧、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单一,难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无法培养学生的机械创新能力。因此,急需开发《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项目化校本教材。

2  项目化校本教材的开发原则

2.1 以课程标准为依据

课程标准规定了课程性质、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及教学实施,它是项目化校本教材开发的依据,也是评价教材优劣的依据[2];同样,教材又是课程标准中最直接、最具体的体现,两者密切相关,又相互制约。

《机械设计基础》内容主要包含常用机构分析与设计、常见传动设计与计算、通用零件选用与设计、典型部件的选用与维护等。开发的项目化校本教材,要充分体现以上教学内容,不能有任何的偏离或弱化。

2.2 校企深度合作共同开发

课程的开发要紧跟企业的实际岗位需要,教材是课程的核心要素,因此,要将职业岗位能力标准切实体现到《机械设计基础》教材的整个开发过程中,无缝对接企业的人才需求。将企业文化、职业情境、企业产品渗入到项目化校本教材中;将职业岗位的任职条件转变为专业知识和职业能力,贯通到教材中,体现岗位对素养、知识、能力的具体要求。

2.3 项目导向与任务驱动的开发理念

教材开发必须紧跟教学改革的步伐。目前高职教育大力倡导“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充分体现“学、做”的有机融合[3]。因此,开发的校本教材,必须采用项目导向与任务驱动并行的开发理念,并且以达成职业能力为最终目标。将职业岗位所需的专业知识、核心能力、专业素养融入到任务中,使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获取知识,提升专业素养,获得专业核心能力。

3  项目化校本教材的开发思路

3.1 面向高职教育特质,构建崭新的教材编排体系

目前高职使用的《机械设计基础》教材,取材于本科教育的《机械原理》《工程力学》《机械设计》,综合三者内容而得到[4]。在内容的整合上,并没有考虑高职教育和本科教育的异同点,教材的编写依旧是按照本科教育的传统学科体系进行,追求的是学科内容的专业性和完整性,内容多而全,完全不符合高职教育培养高级技能型人才的特点。因此,需要更新教材编写思路,重构教材编排体系。要根据高职学生机械创新能力的实际需求,舍弃学科体系内容的大而杂,追求少而精,遵循“实用为主,够用为度,应用为本”的基本方针。通过不同的项目载体、一项项具体的任务,将教学内容衔接起来。对于一些比较复杂的公式,如齿轮啮合的重合度计算等公式,教材中应重点强调它的实际应用,而不是公式详细的推导过程,要切实体现高职教育培养学生职业能力而非丰富理论的初衷。

3.2 精选重构企业实际案例,创设学习情境

目前,《机械设计基础》取材于本科相关课程内容,多年没有及时更新,严重脱离企业实际。教材内容陈旧,滞后科技发展,满足不了当下“万众创新”的实际需求,无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机械创新能力,满足不了企业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因此,开发项目化校本教材的当务之急,便是深化校企合作,精选企业实际生产案例,根据高职学生认知事物的规律,将生产案例重构与优化成项目化教学内容。如图1所示,按照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综合的顺序创设学习情境,在此基础上开发《机械设计基础》项目化校本教材。

3.3 依托专业的Pro/E软件,构建丰富实用的信息教学资源

随着教育同信息技术的高度融合,众多学校都主动力推信息化教学。教学中所使用的教学资源通常利用Flash、Photoshop等软件制作,多为二维图形或动画。若将二维图形或动画直接用于《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存在众多问题:一是无法体现零件的三维结构特征,无法直观地体现组件的装配关系;二是无法虚拟仿真机器的工作过程,无法观察机构的内部运动关系,并分析其运动特性[5]。

因此,必须寻找能体现零件三维特征,能进行运动仿真的软件来制作《机械设计基础》的信息化教学资源。

Pro/E是专业的CAD/CAM软件,三维建模及动态仿真功能强大而完善,所以,非常适合构建该课程的信息化教学资源。依托Pro/E软件构建的该课程的三维数字化模型,色彩鲜艳,立体感强,如图2所示,既可以动态演示,也可以制成三维动画,实现了由静止到活动、由想象到直观、由平面到立体的巨大转变,使教学中的重点、难点更加清晰、生动、形象,能极大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构建的教学资源融合了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和现代信息技术,并将现代绘图技术和设计思想始终贯穿于实际教学中,能有效地培育学生的机械创新能力。

4  结语

开发项目化校本教材是大势所趋,是高质量教学效果的切实保障,是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它为课程项目化教学的成功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立足于职业教育特点的《机械设计基础》项目化校本教材,更加切合高职学生认知事物的规律,它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机械创新能力,能切实助推高职教育完成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神圣使命。

参考文献

[1] 吴鹏.高校机械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建议[J].商情,2012(33):104.

[2] 杨彬.任务驱动型教学模式下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研究 [J].职业教育研究,2011(10):52-53.

[3] 张细兵,吴智勇.船艇专业教材建设的思考[J].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3):22-24.

[4] 李俊文,陈玉莲.应用型本科机械设计课程设计的改革[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6(2):89-90.

[5] 楊二枫.汽车打包机机构运动与车身变形仿真研究[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16(4):42-46.

猜你喜欢

机械设计基础校本教材项目化
高职机械设计基础课程导入方法研究
基于企业需求的职业学校加工中心校本教材开发的探讨
对流动儿童竖笛校本教材内容选择的思考
家居空间设计项目化教学模式改革的国际比较研究
开发咏春拳校本课程,促进体育教师专业发展
浅谈项目化教学对中职学生技能水平提升的影响
基于市场营销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项目化教学模式研究
基于三维软件和云班课APP的机械设计课程教学实践
高职《机械设计基础》课程多元化评价的研究与实施
机械设计基础省级精品课程的建设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