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抗菌肽Cecropin4与抗生素联合的体外抗菌效果*

2019-11-06彭建吴兆颖刘巍巍赵海朱贵明曾柱1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2019年10期
关键词:抗菌肽注射用抗菌

彭建, 吴兆颖, 刘巍巍, 赵海, 朱贵明, 曾柱1,**

(1.贵州医科大学 医药生物技术工程研究中心, 贵州 贵阳 550025; 2.贵州医科大学 生物与工程学院, 贵州 贵阳 550025; 3.贵州医科大学 基础医学院 现代病原生物学特色重点实验室, 贵州 贵阳 550025; 4.贵州医科大学 基础医学院, 贵州 贵阳 550025)

鲍曼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baumannii,AB)是导致医院感染的主要机会性致病菌之一[1],会引发如呼吸道系统感染、败血症、手术切口感染、泌尿生殖道感染、获得性肺炎和继发性脑膜炎等感染或炎症[2-4],发生这类感染的重症患者,感染后死亡率高于35%[1]。中国细菌耐药监测结果显示,各医院分离的AB对亚胺培南的平均耐药率已达到70.5%[5],可见抗AB感染治疗形势十分严峻。抗菌肽又称为抗微生物肽,是生物机体天然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6-7],相较于其他抗菌药物具有来源广、作用机制特别、抑菌效果好、不易产生耐药性等优势[8-9],但也存在天然提取收集难、化学合成成本高、大规模生产成药技术不成熟的缺点[10]。本课题组前期从家蝇转录组测序结果中筛选得到一个新天蚕素分子Cecropin4(Cec4)、并成功化学合成,且证实了家蝇抗菌肽Cec4在体外对AB具有较好的抗菌活性[11]。虽然临床上多数感染只用一种抗生素就能控制,但面对多重感染或者耐药性较强的细菌,常常采取联合用药的方式[12-14],抗菌肽与抗生素的联合使用不仅能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单一抗菌药物的使用量,还能减少耐药菌株的出现几率[15-16]。因而,本研究旨在通过抗菌肽Cec4分别与3种临床常用抗AB类抗生素进行体外联合药敏试验,探究抗菌肽和抗生素体外联合作用于AB的效果及药效关系。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1.1.1受试菌株 标准AB(ATCC19606)保存于贵州医科大学病原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多重耐药AB(检验号4367661)、泛耐药AB(检验号4367992)均来自贵州某三甲医院,三株菌株均用25%甘油重悬,于-80 ℃暗处保存。

1.1.2主要药物和试剂 抗菌肽Cecropin4委托吉尔生化(上海)有限公司采用固相化学合成法合成,纯度(HPLC)>95%。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SCF)购自辉瑞制药有限公司,注射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IMP)购自美国默沙东制药公司,注射用硫酸多黏菌素B购自Biosharp公司,Mueller-Hinton(MH)肉汤培养基和Luria-bertani(LB)固体培养基均购自索莱宝公司。

1.1.3主要仪器 单面垂直流超净工作台(苏州净化设备有限公司),数显不锈钢电热培养箱(上海博讯实业),隔水式电热恒温培养箱(上海跃进医疗器械厂),Millipore 0.22 μm微孔滤器(美国),PB203-E型电子精密天平(上海梅特勒托利多仪器公司),Milli-Q超纯水仪(法国Millipore PHarmacia公司),高压灭菌锅(日本ALR),超低温冰箱(日本三洋公司),96孔平板(Biosharp),麦氏比浊仪(上海昕瑞公司),微量加样器(德国Eppendorf公司)。

1.2 方法

1.2.1抗菌肽Cec4及3种抗生素分别对AB的最小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测定 根据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CLSI)推荐的微量肉汤稀释法[17]测定抗菌肽Cec4、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SCF)、注射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IMP)和注射用硫酸多黏菌素B单用时对AB的MIC。将抗菌肽Cec4和SCF、IMP及PB干粉分别配制终浓度为10、100、100及10 g/L的储备液,并将抗菌肽Cec4和抗生素双倍比稀释为不同质量浓度的液体,于-80 ℃保存备用。用MH培养基将复苏并过夜培养至对数生长期的3株AB菌悬液浓度调整为1.5×108CFU/L。设置抗菌肽Cec4、SCF、IMP为实验组、多黏菌素B为阳性对照组、培养基为阴性对照组,在96孔板中加入同浓度的菌液和不同质量浓度抗菌肽/抗生素,于37 ℃,120 r/min培养24 h。结果根据CLSI推荐的液体稀释法的判定标准,MIC值为肉眼未见细菌生长所对应的抗菌肽/抗生素浓度,之后各取0.01 mL样本液涂布在LB固体平板上,于37 ℃静置培养18~24 h,无细菌生长所对应的抗菌肽/抗生素浓度为最小杀菌浓度(MBC),用以验证MIC的准确性。

1.2.2抗菌肽Cec4与3种抗生素对AB的联合药敏试验 参照文献[18]方法改进,采用肉汤稀释棋盘法进行试验。选取7×7棋盘,抗菌肽/抗生素药液的制备与测定MIC时所用的方法一致。根据测得的每种药物单用对每种菌株的MIC,将所有药物的最高浓度设定为MIC的2倍,然后均用无菌蒸馏水对其进行一系列双倍比稀释。用1.2.1的方法制备细菌悬液,以抗菌肽Cec4和SCF联合使用作用于标准AB为例,SCF以横列方式排布,抗菌肽Cec4以纵列方式排布,每孔中不同浓度的抗菌肽/抗生素药液共计0.1 mL,然后每孔中再加入菌悬液0.1 mL。当96孔板中的每一横行抗菌肽Cec4浓度保持不变时,SCF浓度依次为2、1、1/2、1/4、1/8、1/16及0倍MIC;当每一纵列孔中SCF浓度保持不变时,Cec4浓度依次为2、1、1/2、1/4、1/8、1/16及0倍MIC。将96孔板振荡均匀后放在湿盒中,于37 ℃下静置培养18 h。

1.2.3联合用药效果判定 部分抑菌浓度指数(fraction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index, FIC index)是抗菌药药效学参数之一,FIC index=[MIC(a)/MICa] +[MIC(b)/MICb],其中MIC(a)和MIC(b)分别代表a药和b药联合用药时各自的MIC值,MICa和MICb分别代表a药和b药单用时的MIC值。当FIC index≤0.5时,药物a和b之间有协同抗菌作用;当0.52.0时,则认为药物a和b之间有拮抗作用,且2种药物联合使用的效果显著低于其中一种药物单独使用的效果。各组实验均重复3次。

2 结果

2.1 抗菌肽Cec4及3种抗生素对AB体外的抗菌活性

抗菌肽Cec4对标准、多重耐药和泛耐药AB的MIC均为4 mg/L,而SCF和IMP对标准AB的MIC均是抗菌肽Cec4的4倍,SCF和IMP对多重耐药AB的MIC均为抗菌肽Cec4的16倍,对泛耐药AB的MIC也都是抗菌肽Cec4的8倍,说明AB对抗菌肽Cec4比对SCF、IMP抗生素更敏感;PB对3株AB的抑菌活性均较好,MIC为0.625 mg/L(表1)。

表1 抗菌肽Cec4及3种抗菌药对AB的MIC

2.2 抗菌肽Cec4分别与3种抗生素联合使用对3株AB的药敏试验

2.2.1对标准AB的药敏试验 抗菌肽Cec4分别与SCF、IMP联合作用于标准AB时,FIC index在0.75~1.00,均表现为相加作用。Cec4与PB联合作用于标准AB时,Cec4对标准AB的MIC降至1 mg/L,PB对标准AB的MIC降至0.156 mg/L,Cec4和PB联用时的MIC均为单用时的1/4,抑菌效果增强,其FIC index为0.50,表现为协同作用(表2)。

表2 抗菌肽Cec4分别与3种抗生素联用对标准AB药敏试验结果

2.2.2对多重耐药AB的药敏试验 抗菌肽Cec4与SCF联用时,FIC index是1;抗菌肽Cec4与IMP联用时,Cec4的MIC降至0.5 mg/L,IMP的MIC降至单用时的1/2、FIC index为0.625;抗菌肽Cec4与PB联用时,Cec4的MIC降至0.5 mg/L,PB的MIC降至0.312 mg/L,是单用时的1/2,抑菌效果增强, FIC index为0.625。因此,抗菌肽Cec4与这3种抗生素联合使用时均表现为相加作用(表3)。

表3 抗菌肽Cec4分别与3种抗生素联用对多重耐药AB的药敏试验

2.2.3对泛耐药AB的药敏试验 抗菌肽Cec4分别与SCF、IMP联用时,抗菌肽和这2种抗生素的MIC均降为单用时MIC的1/2,抗菌效果增强;抗菌肽Cec4与PB联用时,Cec4对泛耐药AB的MIC为2 mg/L,是单用时的1/2,而PB对泛耐药AB的MIC变为单用时的1/8,表明泛耐药AB对Cec4和PB的敏感性均增强,FIC index为0.625。此试验说明抗菌肽Cec4分别与这3种抗生素联合作用于泛耐药AB时,均表现为相加作用(表4)。

表4 抗菌肽Cec4分别与3种抗生素联用对泛耐药AB的药敏试验

3 讨论

碳青霉烯类药物在过去10年中被认为是治疗革兰阴性耐药菌感染的最后一道防线。近年来,碳青霉烯类AB检出率快速上升,已成为当前临床抗感染治疗面临的巨大难题。传统抗生素抗菌机制主要是针对细菌代谢通路或特定靶点,极易产生耐药。因此,寻找新的抗菌策略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19-20]。由于抗菌肽主要是通过静电力与细胞膜或者细胞内物质相互作用,具有广谱抗菌能力,因而抗菌肽受到科研人员的广泛关注[21]。前期研究表明抗菌肽Cec4在体外对AB的MIC仅为4 mg/L,远低于目前研究较多的抗菌肽LL-37在体外对AB的MIC[22],说明AB对抗菌肽Cec4具有较高的敏感性。

在本研究中,抗菌肽Cec4单用时对AB的MIC均小于注射用SCF、IMP这2种抗生素,抗菌肽Cec4的抑菌效果较强。在联合用药试验中,抗菌肽Cec4与PB联合作用于标准AB时,抗菌肽Cec4的MIC值为单用时的1/4,多黏菌素B的MIC也仅为单用时的1/4,抗菌能力明显增强,FIC index为0.50,表现为协同作用;抗菌肽Cec4和SCF联合作用于标准AB时,FIC index为1.00,表现为相加作用,和IMP联合作用于标准AB时表现为相加作用,FIC index是0.75。SCF和IMP单用时对多重耐药AB的MIC均高达64 mg/L,对泛耐药AB的MIC为32 mg/L,这2株AB对这两种抗生素均表现出耐药[23]。但当抗菌肽Cec4与这两种抗生素联合作用于多重耐药和泛耐药AB时,这两种抗生素的MIC均为单用时最小抑菌浓度的1/2,表现为相加作用,敏感性增强,由此可推断Cec4联合抗生素使用可以有效清除该类耐药细菌。此外,抗菌肽Cec4在分别与SCF、IMP和PB联合作用于多重耐药AB时,FIC index范围为0.625~1.000,均表现出相加抗菌作用。已有研究表明大蒜素联合两种临床抗菌药物作用于多重耐药AB[24]时的FIC index范围为0.31~1.50,其中23.3%表现为无关作用。因此,本实验的联合用药效果更为明显,说明抗菌肽与传统抗生素联用有较好的临床前景。

综上,由于抗菌肽Cec4对临床常见的革兰阴性菌具有良好的抗菌效果,与3种临床常用抗革兰阴性菌抗生素联用呈相加、协同抑菌作用,抗菌肽与传统抗生素联合用药有望降低临床抗菌药用量、毒副反应及细菌的耐药性。

猜你喜欢

抗菌肽注射用抗菌
乐坦®注射用红花黄色素
抗菌肽的生物学特性及在畜禽养殖中的应用
竹纤维织物抗菌研究进展
注射用五水头孢唑林钠与注射用美洛西林钠在化脓性扁桃体炎疗效对比
夏季养鸡 可用蒲公英抗菌消炎
新型抗菌肽菌丝霉素纯化工艺研究
抗菌肽修饰方法与抗菌机制的研究进展
黄连和大黄联合头孢他啶体内外抗菌作用
注射用曲札芪苷与常用输液配伍稳定性研究
注射用兰索拉唑配伍禁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