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考考场作文加分策略研究

2019-11-04薛金涛

读写算 2019年21期
关键词:高考

薛金涛

摘 要 作文是语文教学中“难啃的骨头”,也是学生最惧怕的。通过探寻一些方法来帮助学生更好地写好作文是语文教师的重要责任。文章总结了日常作文教学经验,通过审题立意、拟题、开头、结尾、结构段落、论证说理、素材运用等几个环节入手,探讨如何有效促进高考考场作文加分策略的问题。

关键词 高考;考场作文;加分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21-0151-01

高考考场写作时间十分有限,作文分值比重又大,这成了众多考生的心中散不去的痛。以下从七个环节粗浅谈谈如何促进学生更好地写好作文。

一、审题立意

在审题立意上,一要与时俱进。在以“立德树人”为核心目标的价值观引导下,出题者往往看重作文对于学生的引导,为此考生的写作一定要有时代意识,关心社会和现实,并能表达自己作为青年一代的思考和感悟。二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作文题目总是试图通过各色材料罗列现象,让考生从中思考和领悟人生的道理。不要被材料的表面迷惑,善于抓住材料细节,结合自身的认识,便能很好地确定作文的观点。三要用独特的视角观察生活,写出自己独特的见解。现在的作文对于写作者的身份定位比较明确,要求以“青年人的视角”来写作,写出自己独特的见解。

二、拟题

历来人们就把作文标题写作看成是“画龙点睛”。很多考生的作文标题,往往抓不住意旨,让人看了不知所云。这是拟题之大忌,一目了然才是基本的原则。作文标题或者取材料中关键词 ,或者就是中心论点,使人一看就基本上了解了文章的中心、主旨是什么。

标题设计上通常采用的修辞手法有对偶、反问、比喻等。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去积累一些万能的经典的标题范例,比如,今年笔者班做过的一篇以五四运动为主题的作文,其中一篇优秀范文取标题为“以进步之笔,书盛世华章”。这个标题运用了对偶,句式典雅,主题又十分突出,倘若将它应用于其他主题的作文,只需在“以之笔”这前半句做做改动便可,这真是一个好题。2019年高考全国一卷以倡导劳动为主题的作文,此标题仍然不失为一个好题。

三、开头

作文的开头最好的做法是对材料进行裁剪概括,接着有针对性地简析,然后鲜明地亮出中心。对材料的剪裁概括即“定向转述”材料,所谓“定向”就是指对材料的转述要朝着自己论点的“指向”,不可照搬材料,而是对准自己论点核心的指向剪裁材料,以浓缩精当的语言对它进行概括,并省去不必要的过程和细节。在转述的过程中已经带上了写作者的态度,实际上也是为观点的提出蓄势。观点的提出要鲜明有力,要让阅卷老师一望便知,不可追求含蓄深沉。在思想上要健康、积极、向上,这是响应高考立德树人的号召。观点的提出篇幅不宜过长,一般控制在一百字左右为佳。

四、结尾

作文的结尾和开头一样,字数不宜多,要求做到呼应材料,重申观点,收束有力。如果能够恰当引用名言或诗句,给文章一个意味深长的结尾,也为文章增色不少,一定会给阅卷老师留下很好的印象。建议考前复习的时候,考生根据自己的情况适当积累和整理一些名句以便考试之需。

五、结构段落

从文章的结构布局来看,层进式应该是比较讨巧的一种,即分析现状——挖掘根源——尝试解决。既做到了层层深入,又易于把握。段落和层次的推进条理要清晰,就必须强化过渡句。有些同学的文章,每一个层次都讲得很有道理,合起来却很不连贯,就是因为缺乏过渡,而显得生硬。在这个问题上,教师要教学生学会使用关联词,最常用的有因果关系、假设关系、让步关系等。同时也可以参考一些万能的过渡模板,诸如“有网友称……”“唯物辩证法认为……”等等。考前这样的过渡训练几次,学生掌握起来还是比较容易的。

六、論证说理

论证说理的过程首先要做到“一以贯之”,即对象一以贯之,主题一以贯之,分析一以贯之。其次就是要注意说理的技巧性。要学会辩证说理,在阐述自己的观点的同时,也要承认相反观点存在的合理性。在伸张自己的主张立场的同时,又充分考虑对方的不得已,以退为进,使得论证说理更加入情入理。在分析论证的时候,还要善于从多个维度归纳原因,帮助学生开拓思路,练好基本功。还必须强调写作的主体意识和对象意识。写作者有自己的身份,有一定的明确性,写作时要选择恰当的体裁和口吻,笔者认为这是作文写作上的一大进步。

七、素材运用

写作材料的选择上要有鲜明的时代性,尽量使用一些鲜活的、近期的、有较高知名度的典型材料。使用的材料一定要及时展开分析阐述,要避免光举例不分析、以事例的堆砌替代论证的现象。另外,提倡多运用事理论证,平时多积累和整理一些现代诗歌和外国的知名的文学家、科学家、哲学家的一些经典名言,当然还有定律(效应)等。定律(效应)是很讨巧的一种,因为它富于哲理性和权威性,使得论证更有说服力。

总之,教师要科学指导学生写好考场作文,就要善于对日常作文教学进行思考和总结,还要紧跟时代主题和高考改革的步伐,不断调整和改进作文教学方法。

猜你喜欢

高考
新课改高考英语备考复习策略
明代科举对高考制度改革的启示
农村学生弃考现状、原因及对策
古代名医如何医治“高考”后遗症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高考物理新动向——逆向分析
透过高考把握《生活中的圆周运动》 教学
算错分,英“高考”推迟放榜