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妊娠合并梅毒在不同孕期驱梅治疗后围生儿结局分析

2019-11-06王丽君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9年20期
关键词:生儿孕早期梅毒

王丽君

梅毒是一种传染性疾病,多发生于育龄女性中,主要是因为女性的性生活不健康、不卫生[1]。近年来,这种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引起了临床的高度重视。尤其是孕期女性,一旦感染梅毒,将对围生儿的正常生长和发育产生非常大的威胁,也是导致围生期死胎、流产或者早产的重要危险因素。同时,母婴也是该疾病一个重要的传播途径,围生儿可能患有先天性梅毒,将对母婴产生非常不利的威胁,带来沉重的打击[2]。因此,为了降低妊娠合并梅毒对患者及围生儿的不良影响,应该越早确诊疾病,越早进行驱梅治疗。本文以本院2015 年3 月~2018 年5 月收治的92 例妊娠合并梅毒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早期驱梅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整理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 年3 月~2018 年5 月本院收治的92 例妊娠合并梅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按照孕期不同分为孕早期组(孕周≤12周,30例)、孕中期组(孕周13~28周,30 例)以及孕晚期组(孕周29~40 周,32 例)。孕早期组患者平均孕周(10.31±1.28)周;年龄20~40 岁,平均年龄(28.48±5.50)岁;初产妇17 例,经产妇13 例。孕中期组患者平均孕周(15.23±2.21)周;年龄20~40 岁,平均年龄(24.89±10.84)岁;初产妇17 例,经产妇13 例。孕晚期组患者平均孕周(32.52±2.31)周;年龄20~40 岁,平均年龄(25.08±10.19)岁;初产妇19 例,经产妇13 例。三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三组患者均于治疗前先行梅毒分期评估,采用梅毒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T)及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进行血清样本检测。治疗遵循梅毒分期进行对症处理:梅毒Ⅰ~Ⅱ期患者,肌内注射普鲁卡因青霉素{上海新先锋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1021036,规格:200 万单位[普鲁卡因青霉素150 万单位+青霉素钠(钾)50 万单位]},80 万单位/次,1 次/d,10 d 为1 个疗程;Ⅲ期患者肌内注射普鲁卡因青霉素,分别于患者臀部两侧肌内注射治疗,用法用量同梅毒Ⅰ~Ⅱ期患者,20 d 为1 个疗程。告知所有患者在用药期间一定要禁止性生活,持续使用1 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估,应用RPRT 对患者梅毒滴度进行综合评估,滴度减少≤2 倍稀释度或阴性者,则还要追加1 个疗程的治疗。

1.3 观察指标 统计比较三组患者妊娠结局[分娩、人工流产(人流)、未结案]及围生儿围生期不良结局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三组患者妊娠结局比较 孕早期组及孕中期组患者的分娩率分别为80.00%、70.00%,均高于孕晚期组的40.63%,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三组围生儿围生期不良结局比较 孕早期组及孕中期组的先天性梅毒、窒息、死亡、低体质量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孕晚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三组患者妊娠结局比较(n,%)

表2 三组围生儿围生期不良结局比较 [n(%)]

3 讨论

梅毒作为一种传染性很强的疾病,其转播途径主要是性传播、母婴传播以及血液传播,妊娠期合并梅毒患者很可能通过母体传染给围生儿,导致围生儿先天性梅毒,给患者家庭带来很沉重的打击[3]。如果妊娠期间母体合并梅毒,则随着胎儿增长,会通过皮肤、黏膜组织逐渐侵袭母体的重大器官,导致其非常容易发生病毒感染,免疫能力低下,甚至发生硬下疳,一般梅毒在体内具有很长的潜伏期,早期无明显的临床体征,如果妊娠期患者不及时进行梅毒筛查,很可能病毒会转移到胎盘,导致围生儿发生感染[4]。有调查研究显示,在孕早期合并梅毒的患者,胎盘的绒毛细胞滋养层上有一种对梅毒螺旋体病毒的保护屏障,如果早期发现并积极进行驱梅治疗,围生儿则很可能不会被感染[5-8]。而随着胎龄的增长,这种毛绒细胞层上的保护屏障会逐渐消失,导致管腔堵塞或者绒毛数量明显下降,对胎儿正常获取氧气产生明显阻碍,进而导致胎儿可能因为缺氧而发生死亡或者流产、早产等。

早期驱梅治疗是临床用于治疗梅毒患者的重要手段,在现代电子显微镜的支持下,孕期合并梅毒的检出率已经得到明显提升,经过驱梅治疗能取得理想的效果[9-11]。本次研究中,孕早期组及孕中期组患者的分娩率分别为80.00%、70.00%,均高于孕晚期组的40.63%,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早期组及孕中期组的先天性梅毒、窒息、死亡、低体质量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孕晚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孕早期和孕中期患者通过驱梅治疗后,其分娩率明显高于孕晚期患者,且围生儿的良好结局明显优于孕晚期患者,

综上所述,早期驱梅治疗对于妊娠合并梅毒的患者,效果更佳理想,因此,临床一定要尽快确诊,越早治疗越好。

猜你喜欢

生儿孕早期梅毒
隐性梅毒更危险
孕早期睡眠时长与午睡频次对妊娠糖尿病的影响
妊娠合并梅毒该怎么办
常常听到的梅毒,你真的了解吗?
孕早期保健指导
如何降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对围生儿的不良影响
时间都去哪儿了
帮你孕早期留住胎宝宝
妊娠合并隐性梅毒治疗与围生儿预后关系的临床分析
孕期产检最好筛查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