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农村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研究

2019-11-06赵娟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9年16期
关键词:农村地区大众化马克思主义

赵娟

[摘 要]农村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指的是为发展农村思想文化事业,加强党的领导,在农村发扬马克思主义思想,通过大众、易懂的方式宣传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利用马克思主义自身语言的力量推进新时代农村发展,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群众团结的力量,让农民群众自觉、自信、自强、自立。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理论,是指导思想,广大农民群众不容易理解,只有发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由难变易、由深变浅、由整体分成互相联系的个体,才能被农村群众接受,才有利于新时代农村文化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新时代;农村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中图分类号]D422.6 [文献标识码]A

1 新时代农村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意义

1.1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从十七大开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被大力推广,为了加强宣传普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局面的行程,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关于马克思主义“三化”进程,即“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推荐“三化”是现代我国思想政治新任务。

我国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将现代中国发展进程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相结合,完善马克思主义理论,修正其中的不足和缺点,再进行创新,发展全新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使之与我国现代化进程匹配,能够更有效地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

目前我国还处于发展阶段,还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据比重大,虽然这些年城镇化进程加快,但是城乡经济差异依旧较大,政府加大对农村的转型升级,供给侧改革正在进行,精准扶贫也已经进入了攻坚决胜时刻,正需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在新时代农村推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有效地将科学理论与实践结合,将科学逻辑转化为农民易懂的生活语言,强大农村人们的思想,才能更好地发展新农村。

1.2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对农村地区发展的意义

马克思曾说过:批判的武器不能替代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理论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群众掌握,也会变成物质理论。离开了群众马克思主义理论将无意义,同样的,没有理论指导的群众也是没有了前进的方向。农民群众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要对象,当马克思主义理论被农民群众所理解和接受,那么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任务就有了意义,当农民群众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时,我国的农村发展必然能够取得大成就。

新时代农村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指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思想变成通俗易懂的语言被农村群众理解、接受、运用甚至互相传播,使得农村群众的心里、脑海里甚至骨髓里都有马克思主义理论,不仅如此,农村群众还能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实现物质和精神的双满足。在农村推广马克思主义理论有利于农村经济、文化、政治水平的提升,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指导地位,促进农村发展发生质变。

2 新时代农村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要性

2.1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需求

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各种理论成功地运用在中国发展道路中,并且随着国情的变化,国际社会竞争加剧,中国共产党结合社会主义建设要求、群众实践等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新思想,开拓社会主义新事业。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对我国农村发展有指导意义,马克思主义新思想离不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发展,科学理论只有被群众接受、理解和运用才能发挥它的作用,实现它的价值,才能有新的发展,与时俱进,不被时代淘汰。

2.2 农村转型需要

我国农村正处于经济转型阶段,如同改革开发初期,城市发展受到西方价值观和社会发展的影响,出现文化多元化,此时的农村也是如此,现代农村正处于传统腐朽落后的意识与多元化价值观碰撞阶段,正确健康的意识形态未完成形成,急需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普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确定马克思主义为农村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坚定党在农村群众中的地位。走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路线,只有在农村群众中大力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坚定群众的发展信念,强化党员意识,凝聚群众力量,才能真正实现脱贫攻坚,实现城镇化发展。

2.3 解决新时代中国新问题

我国现阶段地主要矛盾是人们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想要解决矛盾就需要建成小康社会,促进共同富裕,而实现共同富裕就需要缩小贫富差距,推动农村发展,共产党全面推行精准扶贫,就是为了缩小贫富差距,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中国梦,实现共同富裕。农村发展成为眼前最重要的事情,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能够凝聚农村群众的团结之心,共同开创新农村,发展新农村。

3 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存在的问题

3.1 农村发展速度缓慢

新时代部分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家家户户盖起了新房,经济条件也变好了,但是还有许多农村并没有发展,目前农村经济发展水平普遍较低,农村基础设施不完善,教育发展远远落后于城市,特别是西部农村,经济条件比东部农村差得多,农村经济无法改变,农民利益和诉求无法得到满足,马克思主义理论便无法扎根农村,无法获得认同感,这样就会影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

3.2 农村基层力量单薄,宣传力量薄弱

农村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主要依靠的是基础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特别是近些年才有的大学生村官,是基础指导思想宣传的主力军。由于农村基础组织执行力差、数量少,特别是村组织村干部,文化水平普遍不高,没有年轻血液注入,缺乏新思想,便难以帮助党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没有了示范作用,加上基础组织缺乏监督,时常出现违法乱纪、作风腐败的现象,直接影响了党在群众心中的形象。农村宣传媒介依旧较为传统,只有广播、电视,互联网、微博和微信尚未普及,没有新媒介的帮助,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工作力度直线下降。

4 发展新时代农村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措施

4.1 发展农村经济,解决农民需求

发展农村经济与发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相互作用的两件事,想要发展农村经济,就需要提高农民的收入,拓宽农民收入来源,推广农村产业结构整合,发展特色农村产业,从实际中满足农民的需求。发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需要依靠农民群众,只有解决了农民的需求,保障其利益,他们的思想和价值观才会向党靠拢,大众化才能够实现。

4.2 丰富宣传渠道,加大基础组织建设

基于农村现有的宣传渠道,是无法推动农村马克思主义思想发展的,应该要顺应时代,发展“互联网+”,利用大数据和网络加大宣传,以新媒体为载体,传播新思想、新技术,让农民群众在接触新事物的同时感受新思想。基础组织建设还需要进一步加强,特别是对其的监督作用,基础组织的形象直接影响了党在群众心中的形象,保证基础组织遵纪守法,为民服务是推动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然要求。

4.3 開展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践活动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抽象的,想要加快普及,可以转换形式,将马克思主义理论融入实践活动中,例如融入黄梅戏、川剧等传统艺术中,让农村群众主动去接受。

5 结语

新时代农村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发展有利于推动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农村意识形态的形成和群众凝聚力的汇聚。想要实现共同富裕,实现中国梦,第一步就是推动农村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言,原宗丽.新时代推动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思考[J].厦门城市职业学院学报,2018(04).

[2] 刘颖,李晶.论农村意见领袖对农村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影响[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5(21).

[3] 符倩.新时代下中国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探究——以农村传统文化为依托[J].品牌研究,2018(06).

[4] 涂俊芳.农村地区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微探[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05).

猜你喜欢

农村地区大众化马克思主义
新媒体技术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影响研究
新时期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推进路径研究
Chinese Attitudes towards the 1995—1996 Taiwan Strait Crisis
关于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养老需求的研究
如何促进农村地区思想品德课中的合作学习
大众化时代的内在困境
农村地区进一步推广非现金支付工具的有效途径
用大众化方式推进理论大众化
论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