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鲁西北地区农村生活垃圾污染现状及对策分析

2019-11-06王燕红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9年15期
关键词:现状对策

王燕红

[摘要]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一直是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的问题,解决好“三农”问题不仅要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业增产增收,更要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对鲁西北地区农村生活垃圾污染现状进行分析,针对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鲁西北;农村生活垃圾;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X50[文献标识码]A

随着我国整体经济的发展,以及国家对三农问题的重视,农村经济水平不断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也发生了质的飞跃。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农村生活垃圾也越来越多,不仅表现在数量上,种类也越来越多,成分也越来越复杂。生态文明建设要求我们不仅要经济发展,也要绿水青山。相对于城市地区较为完善的垃圾治理结构与体系,农村地区在垃圾治理上明显落后,而且缺少配套措施。农村生活垃圾治理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的开展从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村垃圾乱堆,乱扔的问题,但距离实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总目标,让农民享受青山绿水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1 鲁西北地区的基本状况

鲁西北地区位于黄河以北,农业较为发达,整个地区的粮食、商品棉产量在我国具有重要地位。整个地区包括德州市、聊城市、滨州市(不包括邹平县和博兴县)以及济南市的商河县、济阳县和东营市。地区面积3.2万km2,人口约1800万。整个地区农村人口占比较多,表1是德州、滨州、聊城和东营2017年的农村人口与城镇人口情况。

表1中,聊城的人口为户籍人口,德州、滨州和东营为常住人口,四个地区总人口为1971.78万人,农村人口总数为976.62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49.53%。由此可见整个地区农业人口所占比重较大,与城镇人口比重相当。所以解决好农村地区生活垃圾问题意义重大,这事关该区一半左右人口的环境福利。

2 鲁西北地区农村生活垃圾污染现状

2.1 农村生活垃圾投放设施不完善,缺少分类机制

笔者走访调查了鲁西北地区部分农村,相比较前几年农村垃圾随处堆放,乱扔乱倒的状况,农村卫生状况大大改善。目前,大多数农村地区都实现了村村有垃圾桶,每隔一段距离会设置一到两个垃圾桶,供村民投放垃圾,村里也安排了专人对垃圾桶进行清理。但是,垃圾桶的数量仍然不能满足农民的需要,清理也有可能不及时。部分距离垃圾桶远的村民仍然怠于长距离垃圾投放。而且相对于城市较完善的垃圾分类处理体系,农村居民所有垃圾一个桶,缺少有效的分类回收设施,势必给垃圾处理带来不便。调查中我们也发现,对于固体类垃圾可以投放在垃圾桶里,但是鉴于农村生活环境的特殊性,污水的处理往往是家庭用桶装满后直接倾倒到村里角落、低洼处或河水中,污染更严重。有的家庭可能有管道排放,但也仅仅是排放到挖好的地下大坑,未经过处理,污染土壤和地下水。综上所述,农村生活垃圾的处理在基础设施上仍然远远落后于城市,垃圾处理方式依旧粗放。

2.2 农民对生活垃圾处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笔者通过发放调查问卷、访谈等方式,了解鲁西北地区农村居民环保意识。在与各村村长交流的过程中,可以发现近几年农民的环保意识显著增强,这与党和政府对农村生活环境改善的高度重视密切相关。但是总体虽向好的方向发展,局部问题仍比较突出。调查问卷显示虽然85%的农村居民都认为处理好农村生活垃圾意义重大,在垃圾投放地点的选择上92%的居民都选择就近投放到垃圾桶里,但是在生活污水的投放路径中36%农村居民选择就近倾倒在房前屋后,45%的农村居民选择通过自家管道排放到安装管道前的大坑里,14%的居民选择就近倾倒到小河里,剩余的5%选择方式不确定。虽然问题的根源在于农村地区缺少污水处理设施,但是笔者进一步问题,发现大多数居民认为这种污水排放方式虽然对环境有影响,但是影响不大。说明农村居民对垃圾造成的水体、土壤、大气污染的严重性认识不足,这将是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的重大阻碍。

2.3 对农村生活垃圾投入偏低,技术落后

我国农村生活垃圾的收集模式和处理技术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完全借鉴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技术,其主要处置方式有填埋、焚烧、有氧堆肥、厌氧发酵等。但是有效处理的前提是进行垃圾分类,这一点在鲁西北农村地区尚未很好的执行,主要是因为农村居民缺乏分类的意识。其次经过调查,农村垃圾处理方式是居民投放到垃圾桶,村保洁汇集到村头大垃圾桶,待大垃圾桶满后才由镇上环卫车集中拉走。调查显示的确有很少一部分居民选择厌氧发酵产生沼气作为生活能源,但是鉴于鲁西北地区的气候环境,夏天产生的沼气可能够用,冬天出气量则明显不足。而且据使用沼气的农村居民反映大部分沼气池已处于废弃状态,转而选择更加方便的煤气、天然气。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的关键是就地处理,但目前那些先进的处理技术在鲁西北地区农村仍没有很好的开展,缺少政府部门的项目支持和长效的资金投入。

3 鲁西北地区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对策

3.1 加强环保宣传,提高农民环保意识

农村生活垃圾的有效处理,最根本的是要依托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农民,只有农民的环保意识提高了,农村居民对生活垃圾处理的重要性以及处理不当的重大危害认识清楚,从自身做起,从垃圾按规范投放,按要求分类等小事做起,切实发挥农村居民对生活垃圾处理的监督与自我管理作用,才能从源头上治理好农村生活垃圾。为此党和政府要依托村委会,利用村广播、宣传栏、村书屋向广大农民宣传垃圾分类回收、垃圾处理不当危害,政府的处理决心,让农民真正认识到自己是垃圾处理的主人,切实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

3.2 完善垃圾处理配套措施,促进垃圾分类回收

目前,鲁西北农村地区生活垃圾处理的配套措施远远不足,基本是隔段放置一到两个垃圾桶,远远满足不了农民垃圾投放的需求。必须加大垃圾桶的投放力度,缩短投放距离,有条件的地区应该积极开展分类垃圾桶装置,甚至垃圾桶入户,向农村居民家庭发放可回收与不可回收垃圾桶、垃圾袋,居民家庭对外投放垃圾时也按照可回收与不可回收分类投放。关于垃圾收集工作,目前鲁西北大部分地区均是待大垃圾桶满才由垃圾车运走,这会带来更多的细菌滋生和污染,我们要鼓励农村垃圾收集与城市一样,每天都收集,每天都运走,并对垃圾箱进行定期的集中清洗与消毒,保障农民健康。关于村里垃圾处理人员也要增加人手,不仅要处理好垃圾桶周围的垃圾,还可以推行上门收垃圾的政策。农户在家里将产生的垃圾分类,村里安排保洁员定时、定点地收集。

3.3 加强农村垃圾管理与投入,推动城乡环卫一体化

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是初级目标,我们追求的终极目标是将农村生活垃圾综合利用,让垃圾变废为宝。这就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与先进技术引导,所以党和政府要加大对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的投入,鼓励金融机构向农村垃圾处理研发投放资金。加强管理,政府要对垃圾处理得当的先进村集体和个人进行奖励,调动村民的积极性。对于已有的先进垃圾处理技术要敢于引进,为民争利。针对城乡环卫差距仍然明显的现状,政府也要加强政策宣传与倾斜,将农村与城市的环工作统筹规划,综合整治,促进农村生活垃圾合理化回收,资源化利用。针对鲁西北地区农村污水处理的问题,政府应高度重视,解决好农村地區污水回收难和综合处理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杜静,常志州.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模式及技术发展趋势[J].江苏农业科学,2019(6):11-11.

[2] 宁帅艺,王崇梅.农村生活垃圾难题及其治理方向[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8(20):14-15.

猜你喜欢

现状对策
LabVIEW下的模拟电路实验教学创新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高中文言文实词教学研究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