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问卷调查的水环境化学实验教学分析

2019-11-11李京玲常丽芳张永波

教育教学论坛 2019年43期
关键词:实验课程问卷调查教学

李京玲 常丽芳 张永波

摘要:为了解某高校水文与水资源专业本科水环境化学实验课程目前的教学现状,2018年7月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该校125名水文与水资源专业的本科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主要针对学生对本课程的认识、实验数据的认识、学习情况以及课程教学方式的反馈4方面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学生对水环境化学实验教学整体基本满意,但部分学生存在学习积极性不高,对实验课重视不够及独立思考能力欠缺等问题。结合现阶段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探索新的教学方式,与时俱进调整和丰富实验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期提高水环境化学实验课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水环境化学;水文与水资源专业;问卷调查;实验课程;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43-0065-03

一、引言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水污染问题日趋严重。根据2017年全国地下水水质监测分析,在我国地下水开发利用程度较大的平原和盆地浅层地下水质量较差,水质较差和极差的测站比例分别达到了60.9%和14.6%[1],水生态环境恶化严重[2]。因此,在新形势下,如何培养出具有扎实理论基础、过硬专业技术、较强创新能力,以及能适应现代水环境可持续发展需求的新一代水文与水资源工程的高水平专业人才将是十分重要的[3,4]。

为认识和解决当代水环境问题,水环境化学课程相关理论知识和相应专业技能的系统学习是十分必要的。水环境化学是我校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开设的唯一一门有关水质的课程,该课程具有较强的理论性与实践性。为提高学生对水环境化学的实践能力,水文与水资源专业于2015年首次开设了水环境化学实验课,这对于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十分重要的。为提高水环境化学实验教学效果,本研究对2015级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已经学过该门课程的本科学生进行了课程问卷调查,以了解学生对本实验课的学习和需求情况,分析目前水环境化学实验课程存在的问题,从而为课程改革提供理论依据。

二、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2018年7月选取2015级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本科三年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其中包括76名一本学生和现代科技学院的49名三本学生。

2.方法。在水环境化学实验课结束后发放了纸质调查问卷,包括12个问题,采用不记名不记分方式,学生独立填写,并当场回收,本次调查问卷共发放125份,回收125份,有效回收率达100%。

3.数据处理。问卷回收后,利用excel2007对问卷内容进行统计分析。

三、结果

1.学生对课程的认识分析。表1为125名受访学生对水环境化学实验课的认识调查结果,根据调查分析,55.20%的受访学生对实验课持喜欢态度,42.40%的学生持一般态度,2.40%的学生选择不喜欢。从调查结果来看,多数学生对水环境化学实验课的开设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但持一般态度的学生仍然占到了四成以上,这可能是由于一方面学生缺乏相关专业知识的累积;另一方面我们调查的学生为大三第二学期学生,他们马上面临考研、求职等多重压力使得学习注意力转移。因此,教师应多通过水环境案例来引导学生认识和解决水环境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而不是单纯为了完成任务而做实验。在对实验课的开设与理论知识的理解之间关系的调查中,有60.00%的学生选择帮助大,有29.60%选择一般,选择不大的学生占到10.40%。这说明大多数学生认为实验课的开设加深了自己对课本理论知识的理解,但仍有近四成的学生选择一般和不大,因此,在今后实验课内容的选取方面应尽量增加模拟实际水环境问题的内容。

2.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学习情况调查分析。根据表2的调查结果,在课前准备阶段,125名受访学生中,63.20%的学生没有预习实验内容的习惯。对于实验内容,67.20%的学生知道每节实验课要做什么实验,仍然有近三成的学生不知道要做什么实验。这说明虽然调查对象为即将进入大四面临毕业的学生,但大多数学生仍过多依赖课堂上老师的讲解,因此,教師在课堂上应多与学生交流,通过设置一些问题来鼓励学生进行课前预习,激发他们的兴趣,提高实验教学效果。实验记录方面,71名学生表示大多数时候会记笔记,54名学生表示没有记笔记的习惯。实验操作方面,69.60%的学生在实验操作方面能与搭档积极参与,相互协作,仍然有30.40%的学生表示实验过程中大多是搭档在操作。为此,教师可以通过要求学生将本次实验中自己对本组的贡献写入实验报告中,以此来观察学生对实验的积极性。

3.学生对实验数据的认识调查。根据表3的调查结果分析,当实验过程产生的某些现象与书本不一致时,76.80%的学生能主动去问老师或找同学讨论,有8.00%的学生能进行独立思考并寻找原因。因此,在今后的实验教学过程中,可以增加实验室开放时间,使有兴趣的学生能做更多实验来探索寻找答案。对待实验过程中错误的实验数据,49.60%的受访学生能认真对待,并查找原因,50.40%的学生认为只要知道实验过程就行,数据错误没关系,没有学生为了完成任务而编造数据。在实验结束后,59.20%的学生表示能独立完成实验报告,而40.80%表示不能独立完成实验报告。说明部分学生对实验不够重视,缺乏对数据的严谨性。造成上述的原因可能是与实验考核以及实验成绩在总成绩中所占比例偏小有关。因为我们一直以最终上交的实验报告作为成绩评定标准,而很多学生把它看作是一项必须要完成的任务,在报告中并没有进行深刻的思考与有效的总结。

4.学生对实验教学方式的反馈调查。根据表4的调查结果,对于目前的教学方式,60.80%的学生表示满意,37.20%的学生表示一般,仅2人即1.6%表示不满意。对于是否赞成开设设计性实验,36.00%的学生愿意尝试,51.20%的学生持中立态度,认为如果开设了就好好做,12.80%的学生表示反对。如果开设设计性实验,55.20%的学生希望自己找方法,老师把关。34.4%的学生希望按照老师设计好的做。10.40%的学生希望自己做主。说明大三的学生大部分希望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制定实验方案和准备实验材料,但要注意改进传统的实验教学,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和思考。如果开设设计性实验,大部分学生仍希望老师能给出实验大致的选题和方向。

四、讨论

水环境化学实验课程是进行理论联系实际,分析和解决水环境问题的重要手段。通过上述分析,我们认为,在今后的水环境化学实验教学改革中,(1)教师应以学生为主体,以解决实际的水环境问题为前提,提高学生对实验课的兴趣,注重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表现,可以设置一些指标来体现其在总成绩中的比重,鼓励学生重视实验过程,认真对待实验数据,提高学生的重视程度[5,6]。(2)教师应紧紧围绕实验教学目标,不断摸索新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能真正领悟和应用,教师可以利用现代的网络技术,把每个实验项目的主要理论和实际操作,以及注意事项制作成视频,上传到网络学习空间,方便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课前预习,学生也可以留言与教师进行讨论,提高预习效率。(3)教师应与时俱进调整和丰富实验内容,教师可以提前了解学生对实验内容的需求,尽量开设学生喜欢的自选实验,提高他们的探索和发现精神,拓宽学生们的视野,激发学习热情,提升他们的专业技能。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2017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DB/OL].http://www.mee.gov.cn/hjzl/zghjzkgb/lnzghjzkgb/.

[2]赵华荣,代俊峰,郭纯青.“水环境化学”课程发展及其面临的机遇和挑战[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11):66-67.

[3]陈雪芬,郭伟良,王永强.“水环境化学实验”实验教学改革探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28(7):141-143.

[4]魏海峰,刘长发,刘恒明等.水化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J].实验室科学,2008,(3):33-34.

[5]张靖然,根锁.关于传统教学模式与课堂创新实践教学改革的问卷调查分析[J].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16,(6):11-12.

[6]许丽梅,陈建中,林若川.化学实验课程的信息化教学设计——以实验项目“水中化学需氧量COD的测定”为例[J].大学化学,2017,32(7):37-43.

猜你喜欢

实验课程问卷调查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以会计学为例建设财经类实验课程体系
媒介融合背景下的分众传播与受众反馈
高校“院任选课” 情况调查及问题解析
大学生对慕课的了解和利用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